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迎优化 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需求

“互换通”迎优化 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需求
2024年05月14日 07:56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值开通接近一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业务迎来重磅优化。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参照国际成熟做法,制定了业务与系统优化方案。同时,为鼓励业务发展,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决定继续减免有关交易清算费用,在“互换通”上线一周年之际作为一揽子优化措施一并推出。

  本次优化包括哪些措施?“互换通”上线一周年后发展如何?市场还有哪些期待?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4月份日均交易量超120亿元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自上线以来,“互换通”交易清算等机制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者踊跃参与,交易量稳步增长,为通过“债券通”等渠道持有中国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截至2024年4月末,“互换通”渠道下已有5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管公司等各类型合格机构投资者,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成交名义本金总额近1.77万亿元,日均交易量从上线首月不足30亿元,增长至2024年4月的日均超过120亿元。自“互换通”上线以来,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互换通”的启动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稳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助于增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联动。

  “过去一年里,作为‘互换通’报价商之一,汇丰银行(中国)通过线下、线上多渠道向境外投资者推介该业务,并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境外投资者也反馈积极、交易活跃,我们与多家境外央行类机构、商业银行和资管类机构达成了利率互换交易,并涉及多种浮动基准利率和期限,帮助境外投资者有效地对冲了利率风险。”张劲秋说。

  “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互换通’上线近一年来,在提高境外投资人风险对冲效率、优化跨境投资环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黄轶如是评价。

  在招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戴志英看来,“互换通”业务正式推出,引发境内外金融机构的热烈反响。“招商银行作为首批‘互换通’报价商,充分发挥在固定收益市场的专业能力,借鉴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成熟经验,不断提升报价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当前,‘互换通’已发展成为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利率风险的主要渠道之一。”戴志英说。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陈志明介绍了中信证券相关业务的成绩:“‘互换通’上线一年以来,中信证券作为首批报价商持续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优质报价。截至目前,中信证券达成‘互换通’交易量超过4000亿元,服务境外客户超过10家。”

  此外,陈志明还进一步说明了投资者追捧“互换通”的原因:一方面,“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的对冲工具,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参与人民币债券市场,扩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并进一步助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互换通”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境外投资者进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和成熟金融市场的策略理念,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推出三方面优化措施

  “互换通”指的是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互换通”上线后,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有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持续跟踪业务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境内外投资者业务需求。针对部分境内外投资者反映的“互换通”下缺乏存续期管理功能、建议增加标准化合约以便机构优化现金流管理等诉求。本次优化措施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推出的。

  具体来看,本次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IMM合约)。记者了解到,IMM合约具有以下特征:标准化程度高。IMM合约是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即起息日、支付日、支付周期、到期日等产品要素采取IMM结算日推算,在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周三起息(首期起息)并按季(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周三)支付,便利境外机构进行有效的交易平仓和现金流匹配。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可支持境外机构衔接在不同国家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满足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缓解了境内外投资者的运营负担,优化了中后台对账流程,提升了参与交易清算的便利性。

  “在境外利率互换市场,IMM合约是市场主流的交易品种,例如,美元SOFR利率互换和人民币NDIRS交易。”陈志明说,IMM合约起息日固定,有助于投资者管理定盘利率风险,更好地开展各种投资策略和管理利率风险。同时,国际投资者可以使用相同IMM日期的不同利率互换合约开展各国利率之间的宏观对冲交易,更好地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合约压缩是国际清算机构为投资者广泛提供的集中清算增值服务。境内外投资者可以对买卖方向相反、合约要素符合匹配规则、已纳入集中清算的利率互换合约进行压缩,减少存续期合约数量和名义本金,便利投资者更好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历史起息合约主要用于配合合约压缩功能使用。

  对于这方面的优化,陈志明分析认为,历史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是两项配套功能,旨在为双方参与机构提供利率互换合约提前终止服务。在原有机制下,尤其境外参与者受限于额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度参与“互换通”,交易达成后没有有效的提前终止机制,不利于增大交易规模。新功能推出后,境外参与机构可以与报价商达成历史起息交易参与合约压缩,可以有效降低名义本金占用问题,预期将极大提高境外参与者的参与热情。

  三是推出其他便利举措。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还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将“互换通”费用优惠再延长一年,对于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开展的交易清算费实行全额减免,促进降低业务参与成本。

持续提升便利性

  对于本次上海清算所、外汇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机构对“互换通”业务功能所作的进一步优化,受访专家多着眼于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提升交易的便利性等优势。

  黄轶表示:“本次新增了IMM及历史起息合约,并支持前端费及合约压缩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优化将有助于完善‘互换通’产品功能,提升交易的便利性,由此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提升交易规模,改善交易流动性,从而更高质量地深化市场开放发展与跨境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张劲秋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互换通”优化举措的推出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在交易中提高保证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加强境外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的便利性。张劲秋预计,随着一系列优化功能的上线,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积极性和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东方汇理银行环球金融市场部亚太及中东地区宏观产品主管及联席交易主管胡文涛表示,“互换通”能让离岸的银行做市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当离岸的做市商可以经“互换通”来通过境内利率衍生品对冲风险后,实质上有能力向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报价,在实质上起到降低了境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的成本,此外还能实现更精准的期限管理。

  对于“互换通”将会上线新的功能,胡文涛认为,参与者不但可以获得远期起息的利率衍生品报价,而且增加了对历史交易进行提前交割结算的功能。此两项新功能必然能够更好提振市场,帮助参与者和离岸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前者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加个性化地定制对冲方案,让衍生品的现金流更加贴合自身的风险敞口。而后者则可以让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更加清晰,并能有效降低市场参与者的结算工作负担以及清算所承担的信用风险。

  “此次推出的IMM及合约压缩等新机制,可便利客户更灵活地开展新增交易、优化风险管理,同时,更高效地管理存量交易,还可协助部分客户释放内部额度,利好客户业务开展。”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总经理朱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随着“互换通”的进一步优化,更多境外主权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等已投资中国债券的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性会被进一步激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投资者 利率 金融时报 人民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