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时期,内蒙古乌海市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永胜一有空儿就会钻进大棚里观察葡萄长势。郭永胜告诉记者,自家葡萄大棚采用稀植及水平棚架技术,在稳定产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营养枝生长,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此外,实施水平棚架栽培后,地面可保持一定量的植被覆盖,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郭永胜说,近年来,合作社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对种植基地进行灌溉系统改造升级。根据作物生长特性,以滴灌为主,同时配合使用微喷灌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有效减少用水量。“与过去相比,如今肥料用量节省30%左右、节水40%左右,节水节肥节力。”
乌海市地处三大沙漠沙地交会处,常年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突破水资源制约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乌海市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向节约用水要空间,向集约用水要发展,全力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近年来,乌海市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通过“管道输送+滴灌”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业节水达662万立方米。同时,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64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乌海市工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较高,因此,如何实现工业有效节水显得更为迫切,这也是乌海市做好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文章的必答题。节约优先、精打细算以及废水综合利用是乌海给出的答案。
位于乌达产业园的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是用水大户,草甘膦原粉生产、废盐综合利用以及配套建设的热电厂用水量均较大。最大限度节约集约用水,降低取水、用水成本是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我们从单纯购水向中水回用转变,借鉴国内中水回用建设的先进经验,对节水改造项目整体规划建设,针对不同厂区水质特点、不同装备工艺流程,制定了分步分装备中水资源合理化分配及回用的工艺技术改造路线,实现废水‘零排放’,达成‘节水+治水’双赢的目标。”该公司总经理杨爱兵介绍,中水通过回用装置净化后,回用于热电厂取水及循环水补水,在厂区内部实现污水零排放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通过中水回用项目,公司年均节水量可达180万立方米,项目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近年来,乌海市“精打细算”“从严从细”管理水资源,扎实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重点推进工业节水减排。通过完善市、区两级取用水管控体系,强化“审、批、取、供、用、节、排”全过程管理,要求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达到领跑定额标准,2022年以来,19家企业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共节水637万立方米。逐年提升非常规水利用水平,将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微咸水、积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打造“工业第二水源”。
同时,乌海市实行“预算+计划+定额”的“3+”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在定额的基础上节水10%核定企业许可水量,新上项目再生水利用率要求达到80%以上。截至目前,乌海市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此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旧小区地下水管网改造,累计完成市政管网改造81.45公里,管网漏损率为8.69%,有效实现城镇节水降损。
乌海市水务局局长李和平介绍,下一步,乌海市将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布网”多措并举,不断完善“3+”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着重推进节水产业化、水权市场化、管理数字化、水网系统化,闯出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