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年”活动 高质量发展一线行丨咸阳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三原

深化“三个年”活动 高质量发展一线行丨咸阳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三原
2024年05月14日 17:40 政府网站

转自:咸阳发布

项目竞速 环境向好 作风求实

——三原县深化“三个年”活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纪事

暮春池阳,沃野青青。如果留心观察,便会发现这里处处生机勃勃,项目建设“全速竞跑”,营商环境“不断攀优”,干部作风争创“新高”,全力以赴让“图纸上的三原”变成“实景”。

去年以来,三原县以钉钉子精神开展“三个年”活动,在深化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加大“主动谋”力度,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提高对企服务水平,让企业少费工夫跑流程、多用时间跑市场。以“五新五创”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对标、全员行动、全力落实,增强干部本领、淬炼干部作风,推动三原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项目建设“接力跑”

有多少人愿意用十年去做一件事?三原县用“接力招商”作答。

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工地。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工地。

4月19日,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细心挑选的优质肉类,沿着智能化生产线蜿蜒前行,经过低温绞制、斩拌、打浆,再经由全自动爆汁肉丸成型机、温控式肉丸成型蒸煮流水线等数道工序“烹煮”后,一颗颗圆滚滚、白嫩嫩的鱼丸便包装完毕,随时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走上百姓的餐桌。

项目一期生产线“火力全开”,项目二期建设如火如荼。

在距离生产车间百余米处的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及肉制品加工项目基地,工人绑扎钢筋、切割混凝土,现场一片繁忙。

其实,该企业落地三原县才3年时间,催动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加速落地的是三原人的“感情”。

“三原和我们总部从2011年开始对接,直到2020年才签订协议,是县委几任领导班子的10年接力跑感动了我们,最终才决定落地三原。”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浩然说。

带着感情引项目、谋项目、建项目,三原县汇聚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全方位要素保障项目建设。

当天,三原县宏道中小学项目地,一身亮黄色的塔吊伸长“胳膊”,将建设物料高高吊起,精准搬送到用料处,工人们接到物料后加紧作业。

“为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短缺现状,我县建设宏道中学、宏道小学两所学校,中学建成后可提供学位1800余个,小学建成后可提供学位1600余个,全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三原县教育局副局长伊运生表示。

“咱这是民生项目,相关部门都很给力,用电用水都是‘一路绿灯’,我们也在加快建设速度,尽全力让孩子们早日入学。”项目负责人唐明杰介绍。

2023年,新建续建135个项目完成投资17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1%,43个项目已竣工。惠民便民实事项目20个,10件农村实事计划投资13.75亿元,10件城市实事计划投资9.89亿元如期进行建设。

“十年磨一剑”“新官理旧账”“保姆式”服务……一条条有温度、有态度、有力度的措施让三原县项目建设“接力跑”。

营商环境“持续优”

“没想到还能‘首违不罚’,我免受行政处罚,也得到警示教育,以后一定吸取深刻教训,绝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3月28日,三原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药械中队中队长陈军宏告知对三原县某化妆品商店执行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商店负责人郝某说。

原来,该中队队员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商店化妆品存在超过使用期限等情况,按照案件办理流程立即开展现场检查、立案核查、调查询问等程序。鉴于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经过最终决定,对该商店执行“首违不罚”。

创新核查处置新模式。三原县在全省设立首个县级食品核查处置办公室,创新探索“1886”工作模式,自设立以来,共收到核查处置报告186份。目前已责令整改186起、帮扶整改126户次、改造提升38户、行政处罚27起、罚没45万元。

开展“柔性执法”,提升执法温度,优化诚信经营环境。

“各学校餐饮操作人员请注意,这里是市场监管指挥中心,请按照规定佩戴口罩、工作帽,穿戴工作服,严格遵守食品操作管理规定。”

下午4时,在三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姚鑫点击鼠标,运用县级市场智慧监管云平台,“现场”监管市场主体,监控发出“云广播”,监控画面内,学校后厨人员穿戴合规、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我们这个市场智慧监管云平台可宝贝哩!智慧监管体系由1个县级智慧监管中心和10个基层市场所构成,平台上可以实现智能预警、证据抓取、违法处理和结果反馈,形成全过程闭环监管,做到‘不打扰’式监管,这既能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又能增强市场主体规范经营的自律意识,‘一举两得’!”杨永高自豪地说,该平台接入各类市场主体600余户,实现县域学校、养老、医疗机构食堂视频全覆盖。

营商环境优不优,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三原县尽全力保障小微企业运行,让企业放心发展、群众安心生活。

2023年,累计减免退缓税费2.5亿元,兑付工业扶持资金3100余万元,供应标准地14宗200亩,实现“交地即交证”项目16宗,60千瓦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全部实现“三零服务”。新登记企业1351户、合作社63户、个体2844户。网上办件4657件,主动评价3916件,服务满意率100%,主动评价率84.09%……

“持续深化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我们在政策获得、市场准入、要素保障、融资增信、企业办事等环节上再发力、再突破,以更强力度、更优服务、更大成效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基础。”三原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原说。

干部作风“创新高”

一走进三原县城,就能看见干净崭新的建筑立面,平整开阔的街道路面,清新简约的道路景观……让人对池阳大街的新面貌“刮目相看”。

“新皮肤”开始更换在1年前,三原县对池阳大街全段实施立体改造提升,其中包括雨污分流改造,街道两侧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等工程及道路景观改造。

经过8个月的施工改造,该项目投入使用。行走在崭新的街道,群众李刚竖起大拇指,他说:“现在的池阳大街美得很!灯亮了、街美了、路平了,也不见空中‘蜘蛛网’了,就连以前老积水的十字路口也不见下雨积水了!”

