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 合作 沟通 共赢

互信 合作 沟通 共赢
2024年05月14日 11:30 中国贸易报

编者按: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于5月13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国际组织和经济机构负责人、驻华使节、境外商协会及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现将嘉宾在峰会不同环节的精彩发言集锦刊发,供参考借鉴。

●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埃里森一怀特(Edward Allison—Wright):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埃里森一怀特(Edward Allison—Wright):

中国的现代化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极为重要。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将利用其与中国贸促会的伙伴关系和全球互联互通,支持中国通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进现代化。在促进中国达成ESG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将提供一切协助,帮助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合作,努力建成一个开放、合作和包容的平台。

● 马来西亚创投资本管理局主席、征阳集团执行主席 戴良业(Tan Sri DatukTer Leong Yap):

马来西亚创投资本管理局主席、征阳集团执行主席

戴良业(Tan Sri DatukTer Leong Yap):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开始谋求建立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从而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但总体上看,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客观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长期趋势。马来西亚创投资本管理局正在和中国多地多家企业密切沟通,期待与更多的中马合作伙伴协同合作,为共建更具效率、韧性、安全性的中马产业链生态而努力。

● 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土耳其一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 科尔汉·库尔多鲁(Korhan Kurdoglu):

土耳其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土耳其一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

科尔汉·库尔多鲁(Korhan Kurdoglu):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共建重要国家,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高科技、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两国互利共赢。随着技术和数字化领域的大规模合作,以及土耳其独特产品向中国不断出口,土耳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将继续增加。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和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的对接,希望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打造两国之间更深厚的友谊和更深入的贸易联系。

● 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 小野寺修:

中国明确表示要继续走高水平开放的道路,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平等进入和公平监督的高质量市场,这可以令外国企业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起更好地为中国经济作出贡献。在促进全球需求方面,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期待未来中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刺激国内消费,推进中国企业绿色转型。

●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 余雨生:

澳门具备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等多项营商优势,通过利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可以发挥“以小见大”的效果,为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对接中国庞大市场、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走出去”拓展葡语国家市场提供平台。随着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交通基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区内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强,吸引更多国际目光投向包括澳门在内的珠江口西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立新: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各国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共建“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现实,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极大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共建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铁建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助力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将继续深化与有关各方的合作,积极融入各国现代化进程,为各国建造更多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区高级副会长 范诺亚(Noah Fraser):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区高级副会长

范诺亚(Noah Fraser):

稳定和可预测的监管环境是美国公司在中国成功运营的基础,这种稳定性使企业能够自信地规划和进行长期投资。此外,两国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密切合作也为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尤其利于制药、科技和消费品公司的发展。根据两国对环境目标的承诺,两国在发展绿色、可持续技术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未来通过包容性增长途径,让经济利益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增强社会稳定和繁荣,令全球企业受益。

● 沃尔玛全球政府事务副总裁 刘墨翰(John Lenhart):

中国一直是沃尔玛在全球优先的采购市场之一。沃尔玛公司于2003年设立中国采购办公室,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中国外贸出口。沃尔玛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近年来,沃尔玛感受到了中国外贸的韧性和市场潜力。依托全球采购体系和供应链,沃尔玛旗下的山姆甄选富集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种差异化、高品质商品,受到中国顾客的喜爱。未来,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开放,在鼓励自由贸易方面出台更多积极政策。

●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 陶琳:

中国市场为特斯拉创造了巨大机遇,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市场。今年4月,特斯拉公司迎来了中国大陆首批车辆交付的10周年。在这10年间,特斯拉中国车主数量从首批的15位增长到170多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持续向全球输出“中国智造”。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以AI、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为电动车销售带来新的增长。

● 嘉吉大中华区副总裁 刘畅:

嘉吉作为在华深耕50多年的跨国农业集团,是中国高质量对外开放和中美经贸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见证者。在高层互动方面,今年3月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嘉吉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尚博远参加了美国工商界代表集体会见。在减碳创新方面,嘉吉全程参与了一项开创性的WindWings风帆项目,将前沿的风能推进方式引入商业航运领域,让万吨散货轮船平均节省高达30%的燃料。在农业可持续方面,嘉吉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携手开展保护性耕作试点项目,推动可持续农业实践,希望以安全、负责任且可持续的方式滋养世界。

