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美的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美银证券为联合保荐人。根据美的集团此前披露的信息看,公司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若能顺利上市,参考美的在A股4700亿元左右的总市值,其可能在港股融资数百亿元。
海外收购不断
早在去年10月,美的集团便正式递交了招股书,长期以来,市场对美的的质疑就是“不差钱”为何还要赴港融资?
这一点从其最新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也能看到。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去年归母净利润337.2亿元,同比增长14.1%;扣非净利润329.75亿元,同比增长15.2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9.03亿元,同比增长67.07%,货币资金达到约816.74亿元。
业内观点指出,美的集团之所以赴港上市,还是希望能够接纳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对其海外业务产生帮助,虽然去年美的集团继续录得了喜人的增长,营收、净利再次显著提升,但是国内家电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是不争的事实,中小规模企业固然能在其中继续寻找机会,但是对于美的集团而言,其每年的营收已经逼近4000亿元规模,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这个庞然大物。
而想要投资美的集团的大有人在,例如中泰证券便在研报中指出,根据相关规定,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不得超过30%,这就把很多潜在的投资者挡在门外,早在2020年初,该规定便对美的集团产生影响,公司一度因为外资持股超过“限购线”而被暂停买入,美的集团赴港上市成功的话,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实际上,美的集团一直瞄准海外优质资产,十余年来并购不断,或许让不差钱的美的也产生了对资金的渴求。具体来说,2011年后,美的先后将一系列海外优质品牌收入囊中,例如其收购了日本东芝家电80.1%的股份;完成对德国库卡机器人100%的股权收购;收购意大利空调品牌Clivet 80%股权。2017年1月,美的完成对以色列高创公司的收购,获得其79.37%的股权,以完善机器人产业平台布局;同年,美的集团的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
目前美的海外品牌已形成三个全品类品牌,即东芝、美的、COMFEE,以及包括开利、Comfee、Eureka等13个细分品类品牌的矩阵。
转型也需资本支持
虽然在人们观念中,美的与家电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十余年来的转型让美的的商业版图越扩越大,从2023年年报来看,美的集团除了智能家居外,还涉及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换言之,想要入局的资本不愁找不到去处。
如果简单分类的话,可将美的集团的产品分为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三个部分,其2023年年报显示,机器人自动化方面业务在营收中的比重已经占到10%左右,而且同比增长24.49%,远高于前两个业务板块的增速。
分地区来看,国外地区业务已经占了美的集团超过四成的营收,近年来,其国外、国内业务比重基本上“四六开”。
即便是空调这样的传统业务,美的集团如今的经营重心也与人们印象相去甚远。目前美的在国内愈发侧重中央空调产品,而且其零部件例如离心机组、螺杆机组、模块机组等份额也处在国内首位,这与公司近年来不断加码智能楼宇产业密切相关。
甚至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美的集团也不甘人后,公司从2018年就开始进军芯片制造,成立了美仁半导体公司,2021年又成立了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同年美的开始量产家电芯片,产品涵盖功率芯片、电源芯片、MCU、IoT芯片等家电全部芯片品类。
对于集团的发展方向,美的集团在采访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美的将推进和实现ToC与ToB均衡发展,通过ToC领域产品力与核心技术的提升,为ToB业务转型提供战略支撑。
对于美的集团的战略,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对北京商报记者评论称,总体来看,美的集团虽然不断跨界,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其在空调、家电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逐渐向外延展,例如其芯片业务就与智能家居相关。当美的集团迈入芯片这种重资本、长周期、慢回报的产业,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已是必要的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