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喆 见习记者 谭思静)在浙、闽、赣3省交界的山区,有一座有1000多年建镇历史的古镇——衢州江山廿八都古镇。历经岁月沧桑,这里仍保留着规模庞大且相对完整的明清古街、古民居和古建筑群。
4月25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浙江衢州,走进廿八都古镇,探访当地对建筑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这里不仅有浙式的,还有闽式、赣式、皖式、云贵式,甚至欧式风格的建筑,可以说江南古建筑在我们廿八都形成了一座建筑博物馆。”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蕾介绍。
廿八都曾是一座商贸重镇。在古镇中,有一座由廿八都商人集资筹建、始建于1909年的建筑——文昌宫。王蕾说:“当时虽然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但他们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自己家族中有人读书。”
如今,走进文昌宫大殿,抬头可见天花板上布满彩绘。其中,中间最大的一幅是“文昌帝君赐福图”,两侧描绘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周文王渭水访贤”,正门上方为“梁灏八十中状元”,4幅彩图结合起来有劝人读书之意。
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在木雕、彩绘、造型上都有特别之处。“可以看到彩绘上使用了群青。它是一种合成颜料,是国外先用的,19世纪末引进到中国,是当时的进口原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主任崔彪说,这不仅能反映出工艺的流变,还能反映出当时文化的交流。
对于彩绘的修复与保护,江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毛建强说:“因为现在没有这种彩绘修复的技术,所以我们和浙江大学、省考古所合作,借助科技力量,通过对彩绘进行红外线扫描,把451幅彩绘的档案固定下来,使最原始的东西能够被记录下来。”
此外,他提到,文昌宫内每天都有文保员进行巡检,还会针对防水、防盗、防蚁、防火等进行日常管理保养,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修缮。
距离文昌宫不远,有一座占地3200多平方米,有36个天井的姜遇鸿旧宅,它是廿八都规模最大的民居。如今,经过活化利用,它的部分区域被改造成具有江山地方特色的主题民宿。
山青水绿、黛瓦青墙,廿八都古建筑风貌依旧。在这个曾被汪浙成称为“一个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梦”的地方,在保护第一的理念下,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助力文化和旅游相生共兴、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