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大军演 外界担忧北约与俄罗斯“擦枪走火”

北约大军演 外界担忧北约与俄罗斯“擦枪走火”
2024年03月18日 06:38 川观新闻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周,“北欧响应”军事演习在瑞典、芬兰和挪威举行。这场演习作为冷战后北约最大规模军演的核心组成部分,引发了外界对于北约与俄罗斯“擦枪走火”的担忧。

在《卫报》看来,这场军演的时间点可谓十分微妙。3月11日,瑞典摒弃了坚持了200多年的军事不结盟政策,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表示,这让波罗的海地区和北欧“从一个稳定与合作区转变为一个潜在的对抗区”。

3月11日,在挪威位于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水域,两艘瑞典CB90型快速攻击艇正在参加两栖攻击演习。这是今年“北欧响应”军演的重要演练科目。

瑞典两栖作战部队指挥官 约斯卓姆:CB90型攻击艇是速度快且机动性很强的船,时速可达40节(约80公里),无论白天、黑夜、夏季或冬季都能高速活跃在斯德哥尔摩群岛周围。

根据北约发布的军演官方声明,3月3日至3月14日,来自13个北约成员国的2万多名军人、50余艘舰艇以及约110架军机将在北欧三国——挪威、芬兰和瑞典进行军事演练。声明称,军演的目的是加强北约国家在北极圈区域协同反击外敌的能力。

美国海军舰艇指挥官 洛宁:北极环境与我们通常的演练环境不同,我们要适应低温、不一样的海滩,都是我们不常接触到的。

3月9日,美国海军大西洋潜艇部队司令部宣布,两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首次突破北极冰层,浮出水面。据美国“动力”网站报道,作为演习的一部分,两艘潜艇短时间内不会离开该地区,将继续在北极冰层之下航行。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是全球最大的攻击型核潜艇,每艘核潜艇可搭载8枚“战斧”导弹,4枚“捕鲸叉”导弹以及14枚鱼雷,具有强大的突袭战斗能力。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一直以来,北极地带被外界视为俄罗斯的纵深大后方。如今,美军核潜艇突然在该区域出没,无疑对俄罗斯在北极圈的军事势力构成挑战,可解读为从北边进一步对俄边界形成“环俄罗斯封锁带”。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北约在该区域的军演不同的是,“北约响应2024”的核心行动区向北移至阿尔塔和拉克塞尔夫地区,这里距离俄罗斯在北极圈内的科拉半岛边界仅有200公里。

科拉半岛上,部署着俄军的众多关键军事设施和约三分之二的核武器。其中包括俄洲际巡航导弹发射设施、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编队、搭载“海神”超级鱼雷的“贝尔加德”号核潜艇。随着北约完成最新一轮的“扩员”,这些俄军的王牌设备直接暴露在了北约的精准打击范围内。

当地时间3月11日,瑞典国旗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升起,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瑞典首相 克里斯特松:今天我要向我们所有盟友表示感谢。我们选择了你们,你们也选择了我们,一国有事就是大家有事。

美联社指出,在北欧三国进行的“北欧响应”军演是今年北约“坚定捍卫者2024”(Steadfast Defender 2024)超大型军事演习的关键组成部分,这场冷战后最大规模军演的核心目标就是演练如何快速启动《北约第五条款》。

英国皇家空军前少将 贝尔:北约扩张带来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会加剧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往非常重要的缓冲区不复存在,未来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将增加。

随着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罗斯在北极圈的势力受到北约的战略挤压,在波罗的海的情势则更加紧张。瑞典的“入约”使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唯一的军事据点——加里宁格勒陷入四面楚歌,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话说,波罗的海一夜间变成了“北约湖”。

瑞典一直以来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发动机”。在所有波罗的海国家中,瑞典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最大的海上领地,通过哥德堡可以自由进入北海。

瑞典在波罗的海最大的军事资产则是位于波罗的海中部的哥特兰岛。众多军事专家认为,谁控制了哥特兰岛,谁就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

