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怎样阅读

今天,我们该怎样阅读
2024年04月26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今天,我们该怎样阅读

4月23日,衡水市图书馆开展“童享同阅 溢满书香”活动。 路晓燕摄 4月23日,衡水市图书馆开展“童享同阅 溢满书香”活动。 路晓燕摄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

当天,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调查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书香恒久远,中华大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更加浓厚。

当今世界,阅读环境和阅读载体,正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该怎样审视自身的阅读需求,做出合理的阅读选择?海量的图书资源,如何有效辐射到更多地区和群体?图书馆、城市书房、乡村书屋等公共文化空间,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今天,本报特邀我省知名学者、作家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负责人,分享阅读经验,深度探讨阅读话题。

对话嘉宾:

梁 勇(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李春雷(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新杰(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坚持兴趣阅读,亲近经典

记者:书海游弋,可与先贤共叙,启迪心智;可触摸当下,感受时代脉搏。今天,我们无疑更需要阅读。面对海量图书,如果立刻选择书籍来阅读,您会选择哪本?

梁勇:作为文化学者,我的阅读主要围绕治学研究而开展。如果此刻让我选择一本书来阅读,我想到的是美国学者艾梅霞的《茶叶之路》。我们国家下一个在世界上能构筑中国话语体系的伟大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万里茶道——途经我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经过蒙古国乌兰巴托,然后到俄罗斯恰克图,再通往欧洲。这条万里茶道的意义在于彰显了中国的茶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写的《万里茶道·河北》这本书。我觉得,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家国观念要摆在第一位。

李春雷:读书,最好还是从自己的兴趣着手,只有这样才能读得快乐,读得长久,获得丰收。我比较喜欢文史类作品,且多年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立志用真情之笔面对世界、面对历史,书写新时代。如果让我选择一本书,我会选择司马迁的《史记》。这本书,即使你看不完、看不透,也要读一读,能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悠久与丰厚、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李新杰:我喜欢历史。读史,是个人爱好,也是工作需要。4月19日,国家图书馆揭晓“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发布获奖图书20种、提名图书41种。其中有两本书我特想读。一本是《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是考古学界金鼎奖得主袁靖教授30年心血凝聚而成的著作,从十二生肖的全新角度,重述华夏民族与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传递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另一本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的《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我们能从史实叙述中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和文化传统。

记者: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好图书和经典作品总是具有时空穿透性。当前,对我们而言,坚持阅读、亲近经典,究竟意味着什么?

李春雷: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举措。阅读经典,是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传承、民智开启与民族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我开始走上文学之路,始于父亲的鼓励,上小学时大量阅读连环画,用铅笔在作文本上写写画画。始于兴趣的大量阅读和写作,使我逐渐找到了文学的感觉,并成长为一个作家。读书,就像埋下种子,指不定哪天就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大树,成就自己也造福别人。就个人来说,书以修身阅以致远,可开阔视野、修心养性、塑造人格。广义而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梁勇:阅读经典,重要的是要阅读有用之书。学者通过对经典著作的阅读、认知,结合自身所学,去写有用的书。普通读者从阅读经典中提升素养、了解中华民族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最近,很多学者出版了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书籍,我读后深受教育,并将这些书推荐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不仅有四大发明,有丝绸之路、瓷器之路和茶叶之路,还有很多中华文明传到西方,对西方文艺复兴和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西方科学技术又传到中国,实现了文明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的阅读,也是在丰富我们的世界观。

李新杰: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成长、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浩瀚的优秀典籍。这些典籍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蕴含着历代先哲的思想精髓、智慧结晶,蕴含着国家乃至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阅读优秀典籍,要把蕴含的思想精髓、智慧结晶传承下来弘扬开去,要在阅读中深入挖掘典籍里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要通过阅读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让阅读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

记者:面对当下日益多元的阅读方式、不断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渠道,我们该怎样审视自身阅读需求,做出合理的阅读选择,该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定力?

梁勇:如今,已是多元阅读工具时代。通过手机、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可以更便捷地阅读和汲取前人智慧。比如,为了研究,我需要阅读很多历史典籍文献,以前要去图书馆查阅,耗时耗力,而今可以从国学网、中国知网等下载中国二十四史以及四库全书的文献,还可以阅读学者们已取得的学术成果。谁能说这不是阅读呢?我觉得,今后要加强数字化阅读资源平台的拓展,让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各种阅读需要,这非常有意义。

李新杰: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多元化的阅读形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听书等,形式多样、内容多元。阅读分浅阅读和深阅读两种形式。像数字阅读、有声阅读等比较适合浅阅读,这种伴随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对零散时间的充分利用,可以休闲怡情、拓宽视野。但是如果要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解决问题,那就需要精选合适的书籍,静下心来阅读、系统性思考,做到学以致用。这二者并不矛盾,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浅阅读,让阅读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再选一个安静的环境,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让深阅读成为一种常态。

