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榴莲树下种西瓜 林下套种“顶呱呱”

三亚:榴莲树下种西瓜 林下套种“顶呱呱”
2024年05月14日 09:29 南海网

三亚日报记者 张慧膑

5月13日8时,海南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研一学生张琼宽和肖倩与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育才生态区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榴莲种植园里。

晨风徐徐,一棵棵榴莲树上,即将成熟的榴莲个头饱满,榴莲树下圆滚滚的西瓜已是成熟时,静候科研人员“验收”。

当天,海南大学组织相关专家到此对海南大学和海南镰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三亚新植榴莲地套种西瓜种植新模式”试验示范进行现场评议,这不仅是一次“验收”,也关系到“三亚新植榴莲地套种西瓜种植新模式”是否能推广。

5月13日,被切开的“久彩”“久黄”和“久红”三种西瓜。三亚日报记者 刘琪成 摄5月13日,被切开的“久彩”“久黄”和“久红”三种西瓜。三亚日报记者 刘琪成 摄

林下套种,一地生多“金”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林下经济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榴莲,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海南已在三亚、保亭、乐东等地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榴莲树的种植需要较大的空间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导致榴莲树与树之间有较大面积的空旷。榴莲树从生长期至结果期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发展林下经济成为目前不少农户探索的增收渠道,而榴莲树下种植西瓜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这也是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副院长杨小锋的又一创新。

为什么要选西瓜?杨小锋解释道:“西瓜作为夏季消暑佳品,市场需求量大,每年5月后海南几乎没有本地西瓜上市,市场上绝大部分西瓜由内地供应,夏季种植品质优质的本地西瓜有利于抢占市场,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病虫害频发等问题。”

杨小锋介绍,探索榴莲树下种植西瓜的可行性,并培育出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西瓜新品种,不仅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为农民打开新的增收途径,推动林下经济持续发展。

选什么品种的西瓜呢?经过考察,海南大学和海南镰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选育了新品种“久彩”、“久黄”及“久红”,并于今年3月15日定植到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榴莲种植园里。

跟着西瓜过来的,还有张琼宽和肖倩。作为杨小锋的学生,他们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放到了榴莲基地里,将西瓜新品种培育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移栽、浇水、授粉、栽培……那天起,张琼宽和肖倩就成为了这片瓜地的“管家”,从“吃瓜群众”变成“种瓜人”。

整日围着西瓜忙前忙后,即便做足防晒,张琼宽和肖倩仍被太阳晒得黝黑。但他们乐此不疲,除了在教室上理论课外,平时多数时间都扎在瓜地里,观察西瓜的生长情况,记录西瓜的性状,为科研提供依据。

两个月的奔波,数十公里的来回,让张琼宽和肖倩懂得了科研的不易,更坚定了科研的决心。

“我们关注的是西瓜的耐热性,每天记录着西瓜的生长习性。”肖倩说,过高的温度导致西瓜不易生长,那些生存下来并长得好的西瓜就可以进行推广。

5月13日,在海南万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榴莲种植园里,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副院长杨小锋在查看西瓜长势。

结出“硕果”,农户双丰收

采摘、称重、切瓜、鉴定……10时30分,在现场观摩、考察后,终于迎来了大家关注的环节——测产和品质鉴定。

当天,专家组实地考察西瓜种植情况,听取实施单位试验汇报后,对西瓜进行了随机取样测产和品质鉴定。专家组分别在“久彩”“久黄”和“久红”种植地块随机抽取三点测产,每点采样5个。称重结果显示,“久彩”、“久黄”和“久红”单果平均重量分别为4.4公斤、3.9公斤和4.7公斤,折合亩产分别为1760公斤、1560公斤和1880公斤。

随机各抽测15个瓜可溶性固形物,“久彩”“久黄”和“久红”平均中心折光糖分别为11.2度、11.4度和10.0度,边糖分别为8.7度、9.5度和8.3度。经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久彩”“久黄”和“久红”西瓜组合品质较优,耐热性和抗病性较好,尤其在耐热、耐湿方面突出,适宜榴莲地套种西瓜种植新模式,建议加快申报植物新品种权和省级认定。专家组一致通过“三亚新植榴莲地套种西瓜种植新模式”试验首获成功。

“榴莲树下种西瓜具有空间利用最大化、光照互补、生态互补、减少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风险分散等优点。”杨小锋表示,这种套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更有利于适应耐热特殊环境西瓜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活动还吸引附近村民前来围观,大家品尝新品种西瓜后,都忍不住赞叹:香甜、多汁,还有冰淇淋的香味。接下来,这些成熟的西瓜将被运往市场销售,让市民品尝到新品种的香甜。

“这种模式的好处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万保农牧集团总经理喻子才介绍,榴莲树从下种到收获期大概需要六七年,这期间林下空地种植短期经济作物无疑是一个“双收”的选择。如种植西瓜等作物,其生长周期约70天,按照目前500亩榴莲基地来算的话,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杨小锋说,除了西瓜之外,林下经济还可以种植其他作物,如凤梨、香蕉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三亚新植榴莲地套种西瓜种植新模式试验首获成功 榴莲树下种西瓜 林下套种“顶呱呱”

责任编辑:符金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三亚市 海南大学 海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