● 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俊:

通用电气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药物诊断和数字解决方案创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中国发展业务,多年来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也见证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通用电气医疗将持续为促进中美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合作添砖加瓦,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打造“压舱石”。

● 戴德梁行环球董事、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赵锦权:

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关系,以至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稳健发展。希望未来中国能够开放更多领域的管控,借外资的活水激发行业的竞争和活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希望强化国际贸易仲裁、调解机制,推进国际法治,减少纠纷。

晶澳科技执行总裁 杨爱青:

晶澳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国际产业合作,与美国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分工格局。晶澳科技使用包括美国生产的原材料,终端产品在美国、欧洲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光伏电站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晶澳科技也在加强美国本土的生产制造能力。维护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晶澳科技正在以实际行动深化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让低碳、高效的光伏产品更好地惠及两国人民。

●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 谢东:

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迫切期望尽快将AI应用到企业的管理、生产和服务中,加速创新、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对AI的应用,有着严格而又特殊的要求。如先进性,企业都期望引进和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在新技术方案上取得领先;差异性,希望通过企业独有的数据,创造特有的价值;多样性,企业场景不一样,目标不一样,企业AI需要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可持续性,企业AI的应用,绝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要随着技术、业务进行发展。企业AI效益显著、潜力巨大,但挑战也是巨大的。需要在全球共识的基础上全面合作,建立安全完善的生态,共同促进AI的健康发展和普惠应用。

●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 夏权: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AI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力。传统AI已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但生成式AI将开启一个全新世界。它能够识别、总结、预测和生成新文本、音频、图像甚至视频,开辟AI的新功能领域。为了推动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高通需要将其能力延伸到日常使用的智能设备上,实现随时随地运行生成式AI功能。终端与云端的紧密结合,将成为实现生成式AI规模化扩展并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关键所在。

● 思爱普全球副总裁 裴金林:

AI赋能新型工业化当前出现了两条道路:渐进式和跨越式。极致地追求大模型,还是大小模型结合逐步过渡的议题引发讨论。从近年来的观察看,渐进式路径往往可以行稳致远,也更符合产业界的特征,以合理的成本发掘更具产业价值的技术。在渐进式和跨越式路径的选择上,思爱普认为,大小模型的结合应用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选择。现有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业务的预测和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将在降低产品使用门槛、提升多模块的集成效果等方面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

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 张彦军:

人工智能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工智能正与制造业不断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制造业智能化的推进需要企业立足制造业特点,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分步实施。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任萍萍:

科大讯飞海外业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方针,在北美、东欧、西欧、澳新、东南亚、日韩、泛俄、中东等区域广泛开展业务合作,携国内成熟化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走出去”在当地进行推广,同时将当地优质与合规的产品、项目、技术“引进来”。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一员,科大讯飞依托在认知智能领域中的长期积累,积极寻求合作共赢,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既有的国际合作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人工智能联合开放平台上的技术能力,提供多样化且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共创生态,互利共赢,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 崔丽:

商业闭环是技术创新突破的根本,无论客户是C端还是B端,都要放到独有的落地场景、目标和资源等条件下去看待,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中国实体经济根基扎实,场景多、私有数据多,应积极探索大小结合的领域模型,在实践中构建数据飞轮,持续提升迭代能力。比如在第二产业,AI将对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第三产业,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将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体验。

●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林超婷:

2024年,通用AI的曙光初现,大规模模型被视为实现通用AI的有效途径。未来通用AI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迭代的挑战、商业化落地的挑战、安全伦理的挑战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谱AI开发了多种AIGC模型及产品,积极与行业合作伙伴协作,打造大模型生态圈。下一步,期待用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全新的生产范式,产生更大的价值,创造新的可能性。希望借助中国贸促会平台拓展国际合作,并通过更加开放的技术合作、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繁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