“池阳大街整体改造提升不仅提高城市排水能力,而且便利群众出行,同时提升三原县城市形象。一个项目同时提升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公共效益,综合效益显著。”三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康恒祖介绍。

加快实施民生项目,不断提高办事流程,三原县的干部作风体现在时时处处。

在三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悬挂着这样一面锦旗,上面绣着“高效服务办实事 心系企业助发展”14个烫金大字述说着三原县的干部作风。

原来,10天前,陕西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因业务需要,来三原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申请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

“孙总,按照流程需要两个工作日办结。”在了解到抵押权人为外省银行办事情况后,窗口受理人员杨慧给出办理时间节点。

孙伟国心急如焚,随即敲响该中心主任办公室的门。三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刘敏在了解企业情况后,向主管领导汇报,决定为企业“特事特办”,随即启动“快办”流程,受理、初审、复审、核定、登簿、缮证等,原本需要两个工作日才能拿到的不动产登记证明,3个小时后就拿到手了。

靶向施策推“试点”,去年5月24日,陕西省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颁发仪式在三原县新兴镇五爱村举行,承包地有了“身份证”,群众吃了“定心丸”。

优化“交房即交证” “交地即交证”工作,“交房即交证”惠及群众722户,三原县西郊水厂工程项目等8宗新摘牌地块实施“交地即交证”服务。

…………

“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进一步压缩规划验收、竣工验收、房屋实测、登记发证等手续办理时间,努力让‘最多跑一次’‘尽量让群众少跑’成为我们服务准则。”三原县不动产登记局局长高少锋表示。

便利群众、服务企业,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同快的赛,三原县掀起一场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竞赛。

去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级干部4000 余人次,持续为各级党员干部蓄能充电。实施奖优罚劣双向激励,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10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10名,干事创业好班子8个,通报典型案例39起……

项目竞“跑”、环境攀“优”、作风创“高”,三原县为企业提供最灿烂的阳光、最适宜的土壤、最滋润的雨露。为群众又好又快想方设法办事,项目“多起来”、企业“强起来”、群众“满意起来”在三原“常态化”。

一泓清水绕池阳

槐香氤氲,鸟鸣啾啾,岸芷汀兰,沙鸥翔集,鱼翔浅底。

4月19日,记者一走进三原县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就被花香、鸟鸣声瞬间“包围”,靠近湿地,芦苇、水鸟、不知名的小鱼随处可见,俨然一幅青绿山水画卷。

风景宜人的三原县清河湿地公园。风景宜人的三原县清河湿地公园。

山水画卷里,一阵悦耳悠扬的二胡声传来,原来是群众马玉民正在演奏,只见他闭目凝神,左手拨弄琴弦,右手拉动琴弓,双手巧妙配合,一首《人勤春来早》从指尖“流淌”出来。

“这里环境好,退休后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练二胡,二胡一响,人心情都好起来了。”

别看现在这里风景优美,以前,这里并非如此。

“前些年,河道两岸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蚊虫满天、臭不可闻,那时一提起清峪河大伙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马玉民回忆说。

变化发生在2017年,三原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打响清峪河综合治理“攻坚战”,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思路,通过“治山、截污、清淤、补水、栽植”五项治理措施,实施清峪河湿地公园城区段工程、清峪河流域三原段综合整治工程、清峪河湿地公园延伸段综合治理工程、清峪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

“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河道清淤、滑坡加固、垃圾山治理、排污管道截流、资金困难,有段时间把人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现在回过头来看可谓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康恒祖说。

7年来,整治河道15公里,共清理淤泥约20万立方米、清运垃圾约20万立方米……此外,每天有3.5万吨来自三原县西郊水库的补充用水流入湿地公园,激发河水活力。

经过多年综合整治,河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清峪河的水质由过去的地表劣V类水提升至地表水IV类标准,随着水质变好,已经有20余种野生动物回归清峪河。

根据不同场地条件,三原县融入其特色,塑造丰富滨河景观文化,公园打造历史文化商业区、植物主题音乐区、城市湿地休闲区、生态观景区、市民文化休闲区等功能区,其中还“镶嵌”池塘、栈道、亭台等景观,并精心栽植“樱花林”“银杏林”“红叶李林”等特色园林,可谓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怎样守好用好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又一难题横在面前。

“我们将全段分为‘三个网格’开展日常管理,河面、半坡等地形复杂区域卫生随时发现随时清理,路灯、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每天都在维护,作为咱三原人,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一河绿水。”三原县清河公园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姚峰介绍。

当天,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在开展喷药防虫作业,无人机“飞防”作业、人工喷雾精细喷药,“拉网式”开展公园病虫害防控工作。

工作人员王国保介绍:“整个公园有24万平方米需要喷药防虫作业,作业时我们一般都避开人流,一次全面作业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呢!”

