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退休人员“披挂上阵”,展示白纸坊太狮之美

社会化退休人员“披挂上阵”,展示白纸坊太狮之美
2024年05月23日 18:44 北京日报客户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通锣鼓开场,伴随着激昂的配乐,两只大“狮子”跃到舞台之上。5月22日,名为“红街坊——坊间欢聚·幸福相伴”的文艺汇演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上演。相比于常见的唱歌、跳舞、曲艺、诗朗诵,舞狮表演吸引了大量关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控制着“狮头”“狮尾”的主力,基本都是属地的社会化退休人员。

一通锣鼓,头如麦斗,眼如铜铃的“狮子”立了起来。甩头、眨眼,抖着威风。台下阵阵喝彩,而在后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用手机拍着,“这是白纸坊太狮,国家级非遗,也是咱们属地最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这位老人名叫杨敬伟,是白纸坊太狮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白纸坊胡同里长大的娃娃。说起自己和“狮子”的缘分,老杨指了指台上,低声说:“快四十年啦,多半辈子的心血都在这里面。”

“北京的狮子舞,一般分为太狮和少狮,太狮指的是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的大狮子,而少狮则是由单人扮演的小狮子。”杨敬伟说,作为地道的北京狮舞,白纸坊太狮的特点就是动作逼真、表情到位,特别是狮子脖子上挂着的7个紫铜铃铛,寓意喜、怒、哀、思、悲、恐、惊7种情绪。舞狮者必须配合铃铛的响动,调整“狮子”的情绪和样态。

这样的“狮子”舞起来好看,吸引人,也不好练。得知属地退休人员中有不少对此感兴趣,老杨联系了街道相关负责人,拉起一支由退休人员组成的舞狮小队。

看着台上的队员完成眨眼、抖威风、跑圆场的基础动作,杨敬伟笑了,“想要传承非遗,就要发掘对它感兴趣的人,不求演得多好,自娱自乐也是目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社会化退休人员文娱生活,给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白纸坊街道今年将组织多场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

“这样的活动不仅给非遗提供了舞台,更促进邻里之间的了解、互动,激发白纸坊地区基层治理活力,叔叔阿姨们都很喜欢。”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白纸坊街道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舞狮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