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连日来,龙湾状元结福果园家庭农场陆续迎来预约采摘的市民。一棵棵杨梅树上,红艳艳的杨梅令人垂涎。市民一边采摘一边品尝,尽享“梅”好时光。
5月刚到,就有本地杨梅吃。早早上市,只是科技种植赋能杨梅产业的小小缩影。
一部手机全操作
还未走进农场,门口一棵袖珍的杨梅树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棵杨梅树高度不到一米八,杨梅果也十分小巧,看起来更像是一株精美的盆栽。农场负责人王曙禄介绍说,这是一棵经过培育筛选出来的矮化杨梅树,也是他们科技种植的成果之一。
“杨梅树平均高度有7米左右,10米的也不少见。”王曙禄告诉记者。“请人摘,有风险、成本高,杨梅树太大还占地方。在省里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矮化杨梅树的培育。”
记者从龙湾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培育,龙湾目前已有8000多棵杨梅树成功矮化,最高高度不超过3.5米。
杨梅树的矮化,不仅带来采摘的方便,更让大棚种植杨梅成为可能。在王曙禄的农场,四个大棚共种植了300多棵杨梅树。大棚种植隔绝了不利的自然条件,无风无雨的时候,大棚打开接受自然光照。低温大雨的时候,就关闭大棚,调整到适宜温度,而这一切,通过一部手机即可操作。
大棚里设置了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虫情预报灯等一系列监控设备,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王曙禄的手机里,他打开手机应用之后,手机里就显示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实时监控,随时随地就能根据情况进行控温、控湿和控水操作。
自从实现大棚种植,杨梅品质和产量也不断上升。一棵树结果从30斤涨到80斤,同时精品果率达到了85%。
构建杨梅全产业链
科技种植成果虽然显著,但前期投入也十分巨大。“多亏政府部门的补贴才能坚持下去。”王曙禄说。
2022年,龙湾区对状元结福果园家庭农场等7个杨梅精品园实施补助及配套设施建设,总投入资金1955万多元,其中每个精品园建设的补助额度高达70%。同时,龙湾区还在农业保险中细化了杨梅产业的相关条款,比如为采摘工人设置采摘险等。
不满足于单纯卖杨梅,龙湾区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龙湾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本地企业——温州农夫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研发杨梅饮料,目前产品已经在试验调制之中,预计将于今年的“王鱼杨梅节”期间进入市场。而原材料的收购则通过龙湾区农业产业联合会统一进行,以带动本地杨梅种植户增收。
同时,龙湾还积极与许太和酒坊、悠享家等温州本土企业对接,开发杨梅酒、杨梅酱制品。未来,各类杨梅产品将不断出现在市场上,和杨梅种植一起,构建起一条生产、制作、销售一条龙的杨梅全产业链。
记者手记
这道光,叫科技改变产业生态
科技在农业上的深度应用,除了带来产量增加这些明显的优势之外,更有可能在深层次上颠覆传统产业模式,带来产业生态的全面变革。
龙湾区在杨梅产业上的多种尝试,正是适应科技种植下农业新业态的一种做法,为单一的杨梅种植形成现代化产业链提供了基础。
科技给传统农业带来的颠覆还有很多。比如结合现代科技与自然景观,我们还能打造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商平台让农户直接对接消费者,形成C2B或者C2C的商业模式;区块链技术构建农产品追溯系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消费者信任度……
这些新的产业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在当前大力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农业科技产业新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温州日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