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镇馆之宝齐聚耀世奇珍

津门镇馆之宝齐聚耀世奇珍
2024年04月29日 14:01 北京晚报

  天津博物馆创立已逾百年,得益于良好的文物发现、集藏、研究传统,目前馆藏21万余件文物,涵盖青铜器、陶瓷器、绘画、玉器等各个主要品类。从这些馆藏文物中,该馆精挑细选了“宝中之宝”在常设展览“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进行展示。

  展览经过升级后全新亮相:展出的百余件展品均为一、二级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占比八成以上,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尤其是西周太保鼎、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等多件“镇馆之宝”在展览中惊艳亮相。

  “我们希望观众在领略古人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对中华文明起源、历史文化传承有更深的了解。”该馆器物研究部副主任、展览策展人李君说。

西周太保鼎。

  观展·亮点

  西周太保鼎

  被设计成天博馆标的“镇馆之宝”

  看到西周太保鼎,细心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熟悉。没错,天博的馆标就是以这件“镇馆之宝”为基础进行抽象和重新创作的。这件文物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因其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梁山七器’指的是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的7件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李君说,除了收藏在该馆的太保鼎外,另外6件青铜器还包括尊、甗、簋等,均流失海外或下落不明。

  她指着展柜中大鼎的细节解读,“您看,这件太保鼎的柱足,上面装饰着扉棱和圆盘,这种造型在商周青铜器里是独一无二的。”专家认为,这样的造型除了增加文物的观赏度,也增加了稳固性。也有专家推测,方鼎圆环的设计或许蕴含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

  目光沿着柱足向上,看到的是大鼎的口腹部:口上铸着双立耳,难得的是立耳上还攀附着双兽;腹部四面锈迹斑斑,却难掩上面精美的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同样饰有扉棱。

  文物得名的秘密藏在鼎腹的内壁:稍稍踮起脚尖,观众可以看到自上而下的“大保铸”三个字。李君说,大保即太保,是西周时设置的一个官职,为监护与辅弼国君的重臣;鼎是在祭祀时盛放肉类的礼器,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是权力的象征。据考证,这件鼎是西周成王时的太保召公奭所铸造。

  召公奭何人?周武王灭商后,仍将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都,同时将商的王畿分为卫、鄘、邶3个封区,分别派自己的三个兄弟去统治,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然而,周武王去世后,“三监”与武庚却联合反叛,当时与周公旦一起镇压叛军、追击武庚的重臣就是召公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辅佐成王的召公奭却在梁山留下了‘七器’,很有可能是他在平定叛乱过程中留下的。”李君说。

  难得的是,该鼎流传有序,历经李宗岱、丁麐年、徐世昌等名家收藏,享誉海内外。在得到太保鼎后,徐世昌还专门写下《得鼎歌》,叙述了自己与太保鼎的缘分,称赞太保鼎的珍贵,并将之与毛公鼎并列。后来,徐世昌孙媳张秉慧将该鼎捐献给了天博。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

  诗书画印集大成的举世孤品

  与太保鼎隔着几米相对而立的是天博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要看懂这件文物,须先从名字入手。玉壶春瓶的造型创烧于北宋时期,由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器型大多细颈鼓腹、小巧玲珑。在珐琅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宫廷御用瓷。

  凑近打量,展品的细颈部用蓝料彩绘了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两只雌雄雉鸡栖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态亲昵,栩栩如生,周围的芍药花花团锦簇,共同构成了一幅风和日丽的景色。绕着展柜走一圈,你会发现瓶身藏着更多的秘密: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 红妥出阑枝”,句首一方“春和”印,句尾为“翠铺”“霞映”两方印。

  该瓶的绘画图案取自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此瓶构图精美,画工秀润典雅;又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是国宝级的艺术珍品。”李君说。

  能够跻身于国宝级文物之列,还在于这件文物是举世孤品。这要从它的制作流程说起:在烧制过程中,不同阶段多件同样的作品会多次呈献给皇上。“比如在景德镇烧完之后,皇上会从一批瓷器里选出瓷胎最好的;画师画完之后,皇上会再选出画得最好的……”最终,经过多次筛选之后,皇上会选出一件最有眼缘的留下,其他的则全部销毁,连一片瓷片也不能流至民间。

