广汽集团:用新质生产力破局新能源车企升级之路

广汽集团:用新质生产力破局新能源车企升级之路
2024年05月23日 20:37 媒体滚动

转自:经济参考网

  面对新的市场格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行业发展“下半场”如何继续保持“加速跑”,成为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关键因素。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际环境动荡多变、行业竞争复杂严峻的当下,广汽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聚焦“双碳”新能源、智能网联、低空经济立体出行等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重要技术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前瞻科技创新力度,并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团队,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加快汽车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双碳”型高效动力技术不断突破

  新能源汽车是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诸多新技术的载体,是多项新技术的交汇点,是我国经济增长先“立”起来的绿色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

  目前,广汽集团自主研发在支撑“碳达峰”的混动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走在世界前沿。发动机高效燃烧关键技术在广汽第四代2.0ATK混动发动机等应用,最高热效率达44.14%。其次,广汽研发了集成式双电机多挡位串并联混动专用变速器——广汽第二代机电耦合系统GMC2.0,该套系统可兼容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系统以及氢动力系统,适配多种不同能源的车型,是广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解决方案,目前已实现量产搭载。

  在发动机热效率、混动系统热效利用率等领域实现了赶超的同时,基于广汽GCCS燃烧控制专利技术,广汽创新采用湍流射流点火结合稀薄燃烧技术,提升燃烧热效率,基于热力学单缸机平台实现指示热效率超过52.5%,可搭载整车的多缸机有效热效率超过46%,大幅降低碳排放。

广汽研究院光学单缸机试验台。(广汽集团供图)广汽研究院光学单缸机试验台。(广汽集团供图)

  与此同时,广汽在“碳中和”的零碳技术上也做足了技术储备:燃料电池乘用车技术研究方面,完成全功率燃料电池MPV开发,加速行业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推广,助力交通领域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实现;在以氢气、氨气为燃料的碳中性燃料发动机研发方面,依托灵活燃料发动机技术,自主研发氢发动机,采用缸内氢直喷等早燃爆震抑制技术,有效改善氢发动机异常燃烧,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有效热效率近45%,与GMC2.0组成世界首套氢混系统——钜浪-氢混动系统,实现碳中和的同时保障强劲的动力输出,可氢可电,开辟又一条新能源零碳技术路径。

  智能网联技术实现换道超车

  汽车行业新一轮科技竞赛的主战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特别是自动驾驶成为竞争的焦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生态体系,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方向。智能网联技术的突破,关键是从初始阶段就发力核心科技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在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中打造高水平产品。

  广汽自2013年起布局智能驾驶系统研发,目前已具备从L2到L4的中、高双算力平台开发能力,覆盖超级泊车、高速NDA、城市NDA、交通拥堵领航TJP、Robotaxi无人驾驶等技术和功能,实现了从L2到L4实现全栈自研开发。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DA已于4月正式发布,今年9月实现全国覆盖。在L3自动驾驶方面,广汽不仅是国内首批获得L3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的车企,也是国内首批L3自动驾驶准入申报的车企之一。在L4无人驾驶方面,广汽搭建了Robotaxi无人驾驶车队推进常态化示范运营,积极探索无人驾驶出行生态。

  智能驾驶的快速迭代,得益于数据闭环驱动技术发展。广汽通过产学研联合研发了智能驾驶数据仿真平台——神行平台,实现智驾数据全链路闭环,大幅提高测试效率,持续提升自动驾驶性能,解决了智能驾驶工具链的“卡脖子”问题。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推出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可应用于复杂多变全场景。与目前主流技术路线相比,它不仅不需要高精地图,更不依赖激光雷达,而是结合视觉传感器和行业顶尖的AI算法,像人一样感知世界,用更简洁的硬件系统就能实现覆盖范围更广的智能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同时布局了主流的“多传感融合技术”和前瞻性的“无图纯视觉技术”两大技术路线,而且广汽集团两条路线都将摆脱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

  “目前高精度地图的覆盖率只占全国公路里程的6%左右,也就是说基于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在全国约94%的公路段无法使用,而广汽两条技术路线都做到‘有导航就能开’。”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祺出行全开放Robotaxi运营监管平台。(广汽集团供图)如祺出行全开放Robotaxi运营监管平台。(广汽集团供图)

  作为自动驾驶持续迭代的重要基础,广汽集团正积极从多个维度打造数据闭环,已投资建设广汽云数据中心、广汽智能网联大数据平台等,同时通过如祺出行推出了涵盖数据标注平台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图工具链ONTIME MapNet、智驾仿真平台ONTIME NexSim三大板块的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自动驾驶闭环迭代。

  “目前我们正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场景拓展,不依赖高精地图不依赖激光雷达的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于2026年量产落地。”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未来产业趋势探索出行前沿技术

  随着未来出行产业技术变革趋势,广汽集团也在探索未来立体出行前沿技术,飞行汽车、智能移动服务终端、移动生活舱等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

  目前,广汽集团以打造“多元站点-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链条立体出行服务以满足未来立体出行及智慧移动生活需求为驱动。

广汽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飞行展示。(广汽集团供图)广汽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飞行展示。(广汽集团供图)

  以低空经济为例,广汽以分布式电驱动、全空间无人链路、地面和低空载人出行相结合的立体出行为技术特点,开发多旋翼和复合翼两种构型飞行汽车。其中,多旋翼飞行汽车GOVE采用行业首创可分离构型,结合了汽车和航空两大领域的技术,完成了安全、动力、轻量化等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实现空中飞行和地面行驶的无缝切换,并在2023年实现全球首飞,为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示范运行探索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2023年广汽全年自主研发投入近84亿元,新增专利申请近3200件,其中发明专利约占50%。截至目前,历年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申请专利约186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41%。

  “广汽集团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引加快建设人才创新高地,打造了一支来自德、意、美、日、韩等十余个国家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广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广汽将努力打造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新型创新团队构成的多维立体国际化新质生产力人才高地,着力构建“引、用、育”协同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力。(记者 孟盈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