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创新药掀起“出海潮”

国产创新药掀起“出海潮”
2024年04月03日 14:03 媒体滚动

  近日,百济神州公布了最新财报。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首款在美国上市的国产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创新产品。泽布替尼的这一亮眼成绩犹如烈火烹油,进一步鼓舞了我国创新药进军国际市场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药蓬勃发展,单一的本土市场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中国创新药企的商业化需求,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药企着手开拓国际市场。

创新能力提升

  2019年11月,泽布替尼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实现了我国原研抗癌药出海零的突破。然而直到2022年,我国只有4款创新药在美国获批,创新药出海之路一直难有突破。情况在2023年迎来了转折。这一年,我国创新药出海迎来空前大爆发,多款国产新药成功在欧美获批上市。

  2023年,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的新药注册申请均获美国FDA批准,还有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在欧洲获批上市。

  与此同时,我国本土药企License-out(对外授权)的交易数量持续增长,交易规模也不断刷新纪录。据医药魔方统计,2023年我国有近70笔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数量较2022年增长32%;交易总金额超过465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69%。其中,百利天恒研发的双抗ADC药物BL-B01D1,于2023年12月以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达84亿美元的潜在总交易额独家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创下了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的最高纪录。

  “创新药物密集出海彰显出我国生物制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反映出国际监管部门对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认可。”中国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信息部副主任于盟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敲开欧美市场的大门,我国创新药出海也呈现出模式多元化的特点。

  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介绍,当前国产创新药出海主要有“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种模式。“造船出海”是指中国本土药企自主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申报上市,获批后自有团队实现在海外销售。“借船出海”则是创新药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或者海外临床研究、产品注册以及商业化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借助合作伙伴在国际上的开发和商业化经验,快速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出海模式的选择要取决于产品特点和管线。”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表示,如果产品患者相对集中,企业的管线也相对丰富,就有必要自建团队;反之则建议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商业化开发。

激发商业潜能

  创新药企为何瞄准海外市场?于盟告诉记者,这是基于海外广阔的创新药市场以及高额的商业回报。

  “正所谓大海里面有大鱼。”他解释道,我国药企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单一的本土市场难以满足其商业化需求,加上海外可观的创新药定价使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为此,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选择开拓海外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商业回报。

  不难看出,欧美地区成为众多创新药企出海的首选。于盟认为,创新药市场规模是国内药企进军欧美的主要原因。根据Evaluate Pharma的数据,2021年全球创新药市场约为8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为55%,相比之下中国创新药市场仅占全球的3%。

  “占据欧美市场,就抢占了创新药的绝大部分市场。”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表示。

  除了市场规模,药品定价则是创新药企瞄准欧美市场的另一大原因。

  据悉,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的售价为中国的33倍,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在美国的价格是中国价格的24倍。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促使众多创新药企把产品“出海”作为战略目标,进而更快覆盖药物研发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整个国际药品监管体系里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获得欧美药监部门的认可,不仅仅意味着打通了其销售市场,更意味着通往全球其他市场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不过,随着创新药出海已成趋势,企业的海外市场选择也在进一步拓展。东南亚、“一带一路”地区正逐渐成为国内新药出海目的地的“新宠”。今年1月,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单抗药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获印度尼西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创新药对于欧美是‘锦上添花’,对于东南亚国家是‘雪中送炭’。”汪来解释道,东南亚国家目前的治疗还是以化药治疗为主,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地区,“一带一路”国家更加需要PD-1等创新产品进入。不仅如此,由于没有人种差异方面的问题,部分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新药临床数据的认可度可能更高。“中国的创新药如果能进入‘一带一路’国家这片蓝海,那将是万亿级市场。”吴晓滨表示。

  对于在欧美已经获批的药物来说,进入东南亚地区相对容易,但对于尚未在欧美上市的产品来说,开拓东南亚市场并非易事。王学恭指出,东南亚各国在对药品注册的分类、流程、审批时效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且各国间的药品注册没有明确的互认机制,企业只能在各国分别开展注册,碎片化的药品监管给创新药企带来不小的挑战。

 成功出海关键

  尽管2023年创新药出海数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出海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如何能以最快速度实现产品海外上市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过硬的产品是药物出海的基础。”王学恭指出,海外监管机构对于创新药的高要求使得只有BIC(Best-in-class)或FIC(First-in-class)才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优异的临床数据、差异化临床优势成为产品出海的先决条件。

  以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西达基奥仑赛为例,该产品于2022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产品获批得益于其优异的临床表现:在临床研究中,一次性输液方式给药后,97名患者均出现深度持久的缓解,总缓解率(ORR)高达98%,78%的患者获得了严格的完全缓解(sCR),重燃生的希望。

  于盟认为,面向国际市场的药物要在最初就进行全球化布局,从产品立项开始就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开发,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他指出,从已在海外获批上市的产品来看,临床试验是否覆盖海外申请地区人种对审批结果至关重要。呋喹替尼之所以能在美成功获批,其开展的两项大型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功不可没,其中就包括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FRESCO-2研究数据。

  “此外,差异化的市场路线也至关重要。”于盟指出。以特瑞普利单抗举例,其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有十余种,君实生物首选鼻咽癌在美申报,正是基于美国尚未有针对该适应证的产品上市,相关临床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大获成功。据悉,后续君实生物将继续在美国申报食管癌、肺癌等适应证。

  作为打响出海“第一枪”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则认为,除了过硬的产品和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国际化人才和充裕的资金也是保障创新药成功出海的关键。

  今年,国产创新药出海的火热势头仍在延续。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交易共计18笔,较2023年1月增长260%。于盟表示,随着我国新药研发能力的提高,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成功出海,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常靖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