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舞剧《永和九年》首登国家大剧院舞台,再现兰亭之美

上海歌剧院舞剧《永和九年》首登国家大剧院舞台,再现兰亭之美
2024年05月11日 11:26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5月10-12日,作为“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开幕演出,由上海歌剧院创制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以下简称《永和九年》)亮相国家大剧院,将连续三晚与北京观众见面。作为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书法之魅与国际化艺术语言舞蹈之美巧妙融合,以现代视角讲述《兰亭集序》诞生与传承的故事。

《永和九年》以现代视角讲述了《兰亭集序》诞生与传承的故事。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之一,这部由上海歌剧院、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原创舞剧,力邀艺术总监王舸、导演兼编舞王亚彬、剧本顾问曹路生、编剧烽坦工作室、作曲吕亮、编导钟实、张亚鹏、张帆、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任冬生、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吴蕾、造型设计贾雷等顶级主创团队,将传统与现代、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巧妙结合。

舞剧《永和九年》的时间线由353年直至当下,不仅围绕“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诞生,更将视角延续到作品及其所代表的书法艺术在后世的传播、继承与发扬光大。为此,以艺术总监王舸、导演及编舞王亚彬为代表的主创团队大胆尝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全新方式,采用闪回、跳切等手法,来展现这一段千年历程,跨越历史纵深,凸显书法艺术的划时代意义与其国际性的艺术感染力。正如导演、编舞王亚彬介绍,“《永和九年》是一场以‘书法’作品为载体的人文回溯与展望,同时将过去与当下审美脉络衔接,与观众建立共鸣,是一部集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舞剧作品。我们打破了观众对舞剧的惯性想象。既跳脱出常规的讲故事,也不全然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诗意表达,而是希望兼顾抒情性与叙事性,将诗化的意境与戏剧情节的推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梦境、旁白、戏中戏等手法的综合运用,让一段跨越千年历史的传承故事变得更为生动精彩。”

舞剧《永和九年》剧照。

舞剧由一位青年对这部《兰亭集序》的历史探寻开始。开场以茂林修竹的江南意韵作为场域背景,以唯美浪漫的舞台将兰亭雅集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透过文人雅士们曲水流觞、以诗会友直至酒酣意畅、放浪形骸,展现向内探求自我境界,向外追求天人合一的魏晋风度。与此同时,也通过观鹅赏鹅勾起王羲之儿时习字的记忆,由“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而兴怀,发出“死生亦大”的感慨,将其挥毫写就《兰亭集序》的心路历程交织其中。当历史的年轮将青年带到大唐,舞剧则通过多线叙事、双空间并行等手法,以极具张力的艺术处理,讲述“兰亭”传扬于后世的故事。

书法与舞蹈虽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着相通的艺术追求。一个在意于心手合一的境界,一个追求身心自由的表达。书法的力透纸背,恰似舞蹈中的力度与控制;而舞蹈的流畅与变化,又如同书法中字与字间的气韵生动。而《永和九年》则让书法与舞蹈在方寸舞台碰撞,用当代审美语汇解码千年风雅墨韵。舞台上,由上海歌剧院舞剧团首席演员宋雨主演的王羲之,在历经十余场巡演的磨练后显得更加成熟,不仅一连串高难度、高强度舞段一气呵成、游刃有余,举手投足、行止进退之间也更显气定神闲、潇洒翩翩。特邀舞者张傲月主演的李世民一如既往地在帝王威仪下,表达着对王羲之的敬仰与对《兰亭集序》的喜爱。扎实的舞蹈功底与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精准诠释出李世民的帝王气度与广阔胸襟。同样饰演“李世民”的上海歌剧院舞剧团主要演员李盛钊,也通过沉稳坚毅而不失细腻的肢体表现,将这位历史人物在收获至宝前后的神采变化表现得出神入化。

此番亮相国家大剧院是舞剧《永和九年》2024年全国巡演的重要一站。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表示,“舞剧《永和九年》是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和沉淀后,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探索打造兼具中国古典舞元素与现代舞语汇风格的全新力作,亦是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时代使命的最佳实践。希望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期待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剧场,感受曲水流觞的意境之美,品味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

舞剧《永和九年》剧照。

“近年,上海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不仅有歌剧方面的联合制作与演出,也有指挥、演奏家、歌唱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演出,这次我们带着最新的原创舞剧而来,导演王亚彬与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表示,作品不仅有舞段与技术等方面不断巩固熟练,更有他们在巡演的舞台历练与随行采风与学习中,对人物刻画与情感表达方面的精进。

作为舞剧《永和九年》的总制作,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季萍萍表示,“2022年,意大利航天员在TikTok上发布了三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摄影作品,配图文案引用的正是《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一下子打破了中西、古今的次元壁。中国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伟大书法家,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天下第一行书’,和其中崇尚自然、崇敬生命、珍惜当下、追求自由的东方哲学与情感,以如此酷炫而浪漫的方式与今人、与世界,产生跨越时空、身份和文化的美好共鸣。”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