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为节庆文化带货

影视为节庆文化带货
2023年09月28日 01:26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影视为节庆文化带货

明天,又是一年中秋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说,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其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

随着过节成为人们最具仪式感的文化生活,以中秋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悄然融入国人的精神血脉。或热闹或温馨或庄严的节日图景,也成为了中国影视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有明月与乡愁,也有家国与时代。今明两晚,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3中秋奇妙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将相继播出,“带货”节庆文化。

多年来,丰富多样的影视作品引发观众情感共振,营造符合时宜的节日氛围,传播恰切熨帖的节日文化。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赵睿认为,随着创作者对节日内容的持续深耕,影视作品不仅能普及节日知识、渲染节日气氛,还能勾画世情、温暖心灵,挖掘并展现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社会价值。用镜头一笔笔绘就中国节日的当代价值和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赋予节庆文化

更多戏剧性表达

大年三十,全家人一起看央视春晚,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年俗;从机灵可爱的“唐宫小姐姐”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水下洛神,爆款频出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已是过节的“刚需”……每逢佳节,电视台、视频网站等平台都会围绕节日主题,推出主题晚会、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作品,对节日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渲染浓郁的节日氛围,加深大众对节庆文化的理解。

节庆文化还成为日常影视创作不可或缺的内容,赋予作品更多戏剧性表达。比如宋朝的很多民间传统节日保留至今,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电视剧《清平乐》就带我们穿越到北宋,把春夏秋冬各大节日都过了一遍。剧中俊逸少年曹评吸引官家长女徽柔公主的注意,是在中秋节的游乐队伍中扮演射日的后羿。在剧中嘉祐二年(1057年)一鸣惊人的苏轼将在十九年后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写下他传颂千古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奇思妙想中满寓超达和放旷。而王拱辰的外曾孙女李清照日后也曾留下咏月怀人的绝唱《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宫观赏灯彩和女子相扑,是徽柔记忆里最开心的事情。每至元宵,宫廷和百姓会一起欢庆佳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云:“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辛弃疾也曾有一阙描摹元宵盛况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也把元宵节作为叙事情境,但表现的是浮华背后的危机:在人潮汹涌的长安街市上、张灯结彩的氛围里,张小敬要在十二个时辰之内查明一起谋逆大案,拯救百姓。作品借助元宵节的氛围,让盛世长安、灯火通明与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交织在一起,让影像充满戏剧张力,也让元宵节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可见,电视剧作为普及性最强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其“带货”能力不言而喻,所带之货,决不仅限于剧中出现的某种实物,而是已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扬声器”。“这些作品对节日场景进行精心设计,并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节庆文化、节日习俗有机融入故事讲述,自然而然地推动情节发展,让观众对节日的认识有了更多的历史纵深感和空间延伸感。”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赵睿说。

进一步拓展

影视的审美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认为,节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浓缩,蕴含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处世之道,为影视作品拓展了别样的内容表达空间和审美空间。

“对个人而言,节日都是对生命旅程的标记和阶段性总结。电视剧《人世间》开篇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春节。简陋、杂乱的棚户区‘光字片’里,春节的气氛却红火热烈。据统计,这部剧中至少呈现了13次春节场面——生活条件一次比一次更好,少不更事的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父母的脸上多了几分沧桑,春节让团圆的概念更加强化。对民族而言,节日是对岁月更迭的集体回首和族群式告白。纪录片《记住乡愁》里有许多关于节庆文化的深情表达。每当清明时节,同一姓氏的宗族兄弟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故乡,缅怀祖辈、致敬先人,完成一场赓续家族血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庄严仪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完成对故土和祖先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附,让人们不忘来时路,认清根和魂。对国家而言,节日是对时代精神的生动阐释和仪式化点题。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国庆节为背景,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个历史性瞬间,不断强化家国叙事中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的关系,让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自己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杨洪涛细细道来。

在奇特美妙

之处“浅出”

