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徐佳叶
通讯员 马甜婧 沈水花
本报讯 3月的江南,春寒料峭。沿着海宁市黄湾镇的滨海路一路向南,在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品仓库里,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打包好的聚酯切片码放得整整齐齐,叉车工人驾驶叉车穿梭其间,将聚酯切片运到集装箱内,准备发往印度。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是瓶级PET“中国制造”的代表企业,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产品出口至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生产用原材料乙二醇主要依靠进口,产品聚酯切片出口需求量大。
“春节期间,我们海外订单照常发货,节后工人们也早早返工投入生产,全力奋战一季度‘开门红’。”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单证员周冬说。
针对辖区内聚酯、光伏等龙头企业“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嘉兴海关启动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接出口订单计划和周末通关业务需求,保障企业出口订单按时保质交付。此外,推行出口原产地证书“信用签证”便捷举措,为企业提前预签好证书,满足企业直接打印证书并使用的需求。
在海宁港海关监管场所内,两台龙门吊和几辆叉车也正在繁忙作业。一个个装有海宁本地经编、家具等特色产品的集装箱经嘉兴海关监管后装至支线驳船上,即将通过“杭平申”航道运往上海港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这繁忙作业场景,春节后每天都在海宁港码头上演。
“得益于属地海关对我们的支持,从海宁港走‘水水中转’出口相当于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而且每标箱物流费用能节约20%。”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务经理荣欢说,“今年以来,我们已经从海宁港出口了近100个集装箱,感谢海关加班加点保障我们的货物高效通关!”
在2023年下半年“杭平申”航道全线贯通基础上,海宁港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宁—上海”海河联运业务,完善“水水中转”“路改水”体系,畅通海宁市及周边地区企业对接上海港水路物流通道。今年1至2月,海宁港“水水中转”箱量和整体箱量分别为1632个标箱和2.5万箱。
随着海宁港内河航运便利化不断提升,更多海宁本地及周边企业看到了从“家门口”出口的优势,在海宁港通关的需求随之增长。为保障海宁港“水水中转”出口货物高效通关,嘉兴海关提前了解海宁港支线作业计划、货物出运情况,掌握企业出货计划和通关需求,深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运用,提供预约通关、预约查验服务。
“企业有需求,海关必回应。我们积极发挥基层一线贴近企业优势,以‘家门口’的贴心服务,全力为企业进出口货物保驾护航。”嘉兴海关综合业务二科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嘉兴海关采用“一企一策”助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十地百团助千企”服务活动,精准回应企业通关、加工贸易等业务需求,并大力推广“自助打印”“云签发”等线上服务。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