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氢友圈”已聚集100余户企业

成都“氢友圈”已聚集100余户企业
2024年05月14日 04:26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氢友圈”已聚集100余户企业

去年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

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印发,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目前,成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如何?5月13日,记者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举行的氢能产业座谈会上获悉,当前,成都氢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市已聚集东方氢能、厚普股份中材科技、荣创新能等100余户氢能关联企业,2023年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成都将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装备优势突出

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从第一条氢能公交线投运,到成为国内第四个实现百台以上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城市;从氢能车保障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到国内首个制储氢发电一体化商用项目落地都江堰……近年来,成都加大力度给政策、给场景,促进氢能企业与城市“双向奔赴”,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了以郫都区、龙泉驿区、彭州市、新都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昨日,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关键装备优势突出,储氢装备、加氢设备、天然气制氢装置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厚普股份、中材科技、亚联氢能设备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目前,成都聚集了一汽丰田、成都客车、重汽王牌等7户氢车生产企业,具备氢能公交、中重型卡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生产能力,已累计生产689辆氢车,建成加氢站5座,建成投运1860吨/年碱性电解水制氢工厂,试点建设首个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一体站,签约落地国内最大制氢储氢发电商业应用项目。2020年成都市被势银机构评为“全国氢能第四城”,2021年获批国家氢储运加注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成都市氢能产业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并成为国家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重点产业链之一。

激励企业加强创新

将为氢能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近日,由厚普股份参与承建的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现场制氢、储氢、热电联供项目在青银高速高密服务区落地运行。“这个项目是‘氢进万家’国家科技示范工程重要建设任务之一,在全国具有领先示范意义,将对山东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厚普股份董事会秘书胡莞苓向记者介绍道。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已经成为竞相争抢的“新赛道”。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产业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可以满足全球近20%的能源需求。

“氢”风袭来,成都如何保持先发优势,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围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成都抢抓成渝“氢走廊”建设等战略机遇,聚焦“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联动氢能“链主”企业举办产业链重大活动;聚焦参控股关联企业、供应链伙伴等共拓“氢友圈”,引领带动产业上下游、左右岸优质企业来蓉集聚发展。目前,成都绿色低碳产业共有生态环保、新能源、氢能、新材料4条重点产业链,全市建圈强链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增至30条。

今年4月,第三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聚焦氢能领域世界500强、央国企、上市公司,以及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开展精准促进。苏州鑫思创氢能董事长曾敏敏表示,成都水电供应稳定、氢能产业基础良好,“作为东方电气链属企业,我们有坚定的来蓉投资决心,愿尽快入驻东方氢能产业园。”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将持续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多为氢能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创新,进一步提升实力、延长链条,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接下来,将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唐小未 吴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产业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