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17日讯(记者 童小晋 实习生 万小艺 通讯员 曾庆诚)2023年11月17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深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典册耀中华——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将延续至2024年3月10日。
本次展览分“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大部分,展出文物共238件,有甲骨残片、居延新简、大般涅槃经卷、文科大金榜等。
展览系统回顾了百年前“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开启了探索、发掘、收藏、研究甲骨文之路,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 1000年,对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厥功至伟;居延汉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简牍学的发展,并为汉代历史研究开拓了空前广阔的新天地;敦煌遗书的发现,引发了世界学术新潮流——敦煌学,昭示了敦煌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此外,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一千余万件明清档案也弥足珍贵。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申晓娟介绍道,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献,从 3000 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到 2000多年前记录戍边将士工作的军员案件,曾被誉为“中国时代的百科全书”的敦煌遗书,再到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明清档案,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深圳市民能够一睹这些珍贵典籍,并通过一件件古籍文献,领会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特质及其发展演变。”申晓娟说。
商代甲骨文(实习生 万小艺摄)
(记者 童小晋摄)
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清内阁大库档案学,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四大显学”,它们或深埋地底,或经历风霜,或布满尘埃,又都在二十世纪初“横空出世”,惊艳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被誉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成为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盛宴。
该展览是迄今为止“四大显学”主题相关文物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观众可在此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踏上中华文脉的溯源之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