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有资产“家业”多大,管得如何?

安徽国有资产“家业”多大,管得如何?
2023年11月24日 10:05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文|汪国梁

——资本的管理运作具有很强专业性,不会因为是国有资本就能天然地管理好运营好。遵循市场规律、对接国际规则,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减少对经营主体的行政干预是必然要求。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用俗话说,就是“家业”。

无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应对风险挑战,或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长期福祉,“家业”大、“家底”厚实,才有底气。

安徽国有资产“家业”有多大,作用发挥得如何,管得怎么样?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听取并审议了《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下称《国资报告》)和《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下称《金融企业国资报告》)。这两份报告提供了关于安徽国有资产相当全面的信息。                   

1、一份规模庞大的“家业”

基于国有资产的性质和管理制度,《国资报告》将我省国有资产分为四类进行统计,分别是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前三类国有资产的多少,均可以直接体现为货币计价。截至2022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8808.9亿元,全省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37763.0亿元,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6361.3亿元。三者合计,超过14万亿元。

分省和市县计算,88808.9亿元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中,省级21925.7亿元、市县66883.2亿元;37763.0亿元的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中,省级19643.6亿元、市县18119.4亿元;16361.3亿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中,省级1735.4亿元、市县14625.9亿元。

有一类国有资产的多少,不是以货币计价,而是直接以实物数量的形式体现。这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包括国有土地,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国有森林和国有林地、国有湿地、国有草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等。

其中,国有土地面积等数据尚待国家审核,矿产资源全省共发现128 种,水资源总量 545.19 亿立方米,全省自然保护区109处。

2、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

具有价值、能够创造效益,才能称为“资产”。

规模庞大、功能多样的国有资产,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一点,在2022年体现得尤为明显。

事非经过不知难。去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形势之复杂、风险挑战之多,无论是宏观决策者还是微观主体,都深有体会。特别是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矛盾。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一靠消费,二靠投资。消费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在消费上着力,是着眼长远,但见效相对较慢。稳增长,要兼顾长远和当前。扩大有效投资仍然是重要抓手。

谁来投?资产雄厚的国有企业当仁不让。特别是在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对于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更加突出。

《国资报告》显示,去年省属企业有效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投资 2108.7亿元、同比增长9.8%。

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迎来开工、建成、投运等关键节点:引江济淮工程历时6年建设实现通水通航, 交控集团7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机场集团新桥机场T2航站楼全面开工。

“压舱石”的作用还体现在帮助中小微经营主体降低成本和稳岗就业等方面。

《国资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国资监管企业、省属文化企业分别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24.2亿元、3602万元。省属企业全年录用员工1.5万人、提供见习岗位5500余个。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成本中,房租往往占了相当大一块。

数十亿元房租的减免,对于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本纾困,无疑起到积极而直接的作用。

3、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在应对风险挑战时,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是底气所在,是“压舱石”。

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国有企业也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国资报告》显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兴产业布局、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省属企业去年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安徽要加快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聚集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国有企业应当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省国资委、省科技厅此前曾出台文件,将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简称“尖30”)项目视同省科技重大专项。

《国资报告》显示,省属企业“尖 30”项目有 8 个取得突破性进展、17 个取得重要进展,37 项创新成果荣获 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总数的 11.6%。

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是强劲引擎。由于新兴产业往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性等特点,国有资本在培育期的支持和引领带动显得尤为重要。安徽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上,都创造了国有资本“以投带引”的经典案例。

坚持近年来探索形成的正确做法,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去年省属企业完成新兴产业投资 402.8 亿元、同比增长 90.7%。

“三新一高”(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领域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同时还布局了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光伏“独角兽”华晟新能源短短三年估值便超百亿元,去年异质结产能、异质结电池与组件量产效率、异质结电池与组件生产与出货量均居世界前列,其超常规成长便离不开我省国有资本的坚定投入。

国有金融企业在“科创+产业”方面的作用值得一提。去年,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金融企业国资报告》显示,我省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注资8亿元成立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新增设立2亿元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2022 年末科创类企业贷款余额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关注新兴产业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建材、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安徽有着海螺、铜陵有色等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国有龙头企业,在相关领域积累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这些传统产业的“大块头”,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国资报告》介绍,海螺集团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海螺、铜陵有色均连续数年入围世界500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下,国有企业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将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更好地担当排头兵。

4、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国有资产家大业大,大有大的好处,但大也有大的难处。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偌大的“家业”,怎么管,才能保值增值,才能用得其所、发挥好功能?

从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首先,这是因为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传统“管人管事管资产”模式已不适应新情况,国资监管机构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依据投入资本的多少和比重来行使权利。

其次,以管资本为主,也是遵循市场规律、对接国际规则,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减少对经营主体的行政干预的必然要求。

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是管资本为主的题中之义。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转向价值形态、可以用财务语言清晰界定、有良好流动性、可以进入市场运作的国有资本,增强了资产流动性和运营效率,提升了融资能力。

《国资报告》指出,去年,我省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实现良好开局。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增至24户,资产证券化率突破50%,全年省属企业直接融资超千亿元。

直接融资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中金安徽交控REIT项目的成功发行。安徽交控集团以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安庆段(路线全长161公里)为底层资产,发行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募REITs项目,发行规模108.8亿元,净募集资金近55亿元,有力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资本的管理运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管资本为主,需要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专业平台,提升资本运营专业化水平。《国资报告》指出,去年,省属企业交控集团、能源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省属企业“两类公司”增至4户,“两类公司”资产总额、年度完成投资占省属企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4.8%和55.8%。

交控集团、能源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意义,正在逐步显露。以能源集团为例,运用资本力量,进行“组局式”投资,链接多方资源和社会资本投入长丰能源综合改革试点、省充换电一张网建设,为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更大作用。

随着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的推进和投资运营平台公司的建设,国有资产这份大“家业”,将会实现更高的管理运作效率,在加快合理流动中更好地保值增值,在优化资本布局中更好地助力地方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28.0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