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上巴峪关 他是米仓道的“活地图”

十上巴峪关 他是米仓道的“活地图”
2023年11月07日 02:55 华西都市报
孙凯在辨识碑文。曾业摄孙凯在辨识碑文。曾业摄

人物特写

  “农民勤种庄稼才吃得饱饭,文博工作就是我的饭碗。”33年间,巴中市南江县文保专家孙凯用脚步丈量了米仓道南江境内的所有路线,与古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近日,“寻路蜀道”采访团采访了孙凯,听他讲述与米仓道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孙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江县图书馆工作。年轻好动,思维活跃,又写得一手好字,南江县博物馆馆长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换一份工作,孙凯当场答应了。1990年,大学专业与文博、考古无甚交集的孙凯,身份从图书管理员转变为县博物馆馆员。

  孙凯十分吃得苦,他查阅资料,努力探寻每一件馆藏文物背后的信息;野外调查、文物普查总是冲在最前头。2001年,他通过县志了解到米仓道巴峪关的信息,并在当地采药群众带领下首次登上了该地。彼时,虽然南江境内不断有文物被发现,但直到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米仓道都还没有被作为独立单元进行专门研究。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巴中行,通过仔细梳理馆藏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渐建立起了线性概念,由东、中、西三条主线所构成的路网逐渐清晰起来。专家们惊异于米仓道的系列重大发现,直言“米仓古道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至今,孙凯已十次登顶巴峪关。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2012年冬季,在漫天飞雪里,他陪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一路登攀,山上白茫茫,积雪最深处没至大腿。专家们在巴峪关待了两个多小时,为古老的关楼做了一次详细的“体检”。

  从事文博工作33年,对于米仓道的线路、重要点位及考古成果,孙凯了然于胸。但他谦虚地表示,专家的称谓不敢当,自己只是普通的文博工作者。同时,他很高兴地看到,随着近些年米仓古道研究的不断深入,让名满天下的南江红叶更具魅力,历史文化的赋能,让南江乃至巴中旅游产业有了无限可能,这正是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诚如巴中知名米仓道研究专家汪信龙所言,正是孙凯等一大批基层文博工作者,为米仓道乃至古蜀道研究提供了最宝贵支撑,没有他们“坐冷板凳”的精神,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没有他们一线摸底、发现、保护和基础性研究,何谈更深层次的研究。正是一代代基层文博工作者的持续接力,也才有了米仓道的今天。古蜀道的所有重要学术成果,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孙凯 文物 考古 文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10.5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53.63
  • 11-06 泰鹏智能 873132 8.8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15.18
  • 11-01 纳科诺尔 832522 1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