随着瑞典的正式“入约”,这个风光秀丽的波罗的海度假胜地正在成为北约增派驻军的战略要塞。

哥特兰岛距离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海军基地仅有约250公里,在这里,北约可以更容易地窃听、干扰俄罗斯的通信线路。利用哥特兰岛,北约不但可以控制波罗的海的海上和空中活动,水下的众多潜艇也能通过数据通信网为北约成员间的情报交换提供便利。

不少人认为,哥特兰岛极有可能成为北约与俄罗斯首先爆发冲突的战场。

瑞典前驻美大使 施格里:加入北约后,我们正在改变波罗的海的布局,使之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现在波罗的海区域几乎成了“北约海”,俄罗斯人当然会做出反应,我们不应该贡献出这里。这就好比,如果你想要消除枪支威胁,你就不要加入全国步枪协会。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看来,经过近两年的等待,芬兰和瑞典最终“入约”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北约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彻底改变。

这不由让人回想起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使用“铁幕”一词的时刻。

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那之后,随着冷战升级,“铁幕”一词被广泛采用来形容欧洲的分裂。时至今日,欧洲的地缘格局则从“北约+缓冲地带+俄罗斯”,变成了北约与俄罗斯的正面交锋。

今年1月,随着“坚定捍卫者2024”大军演的高调开锣,北约32国的9万多名北约士兵将演习范围从北美一直延伸到俄罗斯家门口。

欧洲反战组织代表 科妮莉亚:今年的北约军演特别令人不安,因为比以往规模都要大,而且设计了非常多极其危险的场景,完全可能被俄罗斯看作是准备直接发动袭击的信号。

北约的步步紧逼的确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警惕。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扎哈罗娃:由于瑞典正式成为北约成员,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反制行动。

3月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俄罗斯将重新建立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大批武器装备将被部署至两地。

俄罗斯政治预测中心主任克尔科多诺夫指出,这一切都是为了回应瑞典与芬兰的“入约”。

3月13日,普京在采访中表示,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举动是毫无意义的。

俄罗斯总统 普京:它们(瑞典和芬兰)为什么会这样做(加入北约)呢?我认为纯粹是出于政治考虑,它们非常想成为西方俱乐部的成员,以为自己处于某种“保护伞”下。之前我们没有在那边(俄芬边境)驻军,现在我们要派军队过去,之前我们在那边也没有攻击型军事设施,现在这些武器要出现在他们的边境。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奥贝里则指出,北约的再次“扩员”,最大的获益者是美国。

美国国务卿 布林肯:这是瑞典的历史性时刻,这是我们(北约)联盟的历史性时刻,这是跨大西洋合作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3月6日,美国的一架B-1B轰炸机和一架B-52H从斯德哥尔摩上空飞过,降落在瑞典北部的吕勒奥-卡拉克斯空军基地。美国国家新闻网对此配文称:“美国战斗机飞越瑞典,北约熟悉它的新边界”。

美国空军第37轰炸特遣队队长 詹姆森:轰炸机特遣队的任务是,为美国空军和美国向全球各地部署战略资产。

据《卫报》报道,北约组织设定了“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入约门槛,为达到这一要求,瑞典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间将国防开支增加40%。到2025年将陆军人数从6万人增加到9万人。同时,瑞典还将重新启用多座前空军和海军基地,定制和采购更多大型武器设施。而放眼全球,美国是瑞典唯一的海外武器采购地。

据美国《空天力量》杂志报道,去年12月,美国与瑞典和芬兰均签署了“防务合作协议”(DCA)。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奥贝里:这个与美国达成的关于17个军事基地的双边协议,所有这些都将在美国的管辖之下。

在《卫报》看来,如今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控制力,甚至比冷战时期更强。区别在于,当年的美国在西方小兄弟们面前算得上是慷慨的大哥。而如今在美国国内政治严重极化的背景下,欧洲要被时不时地薅一把羊毛,其安全问题甚至成为美国政客随意调侃的对象。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 特朗普:(欧洲)一位大国的总统跟我说,先生,如果我们不付钱但我们遭到俄罗斯的攻击,你会保护我们吗?我问,你是欠钱了吗?他说,是的,情况是这样。不,我不会保护你,事实上,我会鼓励他们(俄罗斯)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欧盟委员会高级官员蒂埃里·布雷顿近日在接受法国新闻台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我们不能每隔四年就将我们的安全拿出来进行一场赌博,美国的民主生病了”。

