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舟”酝酿再出发 卫星产业链潜在市场广阔

“星舟”酝酿再出发 卫星产业链潜在市场广阔
2023年11月16日 19:20 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丁蓉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日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星舟”准备最早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发射。今年4月20日“星舟”火箭及飞船集成系统进行了首次试飞,但火箭升空不久后爆炸。

    多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星舟”计划致力于打造性能最强大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马斯克此前公布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城市的计划,而运输工具是第一步。虽然“星舟”的二次试飞能否成功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无论从其设计理念还是发展前景来看,都将对全球商业航天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卫星产业链上下游未来潜在市场广阔。

时隔6个月再发射

    根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舟”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星舟”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高约69米,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顶部是飞船,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

    今年4月20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舟”基地发射无人火箭,“星舟”首飞过程中,动力系统出现异常。

    民生证券的一份研报认为:“‘星舟’的首飞能够顺利离开发射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吸取首飞的经验教训后,‘星舟’完成了57项整改和优化,并对飞行器和地面基础设施进行多次升级。”

    据悉,“星舟”为二次试飞更新改进了轨道发射台基础、热级间分离系统、电动矢量控制系统等。此次试飞任务“星舟”计划全程飞行90分钟,绕地球一周后落在夏威夷西北的太平洋中。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斯克的‘星舟’计划旨在实现廉价、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输,这将大大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推动卫星产业的全面发展。‘星舟’计划还包括将人类送往火星的愿景,这将为太空探索和未来的太空产业开辟新的可能性。该计划还将促进太空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未来的太空经济打下基础。”

产业链前景广阔

    “星舟”让超重型火箭研制得到各个航天大国重视,卫星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环节全球竞赛加速。同时,“星舟”强大的卫星部署能力,还将推动卫星产业链下游的卫星互联网建设,相关环节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根据Wind板块数据统计,卫星产业领域已有航天电子移远通信信维通信海格通信中国卫星等50家A股上市公司。

    中国卫星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卫星研制方面,公司具备复杂星座系统设计、全链路仿真、自主任务规划、星上智能处理、AIT一体化管控、组批生产等核心宇航制造技术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升商业卫星领域市场竞争力。”

    海格通信表示:“公司是国内拥有全系列卫星终端及芯片的主流厂家和优势企业。公司芯片方案已广泛应用,正与多家手机、汽车厂商开展合作。公司当前正积极参与卫星互联网产业,开展全方位布局,掌握核心技术。”

    信维通信表示:“卫星通讯领域是公司高度重视的业务方向之一,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天线及射频模组、连接器及线束、精密结构件等产品。目前公司已规划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业务进展。”

    全球卫星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瓶颈。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名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目前大部分载人航天器的重量较大,使得发射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在太空中的可利用空间。二是在轨道控制方面,尽管卫星的定位和轨道精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太空环境,如何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仍然是一个难题。”

    长江云智库专家解筱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卫星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将在通信、导航与定位、遥感与地球观测、科学研究、军事与国防等诸多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变革。”

(编辑 闫立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卫星 卫星产业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
  • 11-21 中机认检 301508 --
  • 11-20 京仪装备 688652 --
  • 11-17 思泰克 301568 23.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