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本报讯(首席记者 王玮)4月20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实现下坞搭载总装。这标志着国产大型邮轮工程开始朝着构建批量化设计建造能力的方向迈进。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尺码”更大、设备也更先进。外高桥造船方面介绍,相较于首制船,H1509船总吨位增加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型宽37.2米,设计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高航速22.7节,客房数量增加19间达2144间,并新增2套脱硫系统和5套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设备,让整船航行更加绿色环保。
据了解,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配置了高达16层的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通过优化设计布局,H1509船公共区域和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也较首制船分别增加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达到25599平方米和14272平方米,乘客舒适度和体验感将进一步提升。
不仅体量更大了,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速度也更快了。H1509船项目计划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坞周期压缩近8个月。
外高桥造船方面透露,H1509船相较于首制船在船型尺码、房舱布局、系统配置和规范标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生产建造物量更多,管控更为复杂,目前设计、建造、采购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
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说,尽管与国际一流的大型邮轮相比,国产大型邮轮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完成从无到有的跨越,标志着我国造船工业已经具备全谱系建造能力。国产大型邮轮集纳了全球“1+100+1500”(即1家总装企业+100家总包商+1000家供应商)的邮轮供应链生态,形成了供应链“图谱”,为大型邮轮批量化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H1509船更加“本土化”。外高桥造船在持续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土配套率。目前,邮轮上应用的主要大宗材料如叠轧薄板等已全面实现国产化配套。
围绕H1509船,外高桥造船将一方面探索建立邮轮全产业链地图,另一方面充分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要素,助力实现邮轮供应链协调发展。下一步,外高桥造船将继续发挥大型总装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加强与政府监管和服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本土邮轮配套产业集群,打造完备的邮轮产业链条。
“建设大型邮轮项目,有助于构建起集技术需求、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技术验证、产业化于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说。
外高桥造船方面介绍,H1509船计划于2026年年底命名交付。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