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带货首秀翻车:过气明星扎堆入局,直播卖货成“最后救赎”?

福原爱带货首秀翻车:过气明星扎堆入局,直播卖货成“最后救赎”?
2024年01月31日 06:32 上观新闻

“大家在公屏中打出‘爱酱’,我们截屏为幸运观众送出口红!”28日晚,沉寂许久的日本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开启了她的直播带货首秀。

说着一口东北味普通话,福原爱并不熟练地向观众推介着龙年红包、手机壳装饰等商品。然而,此次试水却因“成绩惨淡”登上热搜,成交额仅23496元,客单价不足10元。

近年来,不少过气明星和争议人物扎堆入局直播带货,虽翻车频频,但该赛道依然拥挤不堪,仿佛已成为 “最后救场”。

流量一定能带来销量?入局意味着变现?直播带货这“最后一根稻草”,真的能让过气明星们成功上岸吗?

福原爱直播带货截图。福原爱直播带货截图。

客单价不足10元

带货业绩不足以支撑开支

这是一场有准备的直播带货。早在直播前连续两天,福原爱就通过社交账号发布了数条预热视频。其中一条她对中国的回忆视频冲上热搜,点赞人数近12万。她介绍了很多记忆中的美食,说5岁时就曾来过中国,对酸奶、爆米花等至今印象深刻。

尽管是第一次直播,但福原爱的直播间依然不乏卖货“套路”——用满减、优惠等福利引导观众下单。拿出两瓶贴着39元纸标的洗洁精,福原爱称:“不需要30元,只需29元”,随后她又拿出1瓶表示诚意,“29元能买三瓶”。

不过,观众的关注焦点却更多在她的私生活——“绑架儿子的事情有结果了?”“是真的出轨了吗”“日本混不下去来中国捞金了?”

福原爱并未回应网友诸多问题。除了推荐24件商品外,她只是分享了训练经历、中国春节习俗和她所了解的中国美食,并没有过多提及个人生活。

潮新闻记者蹲守在福原爱直播间发现,整场直播大约持续了1小时50分钟,共计140.9万人观看过,在线人数峰值达到1万多。据多个平台数据统计,直播成交数量2375件,成交23496元,客单价不足10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数据看,福原爱短视频社交平台账号有200多万粉丝,属于“网红”。但直播间里多数网友只是看看,仅极少数观众愿意买单。不考虑退货,按照行业20%抽成,这场直播最多能挣三四千元。算上前期宣传、团队成本支出,预计入不敷出。

福原爱首秀为何成绩惨淡?

直观来看,直播话术、互动能力、控场能力是带货主播的必备技能,但在福原爱的首次带货直播中,她对流程并不熟悉,工作人员也未能提供专业支持,直播氛围略显生硬,关键词截屏送口红环节的操作失误及产品信息不清晰,都让整个直播显得有些混乱。

除此之外,此次“首秀滑铁卢”也受到个人形象的影响。婚姻情感纠纷、绑架儿子风波,早已让福原爱深陷负面舆论,“而且她作为日本人,要让中国顾客买单,这里面还涉及到民族情结的问题。”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直播电商智库专家韩良晨指出,综合这些因素,公众对福原爱的信任度并不乐观。

不过,尽管并没有创下带货佳绩,但网友的关注度却与日俱增。潮新闻记者统计,从1月28日19点福原爱正式直播,至1月30日13点,42小时增粉近30万。

福原爱在打乒乓球。图源:新华社福原爱在打乒乓球。图源:新华社

“过气”明星扎堆带货

频频翻车遭遇质疑

福原爱首场带货“成绩惨淡”登上热搜,让“明星带货”这一话题重回大众视野。

一家MCN机构负责人钱先生告诉记者,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带货始于2020年,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明星带货”元年。也从这一年起,无论是炙手火热的一线明星,还是耳熟能详的老牌艺人,纷纷入局直播带货。钱先生回忆,当时有各大品牌商找他,“最疯狂的时候,我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都是想和明星合作带货。”

据钱先生介绍,商家首选有热度的明星,但也有些商家在综合考虑坑位费、档期、场地等多个因素后,退而求其次选择那些虽淡出娱乐圈但有一定国民认知度的明星,即所谓的“过气”明星。

四年过去,钱先生注意到,直播间明星主播已经悄悄完成了更替。最早开始带货的那些明星已经陆续退出直播间,回归荧幕,目前选择继续直播带货的大部分是过气明星。

去年,香港影视巨头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首次直播带货,6小时的直播首秀,成交额高达2350万元。在看到TVB不俗的销售业绩后,众多无戏可拍的港澳台老牌艺人也借此机会转而尝试直播带货,通过自带情怀流量的角色扮演来“收割”受众。

TVB在抖音上的带货账号。社交媒体账号截图TVB在抖音上的带货账号。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紫霞仙子”朱茵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带货空气炸锅、最帅“令狐冲”吕颂贤戴着墨镜推荐平价睡衣、演员陈豪携手陈敏之再现《溏心风暴》……一场场“港剧式直播”在各大直播间上演。

除了过气明星,也不乏一些具有话题性的公众人物登场。如张兰在直播间卖酸辣粉,经常翻炒其儿子汪小菲和前妻徐熙媛的情感瓜葛;向太陈岚也下场带货,因郭碧婷婆婆的身份话题不断。

当越来越多过气明星转战带货赚钱,直播行业显得拥挤不堪,翻车事件频繁发生:

70多岁的“老戏骨”李立群是直播间的卖酒常客,多名受访者吐槽,其直播间里,背景板印着茅台集团,而卖的几乎都是几百元一箱的白酒;叶一茜直播卖茶具,在线观看人数近90万,只卖出不到2000元;潘长江在直播中宣称售卖的“黄金酒”为五粮液生产,但实际却是一款贴牌保健酒……

直播卖货成“最后救赎”?

流量不等于销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过气明星和争议人物走入直播间,许多人逃不过“首秀即巅峰”的命运,有的人甚至连“首秀”都遭遇滑铁卢,被商家和消费者联合抵制,“直播带货梦”就此夭折。

然而,频繁的直播“事故”,却并没有劝退热衷直播带货的过气明星们。究其原因,钱先生向潮新闻记者分析,一线明星有很多工作可供选择,如综艺、电影、影视剧等。但对一些略有知名度但近些年已逐渐淡出娱乐圈的明星来说,已经没有很好的影视或广告资源,年纪也偏大,只能通过原有的知名度变现,“毕竟直播卖货赚钱更多、更快”。

据钱先生介绍,因为有过气明星靠直播翻红的经历在前,如郝劭文、朱梓骁等成功案例,所以有不少过气明星抱着这样的目的直播带货,在赚取收入的同时保持曝光度。

这一现象让人不禁思考,入局直播带货真的是过气明星和争议人物的“最后救赎”吗?

韩良晨告诉潮新闻记者,过气明星和争议人物涌入直播赛道确实是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这背后有其原本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影响,“直播带货门槛相对较低,而具有关注度的公众人物,其自带光环和粉丝基础让流量变现更为容易”,所以很多人希望通过直播来“救场”。

然而,在带货主播这一赛道上,入局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走得长远。“流量不一定能带来销量。”韩良晨强调,销量来自于信任,需要让公众信任平台、主播和品牌。

除了信任度之外,韩良晨也表示,前端的带货主播和后端的商品供应链、客户售后服务要相匹配,保证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在这一赛道走得长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福原爱 直播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