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无废农场”30家

广州建设“无废农场”30家
2024年05月09日 07:07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甘卓然、通讯员穗环宣报道:建设“无废农场”,培育生态农业;大力提升农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广绿色技术,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支撑能力……近年来,广州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统筹农业生产与农业固体废物管理,大力推进农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服务“百千万工程”。

  培育生态农业

  广州鼓励、指导各区结合区域特色,按照《“无废农场”建设指南》的要求,开展组织申报和评估工作,共建设“无废农场”30家,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建设:

  一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行动。印发《广州市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广州市豇豆减药控残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等文件;在水稻和蔬菜方面开展“三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技术应用试验示范约2万亩;继续实施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政策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奖励政策。2023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幅0.97%和1.68%,已连续7年和6年实现负增长。

  二是加强生态农场示范创建。按照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种养结合等不同类别,突出产地绿色、产品优质、产出高效,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其中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获授“202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广州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获授2023年度“广东省生态农场”称号,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各4家。

  三是推进现代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场工厂化、园区化、产业化、生态化建设改造,支持鼓励现代化畜禽养殖项目采用自动化精准环境监控、数字化精准饲喂、自动喷淋、自动清粪、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数字设施设备,新建成花都风行、白云金宝、壹号蛋鸡养殖基地等一批现代化种养循环示范牧场。全市已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5个。

  提高废弃物处置能力

  广州大力提升农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着力解决农业绿色发展突出问题。印发《广州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后进入垃圾焚烧厂焚烧的难题。

  在农膜生产和使用关键期,广州积极指导和调度农膜科学使用和回收,2023年全市农膜回收率达97.25%;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广州每年度印发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不断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高效腐熟还田”、“秸秆+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间接还田”等技术,示范推广以秸秆作为基质种植红松茸技术,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4%。

  绿色无废经验多

  近年来,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广州总结出一批农业领域“绿色无废”建设典型经验做法。

  2021年,在从化区投资550万元启动秸秆离田肥料化利用项目,开展秸秆离田肥料化试点,提高秸秆离田产业化率和附加值。通过配备秸秆粉碎和有机肥生产设备,开展水稻收割-秸秆回收打捆-秸秆切碎-鸡粪发酵-制粒-包装全流程处理,实现离田秸秆向有机肥料转变。2023年处理秸秆等农业固体废物6300吨,生产有机肥2700吨,为种粮农户每亩增收30元,进一步提高了农户、农企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以“种养结合、绿色循环”为核心,增城区金农产业基地投资13亿元,打造占地约1500亩的“猪沼+”系列一体化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支撑”驱动养殖业、种植业的废弃物资源化快速利用和污水处理等环节快速融合,实现耕地地力培肥与污染零排放,化学肥料减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种养过程节能、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