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乘风踏浪”变身网红城市

葫芦岛“乘风踏浪”变身网红城市
2024年05月14日 06:35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东北亚(兴城)国际泳装文化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图为2023年国际泳装博览会开幕现场。本报特约记者 田 嘉 摄东北亚(兴城)国际泳装文化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图为2023年国际泳装博览会开幕现场。本报特约记者 田 嘉 摄
“五一”期间,兴城古城游人如织。兴城市文旅局供图

每到旅游季,渤海辽东湾最大的岛屿兴城觉华岛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李  龙  摄每到旅游季,渤海辽东湾最大的岛屿兴城觉华岛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李  龙  摄

本报记者 翟新群 姜 帆

核心提示

最近,伴随着电视剧《乘风踏浪》的热播,葫芦岛这个滨海小城火出了圈,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不只是兴城泳装、古城、沙滩、大海火了,剧中出现多次的兴城花生、虹螺岘干豆腐也进入游客的必吃美食清单。今年“五一”假期,兴城的旅游热度冲进了东北前三,可谓是通过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这部发生在滨海小城的年代创业剧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在众多热播剧中杀出重围,甚至在如今大结局后,仍话题不断,后劲十足。除了咱们辽宁接地气的语言和密集的包袱、笑点外,观众也都想看看印象中“保守”的东北小城与时尚性感的比基尼如何擦出的火花?

十二年为一纪,蓄力一纪,可以远矣。近日,记者采访了这部剧的主要推动者,也是葫芦岛市委、市政府规划泳装产业发展的首倡者与亲历者石文光(曾先后任葫芦岛市副市长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听他讲述兴城泳装产业的发展历史以及这部剧背后的创作过程,探寻一座老工业基地对城市转型的十二载不断探索,一座滨海小城与时尚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用一部电视剧串联泳装产业和文旅资源,借此引爆流量建设网红城市,撬动城市转型升级的“劈波斩浪”故事。

缘起 

找到撬动城市转型的“支点”

说起《乘风踏浪》这部电视剧,就不得不从剧中的“主角”——兴城泳装的发展谈起。葫芦岛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新世纪初,也曾站在城市转型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当时,葫芦岛市重新梳理城市资源,对城市再认识,对发展方向再探路。也是这时,尚在萌芽期的兴城泳装,进入到视线之内。

为什么会是兴城泳装?

其实,泳装在葫芦岛发展恰如其分。

葫芦岛市自然禀赋优越,有辽东湾最大的海岛——觉华岛,有流淌了1300多年的温泉,有溶洞、火山、峡谷等多元化地貌,还有辽宁第二长的285公里海岸线,而且80%是沙滩,风光秀美。

人文历史悠久,葫芦岛坐拥265.2公里长城文化沿线,九门口水上长城是东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兴城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四座古城之一,兴城温泉康养等旅游目的地闻名遐迩。现有国家AAA级及以上景区24处、省级旅游度假区3处、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天然海滨浴场1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而作为闻名全国的旅游地,兴城更是聚集了各类旅游资源,“兴城有五宝——城、泉、山、海、岛”在兴城人口中津津乐道。

这些自然的馈赠,为葫芦岛带来数量可观的游客,每年夏天,这座气候凉爽、风景宜人的滨海小城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度假,也给兴城泳装带来了商机。

泳装与葫芦岛还有着特殊的缘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迫在眉睫。当时棉花产能不足,第一批作为服装面料的锦纶(又称尼龙),就是在当时的锦西化工厂研制出来的,从此拉开我国化纤工业的序幕,奠定了葫芦岛与中国服装产业的缘分。

既有产业生产原料的前端优势,又有着海滨景区销售的终端优势,泳装在葫芦岛兴起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

而石文光又从拟人化的视角,解读泳装与这座城市的基因关联。“葫芦岛有大量的以女性为题材的历史传说故事,例如兴城的菊花女,绥中的孟姜女,连山的虹螺女等,这些阴柔文化基因决定了,如果城市有性别,那葫芦岛一定是‘女性城市’。同时,葫芦岛建市历史很短,从城市发展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所以把她定位为‘美丽少女’。少女在海边穿什么最美?自然是比基尼!”

从城市转型的发展前景来说,葫芦岛市与泳装产业有着天然的契合度,石文光说,一个产业要成为城市转型的支点,同时必须具备三大条件: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有很强的联动价值、融合能力及衍生能力;能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便于传播。在葫芦岛,泳装产业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同时,时尚的泳装还能够与葫芦岛丰富的文旅资源相辅相成,形成二产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就此,以泳装产业集群为“阿基米德支点”的城市转型大幕,在葫芦岛徐徐拉开。

起势

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升级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支撑起城市转型这个“庞然大物”,泳装产业本身必须有“硬实力”。

在产业发展初期,兴城的第一批泳装创业者就像电视剧中的彭锦西一样,从一开始帮助游客缝补泳衣,到自己模仿尝试制作,背着装满泳装的行李包,把泳衣从兴城卖到外埠市场,虽然有了“泳衣之乡”的雏形,但很多泳装企业都是个体小作坊,赚到的仅仅是手工钱,附加值低,产业虽有了点名气,却不成气候,更撑不起城市转型的重任。用石文光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小、散、低、难”。

