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升级电力产业布局 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国家电投:升级电力产业布局 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05月14日 11:37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近日,伴随着首台(4#)风机吊装任务顺利开展,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风机吊装工程正式启动,同时也标志着广东公司粤西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落地成型。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是该风电场600MW项目的补充项目,共建设25台单机容量12MW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总投资超过3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8.99亿千瓦时,节省标煤消耗约27.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2.33万吨。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首台(4#)风机塔筒吊装现场(徐闻风电供图)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首台(4#)风机塔筒吊装现场(徐闻风电供图)

乘“绿”而上 勾勒环保生态蓝图

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外罗以东海域上,一排排海上风机的巨大叶轮不分昼夜地旋转着,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到千家万户。

“当风速达到3米/秒,叶轮就会带动风机旋转发电。”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徐闻风电副总工程师郑心勤介绍道,“在发电的过程中,风机桨叶(也称为风机叶片)会根据风速的变化自动调节,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通过这些自动调节机制,风电机组可以在不同的风速下安全、高效地运行。”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600MW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在2018年11月21日取得核准,是当年国内单体核准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一次性开工建设的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项目安装94台6.45MW风机,配套建设2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控制中心,于2021年11月26日实现全容量并网。2023年,该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当期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金奖项目。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风车(徐闻风电供图)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风车(徐闻风电供图)

工程建设期间,面对海域流速急、海床冲淤变化剧烈、作业窗口期少、多雷暴、台风频发等难题,徐闻风电建设团队聚焦重、难、堵点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突破性解决了多强台风、雷暴海域条件下建造海上特大型风力发电的技术瓶颈,首创220kV海上升压站“手拉手”等多项关键技术,单桩法兰水平度、电气节能等指标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自首批风机并网发电以来,项目累计安全生产超过900天,累计发出清洁电能约43亿千瓦时。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地方提供清洁电能17.56亿千瓦时,每年节省标煤消耗约56.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4.54万吨,经济、环境效益显著,对于推动广东省海上风电开发、优化广东清洁能源结构、推进粤西地区特别是湛江市的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徐闻风电在湛江还已建成投运3个陆上风电(199MW)和1个屋顶光伏项目(17.67MW),努力打造以清洁能源、综合智慧能源为主的粤西综合能源基地,助力广东能源变革走在前列。

以“稳”为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今年4月底,国内首个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的核电项目——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2号机组,浇筑了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廉江核电一期工程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湛江核电供图)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湛江核电供图)

廉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862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125万千瓦的先进CAP1000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计划于2028年建成投运,届时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为702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60.1万吨、二氧化硫约17.1万吨、氮氧化物约14.9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

该项目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每台机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塔,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将为我国核电厂址开发建设提供重要示范和借鉴,进一步拓宽我国核电厂址开发的布局和空间。

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1号冷却塔(湛江核电供图)正在建设中的廉江核电项目1号冷却塔(湛江核电供图)

廉江核电项目核岛主要采用“模块化”拼接建造方式,将整个建筑分成多个模块在工厂制造或拼装完成后,再转移到施工现场像“拼积木”一样组装。面对重达1000吨建筑模块的吊装和转运难题,廉江核电项目将首创利用横跨反应堆厂房的大型龙门吊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吊机,代替了传统的大型履带吊。相较于履带吊,大型龙门吊安全性更好,抗风能力强,可抵抗17级台风;为门式结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转场方便快捷,从驻留场地移动至吊装位置不超过30分钟;检修维护简单,无需变工况;经济性好,可大大节约运维及管理成本。

“除了公司内部配备的环境安全实时监测体系外,相关政府部门也会定期监测周边环境各项安全指标,以确保项目环保要求达标。”国家电投湛江核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廉江核电项目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全方位开展陆域、水域和海域生态环境监测。同时,项目组织建立了区域网格化安全监管体系,并实行全时段安全巡检制度,确保在生产投运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

提“智”增效,打造高效管理平台

在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现场,轮式巡检机器人有序地开展着日常巡检工作,为海上升压站“无人值守”的高效运转探索出了新模式。同时,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升级了海上风电智慧工地系统,增加海上升压站建造及施工进度可视化系统、采购监造催交一张图、智慧安全管控中心和防台风大数据中心等模块,有效助其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实现管理科学化、决策高效化。

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徐闻风电供图)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徐闻风电供图)

走进盈和海风场集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远在几十公里以外每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平均风速、实时功率、日发电量等情况一目了然。根据屏幕上这些实时监测数据,运维人员可以及时高效地管控每台机组设备的平稳运行。

廉江核电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同样实施“智能化”管理。集控中心的大屏幕可以实时查看工地车辆出入、工人位置分布、群塔塔机安全监测等相关情况。AI预警监测系统能自动识别现场安全隐患问题,监测车辆速度、工人安全帽佩戴、起火点识别等情况,进行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和预警,同时监测现场噪音、扬尘、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是否超标。一旦发现不安全的隐患行为或环境监测数据超过安全预警值时,系统将立即发通知给归口管理人员进行干预处理,以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和环境质量达标。

廉江核电项目通过5G专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项目“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的实时、智能监控和管理,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未来,湛江核电将致力各功能模块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工作,将应用嵌入业务流,全面打通业务流与数据流,同步积极探索建设依托“智慧工地”大数据的安全质量态势感知平台,为廉江核电项目安质环全面提升持续创造新价值,并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智慧工地”。

积极开发海上风电、潮汐能、生物质、氢能、余热等清洁能源,奋力探索零碳发展新路径,国家电投扎实编织起一张稳健的清洁能源保供发电网,促进湛江市、广东省电力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为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