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上海市分行以科技金融助推上海核心功能跃升

建行上海市分行以科技金融助推上海核心功能跃升
2024年05月23日 09:27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十年,在上海这片江海交汇、八方辐辏的热土上会发生些什么?

十年间的上海,一批首创成果、国之重器、重大战略产品等相继涌现,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大幅跃升;十年间的上海,金融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3000多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646亿元,17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在此发展。

金融是上海的城市基因和名片,创新则是其底色,也是城市辉煌的灵魂。同为上海的核心功能,金融和科创正在“双向奔赴”中更好地成就彼此。

服务上海经济建设步伐从未停歇的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简称“建行上海市分行”),时刻紧扣城市脉搏,不断推出创新方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今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建行上海市分行正在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功能提升。

打造创新方案,推动势能释放

营业收入不足200万元,企业何以获得银行330万元纯信用额度?尚未形成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企业又如何获得220万元纯信用额度?这需要的既是一纸证书到银行信用额度的转变,也离不开背后一整套完善的初创型科技型企业授信模式。

两年前,上海大学教师张倩武带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环上大科技园开启创业之路,成立上海天域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域光联”),研制一种用于卫星间通信的激光通信机,“让光联通宇宙全域”是天域光联的使命和目标。

作为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天域光联有技术、有专利,但缺少资金。空天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但也离不开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在完全实现市场应用前,企业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加持。

与天域光联相类似,上海力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力拜生物”)同样有着专业的管理和研发团队,2023年,企业落户宝山顾村。面向前沿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力拜生物在多个领域已经实现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的突破。作为一家研发型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力拜生物的发展也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包括这两家企业在内的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共同难题。建行上海市分行也注意到这一共性问题。因为贷款难题并非特例,实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背后的核心矛盾是金融体系重抵押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轻资产之间的矛盾。如何求解这个“世界性难题”是银行关注的焦点。

矛盾的关键在“资产”,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资产”。像天域光联这样的企业,更加重要的资产,是无形的技术。能不能“不看砖头看专利”“不看报表看生态”?依靠科技金融手段,只看“技术流”、不看“资金流”,依托建行创新推出的“善科贷”,天域光联从建行上海市分行拿到了350万元授信,而且全部过程线上完成,几乎是秒审批、秒放款。同样受益于该方式,力拜生物在尚未形成销售收入的情况下,获得220万一年期纯信用额度,企业融资渠道得以拓宽。

不仅初创型企业有资金需求,相对成熟的中大型企业,也需要外部的资金支持。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代表企业,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微创”)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拥有技术专利超过6800余项,产品已进入全球逾2万家医院,涵盖亚太、北美、南美及欧洲等80多个国家或地区。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据建设银行的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上海微创获得“T1”的科创评价,为最高等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卓越,经营情况、现金流情况较好,其经营性周转信贷需求总量并不高。不过作为母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上海微创还承担着母集团新兴产业板块的早期业务研发投入职能。

除了对科技企业的评价,建行上海市分行也关注技术的生命周期,重视技术是否硬核、是否具有颠覆性。为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建行浦东分行作为上海微创的主办行,根据企业资金流信息综合研判,决定为上海微创提供6.5亿元经营周转类信贷需求。今年初,通过对企业上游供应商支付信息分析,建行浦东分行正推动1亿元供应链额度签约落地。

截至2023年底,像天域光联这样受益于建行上海市分行以金融服务创新的科技企业已达5294家,其中2023年一年就新增了2014家。相较2023年初,2023年末建行上海市分行普惠科创贷款余额增幅达到318.87%,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已超千亿元,增幅180%。今年以来,建行上海市分行科技企业服务覆盖度保持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3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14427户,较年初新增561户。

服务创新主体,助力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要把这个“变量”转为“增量”,重点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了助力产业发展,建行上海市分行创新“科创贷”大中型科技企业纯信用融资产品,实现科创评价结果运用于企业增信和扩额;同时打造特色、精品区域创新方案,推出了宝山区“先投后股”及多个孵化器专属集群贷方案。

2023年8月,在宝山区《策动未来,源聚三江,“三江创坛”》活动上,建行“先投后股”科创企业集群贷款方案发布。方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先投后股”注入资金的一定比例配置建行信贷资金。目前“先投后股”企业已发布两批共16家,建行上海市分行已经为5家提供了贷款。

“先投后股”是一种创新型财政支持模式,瞄准已经走出实验室,尚未走上生产线的早期项目,政府或国资企业作为合伙人,先期以支持科技项目方式“投”入目标企业一定财政扶持资金,在目标企业进行市场化股权融资时,将所投入的财政扶持资金转化为相应“股”权,伴随企业成长一段时间再执行股权退出的支持模式。

