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男篮的冠军狂欢还在继续,可中国男篮距离走出谷底还遥遥无期

辽宁男篮的冠军狂欢还在继续,可中国男篮距离走出谷底还遥遥无期
2024年05月23日 18:58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可以这么说了,我们在今晚可以享受这个荣誉。” 辽宁队22日在CBA总决赛以总比分4比0横扫新疆队,成就三连冠。赛后在更衣室,球队核心赵继伟当被问及是否可以称辽宁为王朝球队时,收起了一直以来的谦逊低调。

赵继伟当然应该为自己和球队感到骄傲,只是这一切放到当下中国男篮的境况来看,所谓的“王朝”却又略显悲凉。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24年 5月22日,辽宁本钢队球员赵继伟(左一)在比赛最后时刻庆祝。 当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辽宁本钢队客场104比95战胜新疆伊力特队,总比分4比0夺得赛季总冠军。 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摄

“辽篮王朝”实至名归

昨晚夺冠的辽宁男篮,成为了八一、广东男篮后第三支实现CBA三连冠的球队,这也是球队史上第四度捧杯。此外,辽宁男篮在近三年总决赛面对浙江东阳光药、浙江稠州金租和新疆伊力特均不失一局实现横扫,达成了总决赛12比0的绝对统治级战绩。说辽宁男篮迎来了自己的“王朝”,一点不为过。

冠军和比分只是结果,从夺冠的过程看,辽宁男篮也配得上这样的结果。纵观辽宁男篮整个季后赛征程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对手其实都有赢球的可能,但他们就是胜在了综合实力——

比如辽宁男篮对于机会球把握的能力更强;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攻防成功率更;他们理解比赛和纠错能力强于对手。

他们的进攻能力当然是CBA最强悍的之一,但他们并不是不会犯错,真正让他们笑到最后的,是季后赛经验,是抗压能力,是解题破局的准度和效率。

拿总决赛来说,新疆男篮由于队内大部分球员欠缺总决赛经验,屡屡在最后时刻犯错,而辽宁则展现了冷静和沉稳,将绝大部分机会牢牢把握,让新疆每有胜机,就必然被迅速瓦解,最终功亏一篑。“我们连续五年进总决赛,有输有赢,这个学费交得值得。”赵继伟所说的学费,就是球队一步步走向成功积累的底蕴。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24年5月22日,辽宁本钢队球员在夺冠后庆祝。 当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辽宁本钢队客场104比95战胜新疆伊力特队,总比分4比0夺得赛季总冠军。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明年的事谁也说不准”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在体坛,当某支球队确立了新的“王朝”,也就意味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首先这件事往往都是滞后的,因其判断依据往往都是往回追溯——因为有了连续五年闯进总决赛,因为有了三连冠,“王朝”方现。所以当“辽篮王朝”被众人认定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球队架构和阵容的最佳时段,或许已经过去。很明显的是,虽然赵继伟、张镇麟、付豪等球员仍处于巅峰期,但韩德君、弗格、李晓旭等老将下赛季将再长一岁。尤其是明年将38岁的韩德君,油箱里剩下的油只会越来越少,谁能在内线顶替他目前看来仍是未知数。“我和大韩在球场的时间不多了,能赶上这份荣誉非常高兴。三年比较漫长,球队因为老龄化每一年夺冠都有新的问题,我和大韩都挺过来了,这个过程是很美妙的。”33岁的李晓旭说。

此外,郭艾伦又将迎来合同到期之时,虽然本赛季的夺冠和郭艾伦没多大关系,但就球队当下的阵容来看,辽宁能否留下他,还是会对球队下赛季能拥有多少竞争力产生较为关键的影响。就像主帅杨鸣所说:“我们这支球队的年龄结构经不起一些意外和闪失,所以明年的事谁也说不准。”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24年5月22日,辽宁本钢队球员李晓旭(左二)和韩德君(左三)在球队更衣室庆祝。 当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辽宁本钢队客场104比95战胜新疆伊力特队,总比分4比0夺得赛季总冠军。 新华社记者 雒圆 摄

辽篮的顶峰和中国男篮的谷底

“辽篮王朝”,可喜可贺,但网络上也有个别悲观的声音——主要还是源于当下中国男篮所处的尴尬境地。

三个月前,中国男篮在亚洲杯预选赛上不敌日本男篮,许多媒体都用这样一句话表达问题的严重性:88年来首次在FIBA体系的比赛中输给对手。

在此之前,中国男篮已经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去年的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仅排在第29名创造历史最差排名,无缘巴黎奥运会,甚至是无缘奥运落选赛。至于中国男篮在杭州亚运会,半决赛惨遭20分大逆转输给菲律宾男篮二队,最终只获得铜牌。在输给日本男篮后,中国男篮的美誉度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

新华社照片,东京,2024年2月25日,中国队球员杨瀚森(右)在比赛中进攻。 当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篮联男篮亚洲杯预选赛中,中国队以73比76不敌日本队。 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在一些人看来,辽宁男篮的优势越大,似乎只能证明整个CBA的残弱,而CBA代表的是中国男篮的最高水平,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那些在CBA赛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所谓明星球员、核心球员,到了国际赛场,完全没有了镇定自若的心态,更没有了攻坚克难的能力。在他们的脸上,我们能看到的总是疲倦、挣扎和无力感。不少国手都自曝有心理问题,国家队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

纵观历史,中国男篮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顶尖球员的带动。像姚明、易建联、王治郅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在队时往往能显著提升国家队的成绩。然而,当这些明星球员淡出,国家队的整体实力下滑就变得明显。几天前,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中国篮球为何迟迟出不了下一个姚明”时,他的回答非常出人意料,他认为是因为“媒体环境改变了!”“自媒体的出现,它使大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而当年我们其实是占了一些媒体的便宜。因为大家当打开电视和看到报纸的时候,它实际上是相对于统一性的是在报道我们三个人(姚明、刘翔、李娜)的故事。”姚明认为,因为新媒体的诞生,球迷对篮球的热爱相比过往呈现多元化、碎片化,注意力被分散了。

不少人在看到姚明的回应后,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避重就轻之嫌,知名体育介绍颜强就表示,现在缺乏球星的根本原因是现在球员都是模式化培养,缺乏个性,缺乏自由的发展环境。但这样的观点并不新鲜,只是推进新的模式始终阻力重重——尽管中国篮球也意图通过校园推广篮球,深化青少年培训,但社会普遍强调学业与稳定职业的价值观,让这条道路显得不那么平坦。甚至有种说法,反映出体育与学业之间的冲突,即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可能因过早放弃学业而选择“退役”。

三个月前输给日本男篮赛后,有人问姚明,“我们和世界高水平篮球的主要差距在哪儿?”他脱口而出两个字,“基础”。他说,中国篮球是靠几个核心球员打出来的,一旦受到伤病、年龄的影响,水平就会下降。说白了,我们的体系还没形成。

而如今,他好像已经不再谈论体系,而是避重就轻地谈论媒体环境,或许,也是一种无奈吧。

辽宁男篮的冠军狂欢还在继续,可中国男篮距离走出谷底,还遥遥无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