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中国药谷”加速“新”行

AI赋能“中国药谷”加速“新”行
2024年05月06日 15:08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高度重视引入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医药产业紧密融合发展。AI加持下,“新药研发”“靶点发现”“外科手术”等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效能大幅提升。图谱数据自动提取,小分子药AI自动设计、干湿一体化AI抗体药实验室、神经外科机器人等产品应用落地,形成一系列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样本。

为提升创新生态,生物医药基地着重引入国家级科研院所,营造高水平的学术和创新氛围,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中国科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为例,目前该所自主研发原创新药达22项,通过向下属企业和第三方企业等渠道在生物医药基地转化原创药品近20个。

据了解,近年来,药物研究所在科研工作中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新药发现和研发效率。据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汪小涧介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分子结构解析和新药发现。具体来看,该所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逐步实现人工智能与新药研发深度融合。一是智能识谱。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核磁图谱数据识别提取,开发图谱识别系统SRCV,实现快速准确地从碳谱和氢谱中提取有效数据;二是智能搜谱。基于SRCV开发分子结构识别系统CReSS,用于分子结构解析及纠错。三是智能解谱。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AIGC)应用于分子结构解析,平均用时仅需5秒,TOP10准确率达94.17%。

据介绍,目前药物研究所新开发的CFLS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分子结构解析准确率。汪小涧表示,人工智能除了用于分子结构解析外,还用于分析设计研究,利用小分子抗菌药物AI自动设计软件,可在两个小时内设计出一些潜在的分子,显著提升了新药发现的效率。

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总部设在生物医药基地内。近日,热景生物X-Gen 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在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领域经典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发表。该项研究搭建了一条计算辅助抗体亲和力成熟的路线,能有效预测关键氨基酸,以此指导抗体定向突变。借助该技术路线,研究团队成功获得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高亲和力抗体,为提升靶向治疗抗体相关开发技术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长青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医药产业的“加速器”,正在打破药物研发“双十定律”(即新药物研发成功至少需要10年时间,花费10亿美元成本)。在药物研发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八个小时内可完成核酸分子靶序列精准设计,两个月内能得到亲和力提升10倍的抗体分子。

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展厅看到,在磁共振温度成像实时监控下,利特刀磁共振监测激光治疗系统可通过1.8mm直径的治疗光纤对颅内病灶靶点进行激光热疗,实现全程可视化精准消融手术。“定位、穿刺、消融、闭合”神经外科机器人脑部微创手术一气呵成。

据介绍,该公司专注于智能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是我国神经外科创新医疗器械领军企业,2015年在生物医药基地注册成立,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优胜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华科精准早在2003年已开始国内首个颅内电极产品研发。目前,自主研发的9款产品获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款产品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已形成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SR 系列、微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Q300系列、神经外科手术导航NS系列、颅内电极系列、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LS系列等5大产品线系列,服务全国2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是当前唯一获得FDA认证的中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刘文博表示,在医疗器械产业中引入人工智能,最大的功能是有效降低了手术门槛和手术风险。神经外科的医生培养周期较长,一般15-20年临床经验才能主刀手术。而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度定位、自动化立体定向和精准穿刺、实时直观呈现器械末端与周边组织空间位置关系,在确保手术微创化更安全的同时,降低了对手术医生经验的依赖。此外,技术赋能为解决医疗资源地区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华科精准面向基层医院研发了体型小、质量轻、总价低的微型手术机器人,助力提升基层医院相关手术水平。

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申海成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药谷”产值已达千亿级。未来,将以链主企业和特色产业园为抓手,不断在赛道布局、产品培育、企业引进、人才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医药·科技+金融·服务”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李军杰,钟婧)

编辑:赵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工智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