作为打响“科创宝山”品牌的生力军,2021年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3年来,公司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集聚辐射带动”的核心功能,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项目产业化,其下属的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是宝山区为开展“先投后股”试点工作而专门成立的操作主体。携手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宝山大学科技园和建行上海市分行的共同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企业投资大、风险高、轻资产、回报周期长,这是银行以前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如何将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建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刘军看来,建行既要服务大企业,也要更多服务中小微企业,“扶早扶小扶硬科技”,聚沙成塔,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科技创新的星星点点,最终汇聚成一把火炬。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知名优秀企业都在发展早期即同建设银行展开了合作,很多科技企业提起建行就说,“当年是你们支持我们提供的第一桶金”。目前上海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等科技资质的企业3.2万家,建行上海市分行服务1.4万多户,其中发放贷款的约6000户。建行上海市分行正力争今年底授信1万户,即覆盖国家高新技术等科技资质企业的三分之一。

以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建行上海市分行此前创新推出《支持科创“从0到10”金融方案》,基于技术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金投入和风险特征,围绕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服务方”4个维度,针对技术的“生产、交易、使用”3个环节,设计了包括4大类、18项产品的融资解决方案,并规划综合服务方案,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该方案的推出,意味着建行上海市分行初步具备技术“从0到1”创新、“从1到10”转化和“从10到100”产业化的全过程金融解决方案,可以为初创型科技企业开拓创新、成长型科技企业加快发展、成熟型科技企业转型升级以及科技人才、科研院校创新策源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近年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作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首要任务。针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持续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2023年,建行上海市分行以金融科技服务产业科技,充分利用建行总行在上海的科技资源,携手建信金科和上海大数据中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科创评价体系,创新科技人才评价算法,开发“沪网通”客户经理直营数字平台、客户经理AI助手等,以科技手段赋能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

日前,建设银行更是授予上海市分行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称号,并给予信贷审批与产品创新等差别化政策,进一步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新模式,鼓励上海市分行发挥示范带头效应,在科技金融服务上作出突出贡献和前瞻性探索,从而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共优创新生态,促进深度融合

今年2月,建行上海市分行为企业成功投放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通过此次创新业务,为数据资产的流通和融资开辟了新途径,有助于激发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上海四卜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运维和运维大数据分析处理的科技型企业,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为2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运维和运维大数据解决方案支持。

数据资产因其特殊性,如何评估其价值、确保其安全性,一直是金融机构探索的难题。对此,建行上海市分行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的可信数据资产凭证,在确保数据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不可篡改性基础上,对四卜格进行开展授信,并据此审慎发放贷款。

这种新型贷款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渠道,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盘活数据资产,还能够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业务也实现了数据资产“确权—评估—质押—贷款”全流程贯通,是建行上海市分行在数据要素金融化领域“零的突破”,开创了建行系统内及当地国有行基于可信数据资产凭证进行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先例。

在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同时,建行上海市分行还运用“投行思维”重塑传统商业银行展业模式,联动其他金融企业,为四卜格母公司办理认股权证业务,以此创新性开展“商行+投行”联动的科技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过去的2023年,建行上海市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一直“连轴转”。开展市场大调研、成立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将科技金融明确为分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通总行科创评价体系上海专区、挂牌50家科技金融专业支行……围绕科技金融,几乎全年的每个月都有至少一项重要成果推出或事项进行。

科技企业发端于生态、成长于生态,离不开科创生态圈的滋养。建行上海市分行以金融生态服务科创生态,组建“建·沪链”科技产业金融联盟,集合商行、投行、基金、信托、保险、租赁等多种金融功能,汇聚科研院校、科创服务、科创平台、科技园区、孵化器等科创策源机构,以银行信贷保障科创基础资金供给,以风险资本增加科创引导资金供给,以增值服务打造科创生态循环系统,促进全要素协同联动,提供全功能综合服务,支持全链条加速创新,营造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圈。

近日,建行上海市分行进一步发布《“建·沪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案》,从成果评价服务、成果使用服务、成果转让服务、转化载体服务等四个方面,全方位支持科研院校产学研用。“建·沪链”科技产业金融联盟成立以来,建行上海市分行已举办园区综合服务、科研院校成果转化等主题沙龙,并推出对应综合服务方案,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建·沪链”科技产业金融联盟的平台功能,建行上海市分行全方位联动、全要素协同、全功能融合,推进“股贷债保”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持续为上海的科创生态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科技金融不能单打独斗,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眼下,建行上海市分行办公大楼上,一个“科技金融路演中心”的雏形正在孕育,未来将成为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建行上海市分行正在寻找全国每个领先行业的领先企业,找出优秀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认人投人”。参与打造一个更加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是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笃行的方向之一。

长期以来,建行上海市分行持续强化“内部联动、外部协同、跨界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先行先试践行新金融,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全过程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站在新起点上,建行上海市分行正紧抓上海“五个中心”功能建设机遇,奋笔疾书科技金融综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不断增添新亮点、作出更大贡献。

栏目主编:吴长亮 文字编辑:俞宏浩

专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