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这个就是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和“大熊猫”的四合木。看着不高,但它的根有4到5米长。”中交二公局磴口黄河大桥项目党支部书记邹本慧向记者介绍。11月7日,由中交二公局举办的“交筑·超级工程”磴口黄河大桥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在参观完钢筋加工中心及施工现场后,邹本慧带领采访团去探望了当地的“土著”——四合木。
四合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内蒙古一级保护植物,生长21年的四合木树径也仅有4毫米左右,移植成活率极低。
为减少对四合木的破坏,项目选择了投入更多运输成本和施工成本,于距离施工现场8公里外的地区另行选址,展开“两区三厂”建设。“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我们保护了环境资源,承担起了央企责任。”邹本慧说。
110国道磴口黄河大桥项目由中交二公局承建,路线全长11.74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项目于日前完成了磴口黄河大桥首根桩基施工,已完成钢筋及钢腹板配送中心、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大桥已打设钢护筒132根、完成桩基施工8根,正在按计划推进后续桩基工程施工。
磴口黄河大桥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3098米,主桥桥型结构为主跨130米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该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仅波形钢腹板用量就达6200吨。这种材料强度高、自重轻,综合优势突出,但国内波形钢腹板加工产量较少、价格偏高,采购波形钢腹板的方案将会严重制约项目总体工期、提高项目整体预算。
为此,项目采用了波形钢腹板自加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方法,通过自研波形钢腹板的冷弯成型工艺、钢腹板组焊工艺、耐候钢防腐蚀工艺等各项工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波形钢腹板自加工体系,以应对项目施工的各项需求。
近期气温逐渐降低,110国道磴口黄河大桥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仍坚守岗位,稳步推进项目施工进度。
据了解,该项目的建设对落实国家公路网规划布局,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干线公路网,提高区域干线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沿黄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