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花水月到百鸟归巢,上海时装周刮起中国风

从镜花水月到百鸟归巢,上海时装周刮起中国风
2023年10月16日 08:4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充满迷幻气氛的视听空间中,模特们头戴中国潮汕地区的传统头饰,身披精美绣文的时装,次第踱步而出。中国传统民族服装的元素和立体剪裁的廓形浑然一体,丰富的设计细节表达着设计师对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解释与思索。

这是2023年10月14日的晚上,上海时装周位于新天地湖畔的红庭秀场。来自广东的艺术家、时装设计师杨盈盈的个人品牌“TUYUE涂月”正在举办新一季的时装大秀。

一、传统美学复兴

下午6点,前一个品牌的大秀刚刚结束,“涂月”的模特们已经将上海时装周的后台化妆位坐满。

新一场的战役打响,化妆师们手脚麻利地按照定妆照片为模特们盘起中国风的发型;整理衣服的阿姨们将一件件作品熨平、挂起。

身材瘦小,理着一头整齐圆寸的杨盈盈,五官有着南方人特有的清秀骨相。她在后台拥挤忙碌的人缝里熟练穿梭,随时停下,提醒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注意的细节。

在后台最忙碌的时候,她本能地与站在身边的同事们说起潮汕话。细节透露她的底色,而这一季的新衣,却是一贯以中国风作为表达载体的她,第一次展开对故乡的回望。

“庄周梦蝶,镜花水月”,出身潮汕的杨盈盈从小听惯长辈讲述庄子寓言的故事,新一季的设计以“ILLUSION依露申”(幻境)为名,来源是她从某一个时刻开始对“百鸟归巢”一词产生了执念。

“我是潮汕人没有错,但是我的家庭好像没有传统当中那种对女生的刻板印象。我的父亲给我命名为‘盈’,是充实满足的意思。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对潮汕文化很容易产生亲近感。到了现在的人生阶段,慢慢意识到自己需要回归到熟悉、安全的环境,找到归属感。”杨盈盈说。

从出发到回归,这番心路历程对于中国成长起来的设计师来说并不鲜见。在学习设计的阶段,杨盈盈同样被西方深厚的服饰文化与技法所折服。

学习用西方设计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进而对西方的哲学产生兴趣,而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让她对绝对的物质世界产生怀疑,既而重投中国哲学的怀抱。

“从做创作的角度来说,回归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需要一个刻意的过程,它是一种自发性的回溯。我们成长在那样一个传统美学的环境里,在做设计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老家的灯笼、标旗,甚至潮汕的音乐,它的调性会让人联想到明快的色彩。所以中国风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元素的照搬,或是放到西式服装架构里面去,给衣服贴上所谓中国的符号,而是把中国人的精神和美感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天圆地方,一片式剪裁,让杨盈盈设计的T恤到卫衣都呈现出温润中带有垂悬的效果。马面裙、汉服、唐装……当人们习惯于将越来越古典甚至精确考据的传统服饰穿戴出门时,当转换身份,作为时装设计师的杨盈盈考虑的却是“如何让中国风更加日常,可以和优衣库的基本款搭配穿出门上班。”

二、走进上海时装周

广州美院毕业,身负艺术家和时装设计师的两重身份,创立涂月品牌走到第15个年头,今年是杨盈盈第7次将作品带到上海时装周的舞台。

杨盈盈找来山水唱片创始人、电子音乐人孙大威,为这一次的大秀专门进行编曲。这位曾经为脑浊、新裤子等乐队的作品进行remix的作曲家,在看到T涂月新一季的服装后,决定将丝竹音乐的调性融入电子乐的律动,呈现出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实验音乐的自然统一。

现场灯光的铺排则来自资深的秀场导演王晗。根据服装的不同风格,大秀被设计为“极、色、觉、飞、水”五个篇章,用现代的光影技术,烘托出时装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本真气质。

