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徐怀中将军
徐怀中将军文学书屋
徐怀中文学作品
杜良盛
2023年4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徐怀中将军的遗作《回望山底村》,也许是巧合,他把一生中最后一篇作品献给了他的家乡。
人在京城 心系山村
徐怀中,1929年9月出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山底村人。曾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他的作品《西线轶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底色》获鲁迅文学奖,《牵风记》获茅盾文学奖。他被称为“文学将军”,一颗将星从古老的峰峰山底村冉冉升起,光彩照人。
徐怀中年幼时生活苦寒,家中老屋坍塌,连居住地方也没有,借居在邻居家。多亏了父亲极力让他上学,他也赶上了一个幸运的机会,1941年在离家十五里的磁县贾璧村上抗日小学,那里管吃管住管念书。1943年,徐怀中考上了几十里外的涉县悬城镇的太行中学读书。1945年徐怀中在太行中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参军。1946年,他刚满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跟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结束后,又跟随二野部队一路解放大西南……从此,跟着部队越走越远,长居京城。然而,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山底村。在他年迈时,还托自己的两个女儿回来祭祖,以表示他的怀乡之意。
峰峰山底村那时是太行山千百个村子中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又是一个著名的抗日模范村。地道战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名扬太行山区。徐怀中对山底村的地道战情有独钟,多次关注并题词。1995年,早在地道维修时,徐怀中就通过邯郸电台朋友向山底村捎来现金两万元,以表达自己的心意。2009年,他应邀写下题词“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山底村做成巨幅标牌矗立在山底村景区,非常引人注目。2017年,他应邀写下了“中国抗日地道体验馆”。2023年,徐怀中已生病住院,但他支撑着病体,仍为山底村最后题词“山底少年军校”。徐怀中非常关注家乡的教育,当他听说村里重建小学时,便主动捐献了电脑、书籍,并捐赠人民币一万元。学校邀请其题写校名,徐怀中欣然命笔,并专门刻了篆书印章,把图案用微信传了过来。
细心的人发现,徐怀中在题词“山底小学”时,署名是许怀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徐怀中本名叫许怀中,因从事文学写作,使用了笔名徐怀中。但他念念不忘自己本姓,在为“山底小学”“中国抗战地道体验馆”“山底少年军校”题词时,情不自禁又改回了许怀中的署名。
徐怀中离家年长日久,即使对本族或者本村的人也难以辨认,但他们遇到了困难,徐怀中也是尽其所能,施以援手。徐怀中有个本家叫许荣跃,因家庭困难找到徐怀中。他在了解情况后,托女婿捎回一万元,经征求村上意见,确定对同门每家2000元,钱不论多少,说明徐怀中把亲友的困难记在了心中。
山底村一级抗日战斗英雄刘玉珍,早在1944年边区政府召开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大会和太行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上,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亲自授给他一面锦旗和一枚银质奖章。当时在太行中学的徐怀中被抽到大会服务,很荣幸地认出了这位来自山底村的同村英雄,对刘玉珍十分敬佩。事隔半个世纪,徐怀中还记着刘玉珍的杀敌壮举,亲笔写下了一篇散文《我观察一颗流星——记山底村一级抗日战斗英雄刘玉珍》,并收录在自己著作选集中。听说刘玉珍家晚年生活困难,主动委托其女婿回村祭祖时捎去一万元,此时,刘玉珍已去世多年。徐怀中说,在他看来,刘玉珍的英雄事迹,代表了山底人淳朴善良而又坚韧不拔的精神。
家乡文化 热情有加
学者、作家郭光华在《徐怀中:从峰峰走出的文学将军》一文写道,徐怀中的名声、人品,使得很多人都想让他写点东西、题字,他都自谦地婉拒,但对家乡的文化却热情有加,尽力去做。如1997年,邯郸市宣传文化战线一位老同志郝在朝编辑了《邯郸成语典故集》一书,徐怀中应约写下了1500字的序言,使郝在朝很受鼓舞。这里说明的是,徐怀中给谁题词写序都是分文不取。
时任峰峰矿区作协主席苏洪源,历经四年,写出两部长篇传记文学《张兆丰》《张锡珩》。徐怀中对这两部书给予了大力支持,还亲自为《张锡珩》一书写了序言,帮助作者联系责任编辑,通过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审核,2012年,两部书同时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峰峰矿区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每每谈起这事,苏洪源都激动不己,还写下了《我与徐怀中先生的两次特殊交往》一文。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任区农林局局长的张培良、区文联主席张秀生主编了一本50万字文集,徐怀中热情题写书名《热血峰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2003年,峰峰矿区在北京召开了“磁州窑文化国际研讨会”,郭光华受峰峰矿区政府相托,邀请徐怀中作为贵宾出席。会议期间,徐怀中不顾年迈,奔走于家里、宾馆和会场之间,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受到大家的敬重和好评。
