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10周年:与我们一起行走大运河

申遗成功10周年:与我们一起行走大运河
2024年05月06日 11:3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税网

行走大运河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中国大运河历经2500余年时光,发展为一条全长3200公里、贯通5大水系、穿越8个省(直辖市)的人工河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500余年来,除勾连南北交通之外,中国大运河为古代中国的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运河是政治之河。它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文明的延续。尤其是明朱棣迁都北京后,大运河的政治意义骤然提升。

    大运河是经济之河。作为古代中国经济的大动脉,曾经的大运河,粮艘估船,昼夜往来,形成了著名的运河经济带。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它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古代中国的生活,也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大运河还是税收之河。明清时期,征收运河过往船只、商品的关税逐渐成为重要税收来源。当时,全国八大钞关有7个设在运河沿线。

今天,大运河虽已不再具有通航、商贸功能,但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它在新的时代已掀开了新的篇章。

6月,我们将迎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本报结合大运河沿岸重要节点城市,推出“行走大运河”系列报道,展现宝贵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期,我们走进第一站——北京。

北京:一条河流出的韵味和繁华

今日大运河畔。CFP图

今日大运河畔。CFP图今日大运河畔。CFP图

通惠河,千里大运河最北端的河段,有两个河段和两个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即通惠河北京旧城段、通惠河通州段、澄清上闸(含万宁桥)和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其中,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通州段从八里桥到通州北关。

自元代开通至今700多年来,通惠河涵养了北京独特的韵味和繁华。

元代,积水潭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漕运码头。当时这里水域广阔,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运到大都。同时,满载南方物产的船只也经通惠河来到积水潭码头,“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穿梭往来于积水潭的船只,在码头卸货、入仓,一片繁忙。在南方物产供应下,元大都逐渐从偏远荒凉之地变成殷实富庶之都。王朝统治得以巩固的同时,真实的、由平民组成的都城生活也生动起来。

当时积水潭码头附近出现很多货栈、商铺、酒肆,北岸的斜街成为城中最大的市场,并扩大到钟鼓楼地区,一片繁华。

明代起,积水潭称为什刹海,如今的什刹海从西到东包括西海、后海和前海三海。下午四五点,走在什刹海边,只见湖面游船徐行,岸边熙熙攘攘,老字号及各种时尚店铺鳞次栉比,每天下午到晚上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沿袭几百年前的商业传统,这里依然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商业街区,成为大运河在北京留下的最典型的历史记忆之一。

历经几百年变迁,这条河已渗透到北京这个城市的血脉里,成为历史和文化基因,丰富着这个城市的内涵,也塑造着这个城市的气质和容颜。

运河税收

崇文门税关四百年

崇文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城门之一,这里曾与大运河税收密切相关,见证了一段税收历史。

清代《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令顺天府委佐贰官一员,于正阳门外税课司、崇文门宣课分司监收商税。”弘治元年(1488年),将原先征收商税的崇文门宣课分司改置为钞关,差都察院御史和户部主事官负责监收。

崇文门钞关的征税范围大体可以分为普通商税、门税和钞关税。

明代,崇文门钞关征收的商税包括正、条两税。正税即商税本身,条税则是客商到京城发卖货物,除商税之外还须缴纳的税。

门税,即京城九门之税,明正德年间开征,主要是对通过的货物课税,是明代过税(对过往商人征收)的一种形式。明弘治年间以后,九门门税统一由崇文门税关负责征收。

钞关税是一种在内陆征收的关税,对商船征收的船料钞是其中之一。船料钞的征税对象是船只,课税依据主要是船只大小、路程远近等。

到天启五年(1625年),崇文门钞关年收税银达89929两,位列明代八大钞关之首。

明代首批设置7个钞关,从北到南依次为漷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和南京上新河,位于北京通州区的漷县钞关是其中之一。

一艘商船在钞关完税,要填写船单,开列船只、船户基本信息;同时填写货单,开列货主和货物的信息。经钞关胥吏核实并计价定税,填写税单,内衙审核后,便可在大堂缴纳商税,而后发给货主印票,凭票过关。船主呈交船单,差役核实后发给小票,而后赴船厂房写单,赴钱柜缴纳船料钞,作为出关凭证。

运河人物

郭守敬畅通大运河“最后一公里”

郭守敬是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经推荐,郭守敬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提出“水利六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引玉泉水进入金朝在北京修的旧漕河,恢复北京的水路运输。忽必烈听后连连称赞,当即授予郭守敬担任提举诸路河渠的官职,主持修建水利工程。

元统一中国后,大都(今北京)对南方物资的依赖性很大,元政府决定畅通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这就是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通惠河。

他开创性提出引昌平白浮泉作为水源,沿着西山山麓转大半圈到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一路接引沿途的泉水,入积水潭。然后过万宁桥,沿玉河向东南,从东水关出城,一路东奔,到通州注入白河(今北运河)。1293年,通惠河工程完工,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全线贯通。

吴仲重开通惠河

明代中晚期,通惠河水浅涩滞,已经不能通航。监察御史吴仲上书朝廷,力主重开通惠河。

嘉靖七年(1528年),吴仲主持整修通惠河,他没有选择元代通惠河至高丽庄入白河的下游河道,而是将码头设在通州北关。在通惠河与白河间建石坝,漕粮运输船只到石坝后,改用人力搬运到驳船上再运走,既可以在水少的情况下保持通航,又增加了运力,节省了资金。3个月后,河道疏通工程顺利完工,通航当年,通惠河转运漕粮近200万石,节省运费11万两白银。

运河文物

军粮经纪密符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军粮经纪密符扇,正反两面分别绘有50个密符,两面共100个密符,目前仅发现一把这样的扇子。

明清时漕运繁忙,与之相随的隐患也日益凸显。为了防止有人在漕粮验收转运间作弊,便出现了军粮经纪,这些人并非政府官吏,而是在坐粮厅备案,经官府认证的验粮收粮人。

密符扇上奇怪的符号,代表军粮经纪人的身份,由军粮经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是绰号所创制,外人无法释读。这些密符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备案,密符一旦登记到密符扇上,不可以随意变更。

漕粮入库后,官府会抽检,如发现问题,便将粮袋上的密符与密符扇上的密符比对,按图索骥,找到验粮的经纪,追究其责任。

金花银铭文银锭

金花银铭文银锭,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品,它的名字是:苏州府吴江县万历十三年五十两金花银铭文银锭。银锭呈船形,束腰,两端圆弧状并起高翅,经过400多年,已经氧化发黑。

明代中期实行赋税制度改革,金花银是田赋折收的银两,于正统元年(1436年)正式成为田赋折银。其中的金花银直接入藏皇室内库,作为皇室财产,主要用于皇帝赏赐。

展出的几块金花银铭文银锭出土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李伟墓中。李伟是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墓中出土了四枚五十两金花银铭文银锭,其中两枚的铭文标识了银锭的来源和用途。《大明会典》记载,当时每年100余万两金花银由京杭大运河运送进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