李春雷:创造一个安静、舒心的阅读环境,非常有必要。现代社会,社交媒体、短视频、游戏、电视都是“吃”时间的好手。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如果阅读纸质书,就暂时把手机等电子设备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如果看电子书,就提前退出各大社交平台账号,让注意力集中在书上。我认为阅读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心灵,获得身心愉悦。其次是实用性阅读,选择方向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书籍。再者是思考性阅读。烟火人生,你的心灵天空中或许会出现许多问号,你的心底仓库会堆积很多灰尘。这时候,就要根据人生阅历、职业和喜好,寻找一些严肃的、具有专业深度的图书。这时候,相信你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你会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时候,你面前的已经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老师,在推心置腹地与你交流。

记者:元宇宙阅读、家庭亲子阅读、古文朗诵、评书演出……当前,阅读活动愈加丰富,科技也带来更多个性化体验,有时候只是一段朗诵、一个场景,便让人爱上一本书。对这些阅读活动、个性化体验,您如何理解、有何感受?

李春雷:毋庸置疑,数字化时代带来了获取信息的新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很多人称之为“新阅读”。这种与时俱进的方式整体是好的,能带来阅读便捷和阅读新意。也应该警惕信息过多过杂而不顾深度和质量的问题。这提醒我们,数字化时代不能忘记传统的阅读理念和文化精神。各种形式的阅读,我都会涉猎,但对于我而言,最有效的还是传统阅读——一杯茶、一盏灯、一本书,读懂、读透。不过,新科技带来了新体验,随着科技全面提升,整个阅读会向新方式转移,但这个转移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李新杰:个体阅读和群体阅读活动,有不同的侧重。近年,为了切实做到全民阅读覆盖全社会,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根据不同群体的阅读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推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性、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把书中文字以生动的场景、影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从中深化阅读体验和感受。比如,元宇宙阅读能让读者在虚拟世界中与书中人物互动,探索书中场景。还有很多阅读活动,比如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沧州市图书馆“话剧时空”、唐山市图书馆“唐图小剧场”等阅读活动,都很有创意、很有成效。相信未来,这些个性化的阅读活动能够更精确更完善,从根本上涵养起全民阅读的激情。

让书香飘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持续多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体现了国民阅读理念、阅读数量和阅读氛围的改进和提升。您觉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您有何深刻体悟?

梁勇: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参与阅读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修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阅读是铭刻在我们这个民族基因里的密码,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险阻而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今天,不断促进全民阅读,能够让我们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历史素养、科学素养等不断提高。

李新杰: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11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推进全民阅读”再到“深化全民阅读”,体现了党和政府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正蔚然成风。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全民阅读是连接历史文化传统与未来文化创新的重要桥梁,对于形塑中华民族正确的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当前,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逐渐充足,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强大保障。图书馆、城市书房、乡村书屋等公共文化空间,正在全民阅读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后,该如何进一步盘活阅读资源,让书香飘入寻常百姓家、有效辐射到更多地区和群体?

李春雷:推动全民阅读,首先要围绕提升群众的阅读兴趣下功夫,持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全面提高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其次,应多方合力,健全完善公共阅读设施,加快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阅读服务保障水平。再者,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社会阅读氛围,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同时,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全民阅读建设,举办阅读分享沙龙、好书共读会等活动,为阅读创造便利条件。

梁勇:这些年河北省打造了很多活动,如启动评选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机关等,提高了全民阅读的积极性。另外,在城乡创建大量的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提供更多阅读场所,促进了全民阅读率的提高,甚至有很多家长周末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阅读,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方面,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教育厅、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等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河北省惠民书市,以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组织的周末读书分享会,还有很多企业、社团组织的读书会、公益讲堂等。这些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大大助推了国民阅读的愉悦感和阅读的便捷性。

李新杰:当前,全民阅读保障水平提升很大。以我省为例,截至2023年底,我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81个,图书馆分馆1704个,流动图书车139辆,从业人员2359人,文献藏量4904.67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304301TB,电子图书2860.66万册。接下来,如何进一步盘活阅读资源,让人们充分享有均等、便捷、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是我们应持续发力的方向。一方面,要通过对标提质构建全面覆盖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另一方面,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乡村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通基层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再者,要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统筹推进智慧化全民阅读场馆建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服务便捷高效。

这段时间,围绕借阅便捷化和个性化需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专门进行了调研,并于4月21日与中国邮政河北省分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推出“冀图飞书”合作项目,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图书馆”跨界资源整合服务模式,依托物流寄递服务能力和遍布城乡的网点及渠道资源,打破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馆舍空间、开放时间、辐射范围等因素限制,最大限度提升馆藏文献等图书的借阅利用率,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借阅图书、同城图书配送、快递上门服务项目。让图书“飞入”百姓家中,让借阅不再耗时费力。项目初期,河北省图书馆、石家庄市图书馆将率先在石家庄市示范运行,并逐步向全省推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河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