从展销会到showroom,再到互联网的各种传播渠道,在设计师拥有许多完成交易、展示作品渠道的当下,办一场秀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在公众视野中停留的短暂时间,让其成为一件颇为奢侈的选择。

“办秀还是很有必要,因为它是一种更完善的关于品牌的表达。比如之前每一次来上海时装周办秀,我都会在现场摆放创作的艺术装置,而这次,我想强调镜花水月的空灵概念,你会发现舞台上什么都没有,只有光影创造出的空间,它来源于中国画中留白的思维。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作品和秀共同构成了一个品牌的美学”。杨盈盈说。

办秀不易,还得选择最好的展示平台。

“上海时装周是我认为的中国最好的时装周。”杨盈盈坦言。从来到上海时装周的第一年起,她就被运营团队的专业所触动。

“办一场秀的过程里,时装周的团队会针对我们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沟通和对接。显然他们有更多和品牌共事的经验,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提出的建议是我们都想不到的,他们有站在品牌的角度,为品牌考虑问题。”

而上海时装周的官方背书,也让杨盈盈在这个平台接触到更广阔的资源。2021年,在上海时装周的引荐下,杨盈盈与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开了艺术作品的合作;2022年,她再次受邀,参与到英国老牌百货公司哈罗德与上海时装周联合举办的对谈活动。

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跨界身份,和对于中国风的独特理解,让她得以和上海时装周并肩,相互成就。

三、“可再生”的中国风

2008年,杨盈盈毕业于广州美院的美术史系。“美院”是她常提及的名字,这段求经历也让她一直以来充满着作为艺术家的自觉。

在今天的时尚弄潮儿们眼中,艺术与设计的传统藩篱早已被打破。艺术家需要去了解和关心这个世界,而设计师也应该不再用“适应市场”这样的陈旧观念来束缚自己,而是坚持自我的表达。

“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没有受众。我们不可能去迎合所有人来设计衣服,也没有必要这么想。重点是让那些想法、审美和我一样的人找到我。当然,对于每一位坚持自己的设计师来说,被足够多心意相通的客户找到,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也不例外。在这个等待的过程里,我想还是要通过阅读、上学等各种形式,去获得新知,强大自己的内核。”杨盈盈说。

作为艺术家,杨盈盈说自己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迷信灵感”。而是选择相信学习、训练、技能、审美最终形成的经验。

而作为设计师,杨盈盈获得的重要经验之一,与可再生有关。

当她的作品越来越走向国际,一位老师适时出现,告诉她,想要在立住一名中国设计师的格调,可再生的理念必须去践行。

2019年起,涂月每年12月发起「衣旧换新」活动。持有一件涂月产品超过12个月的消费者,可以拿旧衣和一个关于衣服的故事,去换一件新衣服。这项计划开展三年,积累成山的旧衣让杨盈盈开始有了新的艺术创作灵感。

2020年,杨盈盈和涂月加入到“FFR国际零皮草销售商”计划,并在之后一直坚持大量使用包括海羊毛在内的可再生材料。

而对于一个懂得裁剪的设计师来说,最重要,也最日常的可再生,则来自于日常边角料的运用。

在一场涂月的大秀中,可以看到设计师对面料拼接的各种巧思,把变废为宝变成一种设计美学。

“我们这次有十多套衣服使用到了面料的拼接。有人会说,我这样做可以省钱,其实他们不知道,用边角料做拼接花费的人工恰恰是更高的成本。但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么做。一块布料在为衣服剪裁造型的时候,造成的浪费其实是很惊人的,我觉得这些边角料的浪费,本身就不够环保。”

涂月大秀完成当夜,杨盈盈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己与模特背对舞台光影,相互凝视的照片。她为照片的标题起名“AI和人类”。

发完照片的2个小时后,她又在照片下补上一句:“也可以是小王子和玫瑰”。

也许她永远无法停止思考下一季的衣服应该做什么。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时装周 设计师 中国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9.5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41.6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