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变为新产业 深企助力非遗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

老手艺变为新产业 深企助力非遗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
2024年04月16日 08:51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商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4月1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非遗资源是当地百姓的祖传资源,是文旅产业的丰富宝库。非遗生活将继续做好这件“文人做不来、商人不愿干”的事,发挥自身优势、运用深圳先进经验,推动老手艺变为新产业,让乡村变得更美好。

“一根针”带动老人妇女在村头家门口实现就业,“一根针”让会绣花的绣娘从城市工厂回到家乡,从此,留守儿童又少了一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的独特资源,“活化”利用是保护传承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参加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组织的“深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活动,走进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非遗生活馆,采访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遗生活”),了解深圳企业推动非遗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的故事。

非遗生活董事长魏素莹向采访团介绍了生活馆中的藏品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渊源。出于爱好和情怀,在经营打拼房地产主业的同时,魏素莹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在过去20多年里,她走遍23个省市,探访46个民族,拜会300多位民间艺人,于穷乡僻壤、断壁残垣处,收集了近万件非遗物品。有感于“人走艺绝、人亡歌息”,魏素莹成立了非遗生活,通过产业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目前,非遗生活开发了涵盖箱包手袋、家纺产品、首饰饰品等多个品类,实现了竹编、剪纸、景泰蓝、刺绣、漆器等非遗技艺的技术研发、成果利用。

据介绍,非遗生活在构建之初,就把公益性和产业扶贫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以产代训”“产训结合”“培训+实操+创业指导”等方式,在非遗所在贫困地区,开展非遗技艺的传习和生产。比如苗绣、水族马尾绣,在云贵川晋等省市带动数千名贫困人口就地就业,通过“内蒙古王府刺绣”项目带动2800多户建卡立档贫困户就业脱贫。

在非遗资源较丰富区域,非遗生活筹建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非遗工坊,导入相关的非遗文创、非遗体验、非遗践行、非遗旅游、非遗客栈等业态,强力赋能和提升乡村振兴事业。在深圳对口支援合作的赣州寻乌县,非遗生活建设了寻乌非遗工坊展示中心。

经过对65项非遗技艺的深入梳理,寻乌县筛选出5项具备产业化和大规模就业条件的非遗技艺,包括酿酒技术、油茶制作技艺、茶叶制作技术、皮雕和木雕。非遗生活团队为每一项技艺制定了品牌化规划,并从全国引进优秀的竹编技艺,与寻乌当地竹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竹编文化村。

这不是非遗生活在寻乌的第一个项目,在由深圳援建的“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上,魏素莹还设计建设了“深寻非遗展示中心”。

“非遗资源是当地百姓的祖传资源,是文旅产业的丰富宝库。”魏素莹说,非遗生活将继续做好这件“文人做不来、商人不愿干”的事,发挥自身优势、运用深圳先进经验,推动老手艺变为新产业,让乡村变得更美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