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5月22日
我们熟悉的那片绿色——
塞罕坝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一起来看↓↓
夏日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人们正忙着植树造林
今年,林场计划培育良种苗木500万株
营造混交林2万亩
今天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2%
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31.2亿元
这里
林海苍翠连绵
绿草如茵铺展
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
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
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
挡风沙、蓄水源的绿色屏障
你不知道的是
这里曾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合
意思是“美丽的高岭”
由于连年火灾、乱砍滥伐
这片昔日草肥林茂的高岭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
已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僻苦寒之地
变化,始于1962年
这一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
毅然走上塞北高原
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队伍
上坝后迅速被分配到五个分场
每个分场只有三五间土屋
用做场部和办公室
没地方住,他们就地取材
用草坯建起简易的干打垒
用石头和莜麦秸搭起草房
没粮食吃,就派出一部分人开荒种地
一边造林、一边种粮
气温零下40℃,屋里成了冰窖
头天晚上烧壶开水
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了冰坨子
被窝成了“冰雪窝”,硬如铁,怎么睡?
他们想出了办法
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
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
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
塞罕坝第一代职工平均寿命仅52岁
创业艰辛
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
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
两次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队伍情绪低沉
关键时刻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
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信心,开始在高原上回暖
因地制宜,精选引进树种
改进传统育苗法、优化种植方法……
在1964年早春的马蹄坑大会战中
林场职工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
连续大干3天
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落叶松幼苗
20天后,放叶率达96.6%
塞罕坝,活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
筑起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在塞罕坝的制高点
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上
有一座孤零零的望海楼
从1984年到1996年
瞭望员陈瑞军、初景梅夫妇一直坚守在这里
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
昼夜重复着单调枯燥的防火瞭望工作
由于远离人烟、食物单调
他们的儿子长乳牙和学步
都晚于同龄孩子
都5岁了,除了“爸爸”“妈妈”
别的话都不会说
自2011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
向最后的8万亩石质阳坡发起总攻
石质山阳坡造林是世界级难题
有专家断言种树难活
但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塞罕坝人
要向石质山阳坡要“绿”
坡陡、石硬、路不通
石头缝里凿坑震得手疼
人工背树苗勒得肩膀红肿……
最终,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
总结出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
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硬是啃下了“硬骨头”
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机械林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
更是一种精神
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
更是“精神高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