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不能满足于民间的“小打小闹”,要尽快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端市场迈进,让产业“高、大、强、聚”起来。

葫芦岛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要将研发、设计、品牌和渠道做强做优,即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创优、渠道创通,推动泳装产业占领价值链制高点,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泳装文创企业群,以此引领产业升级发展。

一场泳装产业的“升级战”就此打响,葫芦岛市将产业发展传导至上游产业,发挥葫芦岛精细化工,尤其是发挥全国最适宜发展聚氨酯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拉动聚氨酯以及氨纶、锦纶、腈纶等服装面料、染整、经编、纬编等上游纺织产业发展,形成完整闭合产业链。

同时,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联手打造“政产学研会”的综合协作服务平台;与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国字号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战略合作,组建时尚产业联合会,构建专业化的协作平台;与北京服装学院等机构合作建设泳装设计服务中心、面料图书馆等专业板块,形成协同研发设计样板。

当然,“政通”了,还得“人和”。

在兴城,泳装同行们之间可不是冤家,互相之间不仅不“拆台”,还互相“垒台”。这一方面和兴城泳装的发展历史有关,当初第一代泳装创业者很多都是同住一个村的亲朋好友,良好的商业关系一直延续下来,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也密不可分。“他们是泳装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如果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发展注定不会长久。”石文光说,在产业发展初期,葫芦岛就将“狼群文化”引入到泳装企业发展理念中,企业之间不仅竞争,更分工协作,走差异化竞合发展路线,通过行业协会纽带,以行业公约自律,合力建设产品检验中心、文化展示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将泳装企业家拧成一股绳,合力闯市场。

在政府全力支持下,企业家们抱成团,泳装产业也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发展至今,兴城泳装产业拥有生产企业1300户,泳装从业人员约8万人,年均产量约1.7亿件(套),集群年产值约150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25%以上。泳装产品远销俄、美、欧、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泳装已成为兴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兴城泳装产业更是拥有了“五个之最”:最大的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全国电商交易额、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泳装展、最具权威的泳装产业发展指数、拥有品牌之最。

借力

电视剧《乘风踏浪》成“杠杆”

有了稳固的支点,就差一个借力的杠杆。

近十多年来,葫芦岛市不断地寻找那根撬动城市转型的“杠杆”。起初,他们把视线聚焦到链条长、外延广、经济驱动系数高的会展业,通过举办高规格国际会展拉动泳装及当地文旅等产业发展。到目前,泳装文化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全产业链国际泳装展也举办了11届,泳装设计大赛等各类泳装会展百余次。但除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专业展会,还需要一个更加大众化的“杠杆”来借力。

在兴城泳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产业发展线,另一条线是以创业故事,人文情感为线索,丰富着泳装产业文化的人文线,泳装企业家鲜活感人的创业故事,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温度。

2012年,石文光就开始琢磨,“影视作品面向全国大众,要是将兴城泳装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和海滨风光,通过影视作品传播出去,葫芦岛肯定能爆火。”石文光的想法得到了葫芦岛、兴城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将故事变成剧本,一个好的编剧是关键。最初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他与数十位国内知名编剧的对接均告失败,但石文光始终没气馁,依旧锲而不舍。几经辗转,2017年年末,在媒体人田嘉的介绍下,石文光联系到著名编剧、导演徐正超,同样都是葫芦岛人,对家乡都有深刻的了解和难以割舍的牵绊,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为了打动徐正超,在初次接触的一年多时间里,石文光不断地给他提供葫芦岛泳装产业的各种信息,还给他讲了发生在兴城的三代泳装人创新求变真实故事。打动徐正超的不只是故事里的泳装创业者,还有面前这个讲故事的人。

“我也是葫芦岛人,与家乡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给家乡写一部戏也是我一直的夙愿。”徐正超说。

两人一拍即合。2019年秋天,徐正超开始到葫芦岛兴城深入采访。小半年时间里,他走访了100多家泳装厂,采访了200多人,包括泳装协会工作人员、泳装界资深人士、泳装厂小工……

出于回报家乡的无私情怀,徐正超分文未收,2020年开始埋头创作剧本,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计划创作泳装故事三部曲。第一部就是热播的《乘风踏浪》,从1978年写到1994年,写改革开放,兴城泳装人浮出水面;第二部写兴城泳装走出国门,把海外仓开到世界各地;第三部写兴城泳装拥抱网络时代。

在讲述兴城泳装创业故事的同时,徐正超还将兴城的古城墙、海滨浴场、温泉等旅游资源,和当地的民俗、美食、建筑等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中,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兴城泳装人坚韧、乐观的精神。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一部时代创业剧,更是展现葫芦岛城市文化的“宣传片”。

经过反复打磨,2021年,在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乘风踏浪》在葫芦岛开拍,今年3月29日,在爱奇艺、芒果TV全网首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上星播出。

接下来的事简单了——等风来。

乘风

网红城市踏浪远航

风,真的来了!

