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限大额存单 “一单难求”

长期限大额存单 “一单难求”
2024年05月09日 07:19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额度告急、限量供应、停售下架……在稳息差、降成本的压力下,曾经被视为“吸金利器”的大额存单,正在被部分银行下架。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在手机银行App中停售并下架了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再从银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全国性银行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均已难觅踪影,而仍在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相较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也不再具备明显优势。

  “近年来,部分银行下调定存利率、压缩调整大额存单,通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来破解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压力等问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来看,银行体系定期存款负债占比仍明显高于常年水平。

下架、售罄 长期限大额存单“一单难求”

  “5月7日上午9点,我们银行的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都已经下架了,未来还会不会上架无法确定。”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网点客户经理小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如果现在还想买到长期限的大额存单,只能承接他人的转让。”

  《金融时报》记者在查询民生银行手机银行App时发现,目前,该行处于发行中的大额存单产品仅有1个月、3个月两种选项,到期年化利率均为1.7%。

  实际上,民生银行并非第一家停售长期限大额存单的银行。今年4月,招商银行就曾传出“暂停发售3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的消息。虽然后续招商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澄清并非停发产品,只是额度有限、限量供应,但《金融时报》记者发现,截至目前,该行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始终未在其手机银行App中上架。

  “3年期的大额存单在去年年底就没有额度了,5年期的已经很久没有发售了。”5月8日,《金融时报》记者向招商银行客服人员核实后发现,当前,该行3年期及以上的大额存单产品的确处于停售状态。

  《金融时报》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多数全国性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经难觅踪影,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缺货”也成了常态。

  在工商银行App中,该行在售的大额存单产品共有11款,期限从1个月到3年不等,其中,20万元及100万元起存的两款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均处于售罄状态。

  还有银行为长期限大额存单设定了购买门槛。例如,在中国银行去年底发布的年度第4期个人大额存单中,3年期、5年期均有售卖,但发售对象仅为特定客户。建设银行网点则将3年期大额存单的购买对象设定为代发工资客户群体。

利率优势不再 大额存单不香了?

  在额度告急、限量发售的同时,《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大额存单产品的利率也在继续下行。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在今年3月发行的大额存单中,除了农村金融机构大额存单利率整体小幅上调外,其他类型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均继续外下调。

  具体来看,今年3月,国有大型银行发行的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分别为1.80%、1.90%、2.35%;股份制银行上述期限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0%、2.15%、2.59%。曾经利率“3字头”“4字头”的大额存单越发稀缺。

  值得关注的是,和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大额存单产品的利率也已不再具备明显优势。《金融时报》记者查询工商银行App发现,该行目前推出的多款3年期专属定期存款利率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没有差别;招商银行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0%,仅高出该行1年期“特色定期存款产品”0.05%。

  “现在大额存单产品的利率和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相差不大了,但存款产品起存门槛更低,反而更具有优势。”《金融时报》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后发现,当前,各家银行网点对于大额存单的销售意愿并不强烈。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大额存单的收益和定期存款一致,其吸引力将大打折扣。“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投资者要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综合进行资产配置。

降本增效 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停售长期限大额存单产品,还是调降存款利率,其背后的逻辑都是银行压降负债端成本。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长期大额存单数量较少,部分银行早已停发3年、5年期大额存单,与当前的利率走势有关。当前,利率下行趋势延续,且银行息差压力加大,银行需要优化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认为。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银行2023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多位银行管理层人士曾公开表示,将把控制高成本负债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虽然2023年存款利率下降了3次,但是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趋势特征还是比较明显。”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中国银行将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

  “总体而言,商业银行或将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董希淼表示,“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目前,银行仍有可能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合理调降存款利率。”周茂华认为,在压降高负债成本的同时,商业银行也要推动财富管理、零售等业务发展,稳步提升轻资产与轻资本业务比重,增强客户黏性,促进活期存款沉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