文学书屋 皇冠明珠
徐怀中的老宅年久失修,他曾写下字据,将老宅无偿转让给许家后人。山底村村委得知后,有意把这处老宅修复,作为徐怀中旧居供人瞻仰。徐怀中听说此事后多次阻止,不愿张扬。后来,村委会和乡亲们建议修复还是有必要的,徐怀中说,如果认为修复有必要,这个费用由他来出,修复后老宅归山底村,无偿对外开放。于是,徐怀中支付了十万元,村里也支出了修缮费用约三万元,并在修建过程中打造了(许)徐怀中将军文学书屋。
旧居修复根据他的儿时记忆,修旧如旧,在正门影壁中间有个大大的楷书“福”字,院子中间一棵银杏树和一棵石榴树。北屋为上房,里面陈列着徐怀中亲笔书写的“旧居感言”,在徐怀中去世后,他的部分衣物在这个房间陈列,睹物思人,徐怀中永远和山底人在一起。
书屋分为“书屋前言”“我观察一颗流星”“(许)徐怀中将军简历”“应该是一片嫩绿的草地”“以奔赴前线的姿态完成多次外访任务”等版块。尤为珍贵的是,这些文字简介全部是徐怀中亲手写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权威性、史料性。这在全国的展览馆也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我几次到书屋采风,都感到心头一阵震撼,徐怀中的藏书是连“家底”都搬来了,里面陈列了徐怀中发表的全部作品,如奠定徐怀中文坛地位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徐怀中就提供了各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约有十多种。有的还被译为前苏联、前东德、日本、越南等多国原始版本,如不是徐怀中多年收藏,现在找全这些版本很是不易。为了方便参观者学习,文学书屋还把徐怀中发表过的29部作品封面集中到一个版面,把徐怀中著作成果充分展示了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大大增强了文学书屋的价值品位。
文学书屋里陈列着徐怀中文学获奖的证书,其等级之高,让人仰视,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徐怀中生前把获奖证书和奖状原件,都赠送到文学书屋,把自己一生的文学荣誉和文学高峰送回了自己的故乡。他满怀深情地说,这个书屋并非展示个人在文学写作领域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满怀感恩之情,对我的出生地有一个交待,也是向我家乡父老乡亲们所作的一个迟到的汇报。
书屋还有两个版块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携手并肩奔跑在文学艺术的地平线”,讲述了徐怀中和他的妻子于增湘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一生。徐怀中、于增湘为这两组版块选登了13张于增湘的艺术照片和夫妻琴瑟和鸣的生活照片。于增湘曾是军委总政治部歌舞团舞蹈队主要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她“卓越贡献舞蹈家”荣誉称号。现在,这证书和于增湘离休后购置的古琴,就陈列在书屋中。
徐怀中曾多次动情地说,妻子一直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同时,妻子一直关心着他,如他在越南采访时,正遇上美国进行地毯式轰炸,于增湘听到这个消息,日夜为他担心严重失眠,晕倒在田间。徐怀中对此感动不已,《底色》完成后他定要妻子为其作序,于增湘所作的序言文字质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也特地在扉页上写明“献给我的妻子于增湘”。
徐怀中任军艺首届文学系主任,是他一生辉煌的礼赞。在书屋里,“八面来风一一受命担任军艺首届文学系主任”版块引人注目,一部部耳熟能详的作品来到参观者眼前。35名文学系学员成为军事文学阵线的生力军,每想起来,都让徐怀中自豪不已。文学院首届教室在2017年被军艺命名为“解放军艺术学院荣誉教室”。最有代表性的学员是作家莫言,成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2012)的获得者。风靡一时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李存葆,也是这届学员。
书屋里还有手稿、诗词、木刻、写字台、座椅、台灯、电话及其他书籍等珍藏。
(许)徐怀中文学书屋的筹建,得益于时任励业文化旅游公司董事长、地道战管理处主任的马勇和山底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蔺发旺。他们充分认识到建立文学书屋的重要意义,多次往返北京与山底,向徐怀中商议、请教,并一再表示,这是公益事业,免费对外开放,征得徐怀中高度认可。徐老亲自或委托亲友操办,把一生中珍贵的藏书和文物贡献出来,对于重要的书籍,徐怀中还亲笔签名。2022到2023年,徐怀中在病中,还坚持签署了30多册签名。目前,文学书屋馆藏徐怀中书籍、遗物320册(件)。
文学书屋整体精彩地呈现在群众面前,让山底村的文化事业更上了一层楼,这也弥补了徐怀中的一个心愿。徐怀中将军去世后,他的将军服也陈列在文学书屋,珍藏在这里。将军远去,军魂永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