电视剧一播出就火遍全网,收视率持续霸榜,流量的风席卷而至。

《乘风踏浪》的热播,极大提升兴城泳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全国人看到了兴城泳装产业40多年发展历程所书写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的热播如吹倒了第一枚多米诺骨牌,掀起一串连锁反应:

城市火了——葫芦岛,兴城,就连邻近的南票区虹螺岘镇也借着干豆腐的光,变得家喻户晓;

美食火了——兴城的花生、虹螺岘的干豆腐,还有海鲜火锅、海鲜饺子,总让人流连忘返。给外地朋友邮寄花生、干豆腐,成了兴城人“甜蜜的负担”。

文旅也火了——兴城提前一个月进入旅游旺季,剧中出现的街巷每日排着长队,成了热门打卡地,古城内天南海北的游客络绎不绝,葫芦岛被许多游客列入今夏必打卡的旅游地清单,连记者到兴城采访,都被不少朋友下了“任务”——整理一份葫芦岛美食美景名录。

借着这团流量的“火”,兴城市引燃头脑风暴,又浇上一桶“油”,让文旅的“火”越烧越旺。为了给观众和游客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兴城市文旅局开启“宠粉”模式,对剧中上世纪80年代原汁原味的兴城巷道街景、彭锦西的家等部分拍摄场景进行了复原,让游客随手一拍都是剧中的同款场景,体验感直接拉满。同时将泳装售卖点设在打卡点一旁,游客追剧拍照打卡、买泳装,时尚的泳装摇身一变,成了旅游文创品。

在突出城、泉、山、海、岛的文旅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兴城市按照城市漫步的新兴旅游方式,沿兴海栈道创意打造一条南起海滨三礁览胜,北到龙回头,总长1670米的“滨海微笑漫步”旅游线路,将15个景点和网红打卡地串联。其中“微笑墙”和邴家湾直通大海的“微笑路”,成了“五一”假期兴城的最旺网红打卡地。

乘着电视剧《乘风踏浪》的这股东风,加上创意和资源的有效融合,“五一”假期,兴城吃、住、行、购、娱等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5天假期,兴城市共接待游客约112.46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4%;旅游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301.42%。

当年以泳装为支点,用影视剧当杠杆,撬动城市转型所布下的一盘大棋,随着一步步落子,已蔚然成势。

而这,并非终点。伴随着《乘风踏浪》系列剧的持续热播,葫芦岛泳装产业和文旅产业的“火”会越来越旺,葫芦岛带给人们的惊喜,也会越来越多。

《乘风踏浪》的故事没有讲完,北方小城的海上传奇仍在继续……

东临碣石

一纪磨一剑 一朝露锋芒

翟新群

今年春天,葫芦岛初展网红城市风姿。

淡季见真章。“五一”假期,还没到下海的时节,凉飕飕的海风劲吹,葫芦岛海滨栈道上却已是人头攒动,就连较为偏远的建昌县龙潭大峡谷景区,游客也是摩肩接踵,火爆场景昔日难见。

变化缘于电视剧《乘风踏浪》带来的泼天流量,缘于葫芦岛市在泳装产业上的“一纪磨一剑,一朝露锋芒”。世人从此知道了葫芦岛泳装的发展传奇,看到了葫芦岛的美丽风光,激发了来此打卡的冲天热情,带来了葫芦岛的文旅产业发展的春天。

一纪,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默默坚守。葫芦岛咬定城市转型发展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手持续做强泳装产业,一手不懈找寻流量引爆“风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份坚持感动了影视界的葫芦岛籍知名编导,这才有了一场双向奔赴的“乘风踏浪”。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东北老工业小城,凭什么在全国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即便面对诸如“泳裤市长”的戏谑称谓,面对群众认为远景过于浪漫、对其充满怀疑的不理解,他们也不改初心,仍旧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反复宣传,坚定大家对城市转型发展的信心。“因为我们始终认为,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将放大葫芦岛的天生丽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振兴发展,大方向正确。”葫芦岛市领导如是说。

做一件事不难,但十二年不改初心地坚持做一件事,不容易。没有对家乡的那份发自骨子里的深沉的爱,没有对心中那个理想信念的大无畏坚守,做不到。路虽远,行则必至。屡败屡战,永不气馁,慢慢地,兴城泳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大做强了。“打动我的,除了泳装故事,还有葫芦岛市领导痴心城市转型发展的那份情怀。”《乘风踏浪》编剧徐正超说。抱着“总要为葫芦岛的发展留下一笔精彩”的情怀,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葫芦岛人,一起唱响了城市振兴大合唱。

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就值得。面对质疑,却不犹疑,源自葫芦岛人对自己城市底蕴的那份自信,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执着追求,以及不功利、不媚俗的价值观。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十二年前布下的、曾经不被认可的一盘大棋,在今春蔚然成势。葫芦岛告别多年沉默,跻身网红城市之列,迎来文旅繁花盛开。

雄关漫道。值此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葫芦岛人的这种精气神,这种执着劲,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葫芦岛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