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杨 竞 刘海搏
5月3日,铁岭市龙首山风景区内热闹非凡,音乐声、喝彩声一阵接一阵,一场精彩的会秧歌正在上演。抚顺地秧歌、盖州高跷、铁岭秧歌3支非遗队伍惊艳“斗舞”,为大家献上一场鲜活的非遗演出。
这样的展演展示,在“五一”期间很多场所都能看到。4月26日至5月3日,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辽宁非遗“六进”系列活动举行。数据显示,活动期间,仅非遗研学、进高校、进景区、进商场4类活动,就有40项非遗项目、120余名传承人参演,花式整活惠及观众总人数近6万人次,有效推动非遗文化融入当代、融入生活,让“五一”假期充满浓浓的“非遗味”。
非遗市集
吃喝玩乐一站齐
“五一”假期,既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又能近距离与传承人互动的非遗市集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择了市民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商场、景区等地开办非遗市集,为群众提供亲身体验非遗技艺、购买非遗产品的平台。
灯光暗去,白色幕布上光影交错,锣鼓声响起。烟雾散去,皮影人物依次登场,翻滚、弹跳、打斗等动作,独具特色的掐嗓演唱,让观众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幕……5月1日至3日,沈阳老北市景区“非遗市集 走进北市”活动的火热开展,让游客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当天,凌源皮影戏、琥珀雕刻、煤精雕刻、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等12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通过剪、刻、雕、画等传统技艺展示,生动地呈现出作品背后的传统文化。景区内,游人观百族秀景、品舌尖美食、叹奇闻巧艺,无不为辽宁非遗的技艺赞叹。
另一场在沈阳赛特奥莱商城内举办的非遗市集,同样为消费者带来了欢乐。关东微雕、辽西木偶戏、盖州皮影戏、沈阳李氏糖人制作技艺等1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体亮相商业场所,展现匠心独运的辽宁手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除了景区、商场,非遗市集还来到了博物馆。在沈阳市的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内,李永利、谭俊鹏、李贺、宋学云等非遗项目的省市级传承人为观众展示了核雕技艺、木雕技法与作品、百变模板、手制古风饰品、手绘书签等,让游客在参观陈列馆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领略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个假期,路过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六河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游客,享受到了一场独特的非遗文化体验。为了让去桓仁的游客对非遗文化有直观感受,桓仁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旅游咨询服务站开展了桓仁非遗、文创产品展,桓仁版画、口福煎饼、条编筐篓、满族荷包、董大山香辣牛肉酱等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为了游客能够玩得尽兴,满意而归,我们在旅游咨询服务站开设非遗、文创产品展,就是为了让游客对桓仁非遗文化有所了解。部分景区还开设了非遗工坊、非遗体验,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桓仁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马雅楠在高速口驻守时对记者说。
现场表演
传统文化活动不打烊
“我第一次来沈阳、第一次来沈阳故宫,在中国历史建筑群中尝试了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觉得很有趣、很开心。”4月30日上午,“故宫有戏——国粹遇见”活动现场,一位参加展演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这样说。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遇见”俄罗斯芭蕾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沈阳京剧院将京剧与沈阳故宫实景相融合,通过扮戏、沉浸式体验、交流互动、点控式观演及合影打卡等形式,带领俄罗斯圣彼得堡 ICE VISION 冰上芭蕾舞团的演员和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魅力。
在沈阳故宫凤凰楼前,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化上生、旦、净、丑妆容,穿上京剧服饰,变身中国国粹京剧中的包公、许仙、白娘子和穆桂英等经典形象,兴致勃勃地准备表演。京剧演员们耐心地为他们指导动作和神态,让俄罗斯芭蕾舞演员与中国的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擦出中西文化“跨界”融合的火花。
在铁岭市龙首山风景区内,精彩的非遗表演引得现场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5月3日,抚顺地秧歌民间艺术团34名演员走进景区,展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在抚顺地秧歌专场表演结束之后,我们还与其他两支队伍‘斗舞’。别看踩着高跷的演员高,我们一高一低互动起来非常精彩!”抚顺地秧歌民间艺术团团长、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巴恒金对记者说,会秧歌这种互动,是不同非遗项目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充分展示了非遗在当代的无限活力。
5月2日,本溪市文物保护中心、桓仁县非遗中心联合组织了主题为景上又添花——非遗进景区 助力乡村旅游活动。非遗项目朝鲜族瓢舞的演员们盛装出席,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主题研学
年轻群体打卡高校
如果说非遗市集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景区表演为观众送去喜庆欢腾的节日氛围,那么,与教育研学相结合策划的“非遗高校巡演”和“非遗研学”两大主题活动,则充分体现了我省非遗传承工作的创新发展。
作为“文明实践我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的重要内容,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辽宁非遗“六进”系列活动,不仅承载了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
“五四”青年节前夕,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传承人走进渤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以“青春之约·草原欢歌”为主题的非遗高校巡演。活动现场,广大师生欣赏到了来自蒙古勒津的短调民歌、马头琴音乐、顶碗舞等精彩表演,领略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辽宁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两场活动观众超过3000人,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外,为让年轻人体验非遗之美,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4月26日,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15名外国大学生和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非遗研学活动。他们前往非遗工坊——胡魁章笔庄,观摩传统的毛笔制笔工艺,中外大学生在这里探究毛笔的“前世今生”,在制笔、研墨的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随后,他们在文馨苑观看精彩的非遗展演,品味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