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纷纷“触电”!智能化成为最大卖点

车企纷纷“触电”!智能化成为最大卖点
2024年05月10日 10:30 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各大车企以何种姿态呈现在消费市场面前?

又将给汽车消费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来看《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报道

​1

新能源汽车变革进度持续深入

主流车企积极“触电”

据了解,本届北京车展共迎来全球首发车达117款、概念车41款,新能源车型278款,展会总面积22万平方米,多项数据均远超往届北京车展,创历史新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五成。业内认为,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属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变革进度持续深入,正在突破迭代的临界点。

在此背景下,以新能源为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此次北京车展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记者在现场发现,无论是新造车品牌还是传统车企,均携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亮相。其中,主流合资品牌带来多款智能新能源车。

  • 德系品牌携多款量产车型和新能源概念车型亮相;
  • 韩系品牌推出纯电动系列产品,同时加大本土化纯电动车型开发力度,将携手多家中国领先的电动化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 日系品牌在中国首秀多款智能新能源车,以及和一汽、东风、广汽等中国合资伙伴合作的新车型。

自主品牌方面,多家智能新能源车品牌本次强势上阵。其中,以新造车品牌为首的自主品牌首次亮相北京车展。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自主品牌研发实力的提升,其中不乏主攻电动化的自主豪华品牌以独立身份参展。

事实上,每次汽车市场转型发展过程,都是一次车市的重新洗牌。记者梳理车企参展信息发现,包括高合汽车、斯巴鲁、一汽奔腾在内等多家耳熟能详的汽车企业因市场表现不佳未能参展,甚至连新造车品牌知名度甚高的特斯拉也未参展,出乎了不少消费者的预料。

​2

智能化成为最大卖点

汽车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在“新四化”技术浪潮的深刻影响下,我国汽车市场开始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在本届北京车展现场,关于科技与智能化用车生活的一幕幕应用场景,让人过目不忘。

智能化汽车是本届北京车展的主要卖点。吴博峰/摄智能化汽车是本届北京车展的主要卖点。吴博峰/摄

多家车企负责人表示,智能汽车正成为AI技术应用的重要阵地,因此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核心将会围绕智能化领域展开。

本届北京车展上,智能驾驶方案被多家车企所提及。其中,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其面向量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道路测试表现。据悉,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在无高精地图条件下,仅依靠视觉感知实际道路情况,无论是复杂城市道路还是无中线的乡村道路上,车辆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包括大角度左转上桥、避让占道车辆及施工区域、绕行跑步行人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做到“像人一样开车”。

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激光雷达是突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瓶颈的最佳解决方案。对于自动驾驶厂商而言,如何在不影响车辆外观和空气动力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环境感知能力是破解技术壁垒的核心。

本届北京车展上,一家专业做高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的品牌为量产车设计的小巧型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颇受市场关注。据了解,通过激光雷达在前照灯中的精确配置,可确保其对道路和周围环境的超广覆盖范围,提升安全性。同时,将激光雷达集成到前照灯单元内,既保持了车辆流畅的外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又可节省材料成本,并且无需安装额外清洁系统应对尘土、雨雾等脏污,既保护了激光雷达,也便于其保持清洁。这是激光雷达搭载至车辆上形式的又一次创新。

从推出智驾方案到技术研发再提升,从向公众展示道路测试表现到激光雷达的创新应用,都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汽车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3

流量之争激烈

长期主义价值成新主流

如果用一个热词来总结本届北京车展,非长期主义价值莫属。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掌门人出来抛头露面,从幕后走向台前,去带货自家产品。流量之争似乎成为了本届北京车展的卖点之一,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都说车企价格战最卷,但我认为,相比之下,流量战的竞争更为激烈。”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进入汽车圈的新晋成员,都要紧紧围绕给消费者创造价值、长期打造好产品角度出发,增强长期可持续的流量去思考布局,而不是追求昙花一现的形态。

无论汽车市场如何变化,技术为本始终是车企的固有优势。比如,某韩系品牌采取用户共创模式,全方面满足用户个性化、运动化的用车需求,以及对空间、智能等方面的场景化要求。

此外,多家车企为消费者推出私人订制车型,在车身外观颜色、动力选择、智驾系统方案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意在增强车企和消费者的黏性,通过提升产品价值持续巩固自身市场地位和发展优势。

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吴博峰

编辑/李晓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