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康丽娜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能源资源富集,节能潜力巨大。“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初步测算,2021—2023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完成“十四五”目标进度的82%,以年均1.5%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速,统筹节能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节能降碳做“减法” 能源消耗持续“瘦身”
目前,包钢超低排放改造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从2020年至今的3年多时间里,包钢累计投资80多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实施完成3大类100余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近年来,包钢主要从废气排放以及烧结球团、焦炉、高炉等重点工序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经过治理,包钢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较202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4.0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50.03%,颗粒物排放量下降27.55%。”包钢节能环保中心环保主管王健奇介绍。
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是工业能耗和排放的主体,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有助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内蒙古聚焦重点领域深化节能挖潜,以绿为底做碳排放“减法”,推动能源消耗持续“瘦身”。
向“两高一低”项目强硬“亮剑”。内蒙古将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作为化解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建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管控目录》,从产业准入、淘汰退出、节能、环保4个方面明确细化管控措施,全面提升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标准。“十四五”以来,全区新建项目中,“两高”项目占比大幅下降。
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发力。内蒙古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钢铁、焦炭、铁合金、电石等行业限制类及以下产能淘汰退出。2021—2023年,全区钢铁、铁合金、电石、焦炭、石墨电极限制类产能全部有序退出。
深入实施煤电机组节能减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内蒙古煤电供电标准煤耗降至300.4克/千瓦时,完成国家下达的改造任务。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实施工业节能改造项目300余个,预计节约标准煤3000万吨左右。
资源利用做“加法” 用能方式加快“变绿”
3月的最后一天,内蒙古能源领域传来好消息: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省区。
这是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在去年底突破9000万千瓦基础上的又一次里程碑式跨越。据介绍,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一年将产生230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9亿吨,对助力内蒙古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是一座能源“宝库”,既有“羊煤土气”,更有“风光无限”。立足资源禀赋,内蒙古在资源利用上做“加法”,用能方式加快“变绿”。
全力推动传统能源“老树发新芽”,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3年,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5.4%,实施煤炭精深加工项目34个,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产能均居全国第二。
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一手抓开发利用,一手抓装备制造,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2023年,内蒙古新增装机3128万千瓦,实现风电光伏年度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发电量“3个全国第一”。
支持高耗能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内蒙古压实存量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严格新建高耗能项目绿电消费刚性约束,推动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向高能效、高绿电、低排放转变。作为内蒙古最大的铁合金产业集聚地和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地级市,乌兰察布市正在大力推动大数据、铁合金等重点领域绿电消纳、绿能替代,积极探索新能源与高载能产业绿色耦合发展新路。
“当前,内蒙古坚持新能源保障性并网消纳和市场化离网消纳两手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利用,促进用能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在全国率先推行火电灵活性改造、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全额自发自用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已累计实施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项目4900万千瓦。
据权威部门统计,2023年,内蒙古预计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125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5年,内蒙古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预计将达2000亿千瓦时,拓展用能空间约3500万吨标准煤。
创新驱动做“乘法” 科技“突围”赋能“双碳”
“我们采用‘双侧吹熔池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的装备和工艺完成了粗铜冶炼的全过程,开辟了世界连续铜冶炼技术的新领域。”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高俊明自豪地说。
这是赤峰云铜在国内率先淘汰PS转炉后成功研发的新工艺。将一台新型双侧吹熔池熔炼炉和一台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炉通过溜槽连接,经连续作业即可生产出含铜99%左右的粗铜。
通过技术改造,企业单位粗铜能耗大大降低,铜冶炼单位产品能耗达到213千克标准煤/吨,优于标杆水平18个百分点,达到行业能效领跑水平,赤峰云铜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铜冶炼行业能效“领跑者”。
当下,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降碳正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围绕自治区重点行业领域的低碳/零碳燃料与原料替代、工业过程重构,推进“双碳”领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不断激发创新的“乘数效应”。
与此同时,采取“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由内蒙古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落地,为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提供科技支撑。
1月4日,内蒙古面向全国发布14项低碳能源领域2024年度自治区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14项技术榜单包含“高效率、高稳定性陆上大型风电设备技术研发及产业示范”“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主要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聚焦新能源、氢能、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节能降碳等领域重大创新需求组织实施。
“紧扣落实‘五大任务’和‘科技突围’工程要求,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了2024年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为推动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成熟技术和系统方案。”自治区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节能降碳,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为完成好国家交给内蒙古先行先试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工作任务,今年,自治区制定出台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和《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2024年工作要点》,围绕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建立碳排放双控核心制度体系、健全碳排放双控配套政策体系、实施重点行动和示范工程等5方面重点任务开展先行探索。
“综合运用标准、市场、科技、法制等手段,推动构建覆盖地区、企业、项目多维度,体现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全过程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谋划在碳排放双控背景下更好统筹发展和减排,促进自治区新能源和生态系统碳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国家确定的8个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地区之一,内蒙古先行先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初心不改,笃行不怠,奋斗不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