  那这件宫廷的藏品是怎么进入天博的呢?清朝灭亡之际,宫中流出了大批文物,其中就包括这件玉壶春瓶。几经辗转和易手,该瓶最终被原北洋政府总统曹锟的军医处处长潘芝翘所收藏。在北京琉璃厂韵古斋工作的耿朝珍是潘芝翘的旧日同僚,在得知潘芝翘收藏了这件玉壶春瓶后,他便来到天津,试图说服潘芝翘把玉壶春瓶卖给他。然而,当时有规定,文物买卖需要向当地文物部门报备。得知这一消息后,天津市政府最终以1.32万元的价格回收了这件稀世珍品,并永久收藏在天博。

存世不多的范宽真迹《雪景寒林图》。

  雪景寒林图轴

  范宽现存大陆的唯一作品

  升级后的展览会定期轮换展品,尤其是书画类展品,但是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轴是个例外。这幅作品同样是天博的“镇馆之宝”,是观众在大陆有缘欣赏到的范宽的唯一一件作品。

  走近这件三拼绢的画作,一幅北方寒冬雪后的山川美景扑面而来:白雪皑皑中,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有冒雪出云之势;深谷寒林间,一座肃穆的寺庙若隐若现;寺庙后方的谷壑中,淡淡的雾气缥缈回旋,如梦似幻;画面右侧,翻卷着的云雾倾泻而下;画面最前方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掩映在树林中的村落屋舍俨然;在村落和水域之间,密林重重。观众可能辨认不太出的是,树干上写有“臣范宽制”四字,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因此也有专家质疑,这件作品是否为范宽本人所作。

  范宽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相传他非常重视写生,在创作之前常常深入山林之间。“作者对这幅画里山石的描绘比较特殊,既用了当时画家最为擅长的‘大斧劈皴’画法,还在细节的部分运用了自己独创的‘雨点皴’画法,就是用小笔蘸上墨,像洒雨点淅淅沥沥地洒在山石之上,才会犹如大雨、小雨滴落在山石上的质感。”该馆讲解员说。

  由于年代久远,范宽的真迹现存并不多。该作品历经清代藏家梁清标、安岐和乾隆内府鉴藏,1860年后流落民间,后为张翼、张叔诚父子购得。基于历代藏家的精心呵护,雪景寒林图轴至今保存完好,除画绢自然变色外,几乎没有破损残缺。“据说,为保护这幅画,张家父子几乎秘不示人,连家人都很少有机会看到。”1981年,张叔诚将其捐赠给国家。

  范宽留存下来的另一件真迹《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与庆亲王奕劻有关的册封三金册。

  观展·解码

  小专题讲述大历史

  李君说,升级后的展览注重利用小专题讲述大历史。比如,与庆亲王奕劻有关的三套金册以及一件鎏金银印就自成系列,整体反映了清末至民国初年的爵位承袭制度,有较高历史价值。李君说,清朝皇帝授藩属、诸侯、宗族、妃嫔与功臣等以封爵时,都会举行仪式,对受封者宣读授给封爵名号的诏书,即“册文”,简称“册”。这组文物“含金量”极高,比如,民国虽不乏当权者对清皇族优待的事例,但奕劻长子载振承袭亲王爵金册是以金册形式规定亲王“世袭罔替”的唯一一件史料,清和硕庆亲王宝鎏金银印也是传世不多的清代亲王玺。

  展览还将五大名窑的代表文物一口气儿都搬进了展厅。这些展品均为同时代难得一见的佳品,让观众一站式过足瘾。

  一组克氏青铜器也自成系列。这些青铜器的主人为西周厉王时期一位名叫克的贵族,他的官职是食官,职能还包括在地方进行军事巡查。因而,这批青铜器也成了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制度及军事活动的重要史料。在出土的同一批青铜器中,天博藏有其中的克镈、克钟和小克鼎。在展示文物实物的基础上,展览还首次展出了馆藏西周克钟、西周克鼎等拓片,这些新挖掘出来的拓片既是珍贵馆藏,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清和硕庆亲王宝鎏金银印。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天津博物馆二楼。

  ■参观方式:免费,观众可通过官网及微信公众平台预约。

  ■展期:常设展览。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文 和冠欣 摄 张存 制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