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十周年 首次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展扬州开幕

申遗成功十周年 首次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展扬州开幕
2024年05月14日 10:51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5月14日,“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现场。(张晴羽 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现场。(张晴羽 摄)

新时代以来,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

本次展览分寻迹、探胜、见证、融汇四个主题板块,从大运河水工及附属设施考古、大运河城市考古、大运河工商及海丝文化考古、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四个视角,以新发现遗址和新出土文物为线索,展现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新变化、新成就。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现场。(张晴羽 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现场。(张晴羽 摄)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隋回洛仓铭文砖、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唐邢窑“盈”字款白釉圈足花口盘、北宋烈山窑黄釉印花砖等文物见证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唐三彩马毬女俑、宋绞胎球、清“荆记肉铺”款白釉黑彩碗、清海马踏浪纹石雕构件等文物描摹大运河沿线的生活与文化;唐乾符六年经幢基座、宋青白釉“国清”款刻花碗等文物则记录大运河沟通世界的对外交流。

这是2015年江苏省扬州汉墓群出土的龙凤纹玉佩。(受访者供图)这是2015年江苏省扬州汉墓群出土的龙凤纹玉佩。(受访者供图)

“依托新时代大运河考古的重要成果,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展览的形式,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大运河,让大运河文化‘火’起来,奏响当代的运河之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据悉,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运河沿线8省(市)文物局主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承办,全国24家考古文博机构支持,展期为2024年5月14日至2024年8月14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