这边病虫害防控工作如火如荼,那边绿化养护工作有条不紊。

工作人员杨振忠“工龄”6年,修剪树木、拔除杂草、浇花浇树,他边忙边说:“和这片花草树木相处久了,都有感情了,养护花草跟照顾娃一样。”

7年治水,精细护水,群众乐水。清峪河的一泓清水环绕三原城,形成了一道“绿带长廊”,也为沿河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

“鸡毛蒜皮”总关情

——记三原县嵯峨镇宏远社区居委会主任张雯

“小张,来了啊!吃饭了没,我给你盛一碗面片……”4月19日,三原县嵯峨镇宏远社区周宝琴老人热情地招呼刚进门的张雯。

齐耳短发,一身黑色休闲装,时钟指向12时,38岁的张雯放下手中的工作,将桌上的半杯水一饮而尽,心里记挂着70多岁的老人周宝琴,便步履匆匆向她家走去。

“周阿姨,这两天好着没,血压高不高?”客厅里,一老一少笑着拉家常,像自家人一样。

今年2月的一天,9时许,张雯照惯例给老人周宝琴打电话,接连打了3个电话都无人接听。“已经11点了,一般买菜10点多就回家了……”张雯心里嘀咕,不由得心慌。她赶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往周宝琴家。敲门无人应声,邻居循声开门告知张雯:“周阿姨昨天住院了。”听到情况,张雯心急如焚,立即赶去社区医院。

“那天真是把小张着急坏了,得知我因为血压高头晕,身体无大碍后,她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住院一个礼拜,小张和志愿者每天都来给我送饭、照料,她真得跟我的自家女儿一样……”周宝琴拉住张雯的手,眼泛泪光,摩挲着不愿撒开。

“宏远社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户籍人数3500余人,1825户,常住人口2200余人,有一部分群体是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留守、孤寡老人。”隔三差五“串门儿”,张雯对社区情况门儿清。

2020年,张雯被选派到三原县嵯峨镇宏远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翻开张雯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桩桩、一件件。

“给群众解决问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张雯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把看到、听到、居民反映的问题一一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落实解决。

给孙大娘协助维修厕所,帮王叔调解邻里矛盾,有时候还能看见张雯怀里搂着不知道谁家的孩子……慢慢地,社区居民醒过味儿来,这主任,看着雷厉风行、干练利落,原来是个“菩萨心肠”。

“滤镜”没了,心也就近了,现在,走在宏远社区街道上,招呼张雯的声音越来越多。

从“外来户”到“主心骨”,张雯1000多个日夜情系社区,排忧解难注深情。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2023年4月,一天中午,张雯收到一位居民发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垃圾遍地,满目狼藉。她放下碗筷,骑上电动车来到事发小区查看,发现该小区无人管理和清扫。

“生活之小事,民生之大事,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可等不得。”张雯拟定解决方案,跑前跑后联系垃圾清运公司,当天下午就开始清理清运垃圾。同时,就小区门房值守、公共区域卫生等问题征求居民意见,通过“党建引领、社区代管、民事民商、共筑家园”的管理模式,与垃圾清运公司达成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小区的实际问题,使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仅仅两天,小区环境变好了,大伙儿的‘忧心事’有了反映的渠道,并得到快速解决。”这是广大辖区居民对宏远社区的评价,而居委会主任张雯既是这一成果的见证者也是建设者。

“从事社区工作没有丰功伟绩之说,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以前没有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一个月38元的话费套餐都用不完,现在一个月198元的话费套餐都常常超出。从无人知晓,到现在大家有事愿意找社区,有问题愿意给我打电话,我觉得这就是认可,这就是我的工作成绩。”张雯笑着说。

记者手记

一股“拧劲儿”破万难

何为“拧”?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犟、不服劝说。

拧,咋咧?犟,又如何?三原的领导干部们凭着这一股子老秦人的“拧劲儿”愣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完成,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有多少人愿意用七年甚或十年去做一件事?在三原,就有这么一群“拧”人,他们用“十年磨一剑”、用七年去治水。

“前期未规划、无意愿,县委县政府一直跟我们保持沟通,他们的真诚最终感动了我们。”采访中,咸阳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浩然说,是三原县委县政府几任领导班子用十年接力,才让他们“牵手成功”。“以前的清峪河是黑臭水体,河道两边垃圾成堆、蚊蝇扑面;现在的清峪河,水清、岸绿、景美!”这是三原当地群众的直观感受。这一感受的背后,却是三原水利、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用长达7年的时间“拧”出来的。

一股“拧劲儿”可破万难。对于发展的难题,三原经验让我们看到,只要看准一件干一件,保持一颗恒心,善始善终,就能干一件成一件。在深化“三个年”的路上,我们期待,在这股“拧劲儿”的加持下,三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与经验。

海报轮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