而本周最新发布的北约2023年度报告再度暴露出了欧美分歧。

这份长174页的报告显示,2023年,北约有11个成员国的国防开支占比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到2024年初,这个数字已升至18个国家。而10年前,2014年,达到这一占比的成员国仅有3个。预计到2024年底,32个北约成员国中将有三分之二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

与之相对的是,受国内党派政治的影响,美国的600亿援乌法案被再三搁置。《纽约时报》直言,目前,乌克兰前线急需更多弹药,而美国未来能否继续提供援助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北约欧洲成员就不得不在援乌这件事上出更多的钱。

3月1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欧洲想要和平就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法国总统 马克龙:法国的军队是和平之师,但是今天为了乌克兰的和平,我们的军队不应该示弱。如果俄罗斯赢得这场战争,欧洲的信誉将降至为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欧盟国家的实力可信度还剩多少?

这与2月26日的“出兵论”一起,被视为马克龙打出的“组合拳”。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们并没有就(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达成官方共识,但就事态发展而言,不应该排除任何可能性。

英国《卫报》认为,马克龙此举是在逼迫美国为避免北约国家卷入冲突,拿出更大的援乌力度。而在《政客新闻网》看来,马克龙公然触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红线”,是在表达对于德国将与华盛顿的关系视为欧洲安全基石一直以来的不满。

就在马克龙发表出兵论的第二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就表明了“立场”。

德国总理 朔尔茨:可以明确的是,(乌克兰)不会出现欧洲国家或北约的地面部队。

有法国官员私下透露,德国一直对马克龙“自封”欧洲领导人的做派感到愤怒;而马克龙则认为朔尔茨缺乏勇气和雄心,不具备中长期思维。

马克龙突然强硬的立场被外界更多解读为是一种刻意的“战略模糊”,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立场则一直十分清晰。

俄罗斯总统 普京:他们的行为(干预乌克兰战争)将全世界置于险境,这将引发核战争的风险,文明社会将被大规模破坏。他们是听不懂话吗?

在《德国之声》看来,眼下可能没有哪个北约国家比瑞典更能感受到战争的迫近。

近日,瑞典武装部队总司令比登呼吁民众“每个人都应该在心理上做好迎接战争的准备”。而瑞典民防大臣博林则更加明确地表示,“瑞典可能发生战争”。

瑞典民众:突然间所有的社交媒体都在说准备打仗的事,我感到非常害怕。

瑞典不少学校的教师都将“如果战争爆发如何生存”选入了课堂教学内容。

瑞典教师:很多小孩感到担忧,很多成年人也是。我们的教育很重要的是,要缓解孩子们的紧张和焦虑,要教他们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告诉他们世界上发生的事。

据《德国之声》报道,瑞典民事应急机构的网站上显示,在瑞典确认加入北约后,瑞典各地防空洞位置的搜索量暴增,而该网站备战指南小册子的下载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德国之声记者:我向北约总部的军事委员会主席询问此事,我问他(罗布·鲍尔)是否认为瑞典夸大了威胁。他说恰恰相反,每个北约盟国都应该做好(备战)准备,所有公民都应该拥有自发电收音机、食品储备、饮水储备,并且应该知道如果发生灾难该往哪里跑。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 奥贝里:我一直反对瑞典(加入北约的决定),因为从实质上讲,它会降低瑞典人民的安全,它将减少在危急之中做出反应的时间,因为它会是“硬边界” 而不是“软边界”,将不会有一个可以作为调解人的中立国家的地带。这意味着瑞典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决策权的大幅减少。这是瑞典自二战以来所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在我看来这毫无疑问。

德国历史学家莱纳·布劳恩指出,曾经承诺不东扩的北约如今已完成了7次东扩。眼下发生的一切对欧洲和平毫无益处,北约与俄罗斯间的最后缓冲地带被抹去,俄乌冲突这场局部战争可能因北约的此次扩张而全面失控。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看来,此次北约大军演可以说暴露出了其内部存在的多重矛盾。这个冷战时期的军事组织未来将向何处去,需要欧洲人的更多思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16.16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17.39
  • 03-13 戈碧迦 835438 1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