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医美”产业获政策红利

“轻医美”产业获政策红利
2024年05月23日 09:25 环球网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广东省卫健委日前发布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调整通知,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中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强脉冲光(IPL)治疗、超声治疗、微针治疗等;注射治疗包括,玻璃酸酶注射、瘢痕注射、美塑注射、硬化剂注射、皮损内药物注射等填充剂的注射。这意味着,以往要在皮肤科甚至只能在美容院进行的上述治疗,现在可以由美容整形外科医生来“操刀”,消费者有望获得更规范治疗。

业界认为,“轻医美”行业规范发展,相关注射类产品有望迎来一波增长。

美容整形外科医生终“师出有名”

“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周绍龙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广东省这次发布的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调整通知巨细靡遗,十分精准并切合实际。

“在医美消费者以往的传统观念中,激光治疗和射频超声、注射填充等项目都是在皮肤科甚至是在美容院进行的,不少美容院还会‘超范围经营’误导消费者。”周绍龙表示,实际上,“轻医美”并不“轻”,光电治疗或者注射美容属于医疗体系内的“严肃诊疗项目”,并非很多人以为的“一针了事”。不少临床研究成果发现,光电治疗或者注射美容项目由美容整形外科医生操刀很可能更为规范、精准。

“调整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美容整形外科医生可以‘师出有名’地为爱美人士进行产品注射和光电治疗了,拓宽了美容整形外科医生的就业面和业务范畴。”周绍龙说。

“轻医美”上游企业受益

截至5月22日收盘,“医美”概念股集体上涨。在业界看来,项目调整更为产业板块带来长期利好。

朗姿股份证券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广东省出台政策调整医美外科项目,相当于把一部分外科医生的供给释放到皮肤科,可以改善人力成本,更多是供给端的调整。目前外科需求占比在减少,皮肤科和轻医美项目的需求在增加,针剂需求根本上还是取决于需求量。

未来受益的还包括“轻医美”产业链上游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是原料及药械供应商,主要从事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原料以及激光美容器械的研发、生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