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顾雨霏 刘艳芳
大多数准妈妈很早便接收到“顺产对宝宝好”这一信息,但由于自身体质、胎儿状态等原因,部分准妈妈会选择通过剖宫产进行生产,而在这一过程中,宝宝因未接触妈妈的产道,无法得到来自妈妈产道微生物菌群的早期保护。
这种在“人生第一站”形成的初始差异能否弥补?在近日举办的“剖宫产未来实践探索:最新研究成果”主题医学研讨会上,香港理工大学未来食品研究院发表研究成果——“产道同类益生菌”可帮助减小剖宫产宝宝与顺产宝宝天然存在的差异。相关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解读,并与200余位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分析探讨了剖宫产率、剖宫产术手术指征变化趋势以及当前的母婴营养健康需求。
“顺产是经过医学证实最基本、最自然的分娩方式,顺产宝宝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专家介绍,相较于顺产宝宝,剖宫产宝宝抵抗力较低,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更高。
“我们对比剖宫产宝宝和顺产宝宝出生第一天至第12个月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发现,顺产宝宝可以成功获得母体菌群,剖宫产宝宝则因未接触妈妈的产道,失去了这个机会,无法得到来自这种微生物菌群的早期保护。”香港理工大学未来食品研究院副院长邱家琪表示,这可能导致剖宫产宝宝肠道菌群定植延迟,免疫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成长过程中及成年后,患胃肠道疾病、代谢疾病的可能性更高。
邱家琪团队尝试通过营养介入,减小剖宫产宝宝与顺产宝宝天然存在的差异,从而尽可能避免后续问题的出现。
作为香港首个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采用基因定量技术对收集的初生婴儿粪便样本进行菌种定量分析,以此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剖宫产宝宝肠道菌群微生态发展的影响。“我们研究了顺产宝宝与剖宫产宝宝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的差异,同时关注了使用含短双歧杆菌M-16V(以下简称“BBM-16V”)的配方奶粉和不含BBM-16V的配方奶粉的情况。最终发现,用含BBM-16V的配方奶粉进行营养干预,剖宫产宝宝肠道内双歧杆菌总数可以追上顺产宝宝。”邱家琪介绍,双歧杆菌在0—12个月龄宝宝肠道中占主要地位,可以帮助促进肠道中的有益菌生长,并调节免疫。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喂养方式下,剖宫产宝宝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出生3—7日后,补充含BBM-16V配方奶粉的剖宫产宝宝,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较补充不含BBM-16V配方奶粉的剖宫产宝宝高出40余倍。
据悉,短双歧杆菌是母乳中最常见的双歧杆菌菌属之一,因常见于母亲产道,被称为“产道同类益生菌”。其同时也常见于母乳喂养的健康宝宝肠道中,是天然亲和宝宝的益生菌,对于宝宝免疫系统发育有重要影响。
“在宝宝12个月月龄时,与补充不含BBM-16V配方奶粉的对照组别相比,早期补充含BBM-16V配方奶粉的剖宫产宝宝在过敏、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疾病等方面的患病比例更低。”邱家琪表示,剖宫产宝宝在生命早期有独特的营养需求,在无法及时、足量地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选择含有这些有益菌以及益生元的配方奶粉对宝宝健康至关重要。
该项研究得到了纽迪希亚的支持。凭借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纽迪希亚敏锐捕捉到了剖宫产宝宝的专属营养需求,并将相关的科研结果应用于为剖宫产宝宝定制科学的营养解决方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