“每逢佳节倍出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节目制作工作记录中,有这样一行字:“找准中国人的‘文化DNA’,带领人们‘深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浩渺图景,而后在奇特美妙之处‘浅出’。”可舞、可视,让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知、可感。三年来,河南卫视这样讲述“中国节日”,别有一番意趣,打开了大众选择过节方式的新思路。节目主创路红莉分享了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思路打造出的多个文化爆款。“一路摸索下来,我们明确了始终要追求视觉奇观的目标。”她认为,用新技术、新样态丰富节日内涵,这样极致化的中国审美可以引起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一年一度的央视秋晚邀全世界华人咏月、赏月、拜月,诗酒言欢,共度佳节,已成文化盛景。明日20点,央视秋晚将如约而至。今年秋晚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四川宜宾举办。晚会主舞台位于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旁的长江公园,也是“长江干线航道零公里”处。一向以篇章式结构为特色的秋晚将紧紧围绕长江文化谋篇布局,分设上篇《月涌大江》、中篇《江水三千》、下篇《江月年年》三个篇章,借此展现中华民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豪迈气势,抒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乡愁思念,挥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厚重情怀。总导演李申、景欣介绍,今年秋晚将首次实现四个演区拍摄,围绕“诗、酒、月、水、竹”五种文化意象展开,着力体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非常值得期待。比如宜宾崔科山下的流杯池,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北宋诗人黄庭坚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的意境,于此凿石饮水为池,“流杯池”因此得名。相传这里是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之地。在峡谷之间,身着古朴服饰的自得琴社的青年乐手们,抚古琴、击大鼓、吹笛箫……伴随着谷底缓缓流出的清泉,与青年演员碰撞出“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浪漫共鸣。

“以节日为媒,影视创作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根脉。影像对节庆文化进行多层次呈现,引出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成就、社会繁荣图景等诸多内容,使中国人的节日故事变成了具有时代意义和国际视野的中国故事。这些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视作品经由国际传播,触达更多海外受众,在润物无声中助推中国的节庆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赵睿还期待,更多以节日入题的优秀影视作品涌现出来,为节庆文化添加这个时代的专属注脚,为中国文化传播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专家观点

既看得见乡愁又玩得转时尚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里,总有一轮明月朗照其上。从秦砖汉瓦到唐风宋韵,一轮明月盛满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化乡愁。

如何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并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其生命力,使其持续焕发时代光芒,对业界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何华湘教授认为,融合是传统节日的底色,应用融合思维为传统节日赋能,通过具象、情景、仪式、互动等多元符号的引入或重新组合,创造出既看得见乡愁又玩得转时尚的文化产品,建立起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节日与日常之间的连接和对话,推动传统节日可持续发展。

何华湘教授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与生俱来的融合特质。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舌尖上。譬如春卷、汤圆、青团、粽子、月饼、腊八粥,这些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没有一样是“单纯”的:不仅用多种食材配伍,而且以和合手法制作。其次,中国人过节,讲究吃,讲究穿,讲究视听之娱,也讲究各种各样的礼数。过节是调动了人的全部感官兴趣和整个社会力量来对待的,是对个体和集体的全方位检视和调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必定是全家老小和社会各界乃至举国上下一齐张罗着来过的。从人的团聚到社会关系的连接,再到资源的整合、功能的融合,中国传统节日在整体上是由多个层面文化载体融合而成的产物。“既要满足身心享受的需求,又要经营各种社会关系,这就使得传统节日在功能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融合特征,兼有巩固伦常、维持秩序、促进经济、培植艺术、传承文化、养成教育、娱乐社交等多种显性功能,渗透着中国人的物质需求、精神追求、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何华湘教授进一步认为,今天,激活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融合思维的创新应用,能为传统节日快速赋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寻回价值归属。传统节日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具有多重价值。人们通过节日的集体参与来传递情感、寄托愿望、繁荣经济和娱乐生活,同时也通过节日周而复始的年度演绎来铭记历史、传承知识及教化童蒙。近年来,持续部署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当下数字文明大时代对中华传统节日和节庆文化的统称,呼唤传统文化回归,掀起了一场反响热烈的全民行动,传统节日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文化内涵越来越彰显,人们过节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涨,传统节日的价值伴随着过节的味道重新回来了。人们惊喜地发现,搭上“融合”的顺风车,当端午节不再是“粽子节”,中秋节不再是“月饼节”,传统节日的价值也就有了更丰满的内在,构筑起牢固的情感纽带和价值认同。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年来,年轻人在传统节日出游的兴趣上出现了明显变化,不再单纯是为了“逛吃”,而是更倾向于寻求对“仪式感”和民族文化的体验。民俗、国风,成了不少旅游项目的吸睛卖点。这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之旅,也是融合思维的创新应用之旅。在“我们的节日”活动部署中,“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是明确的工作要求,这本身便是融合思维在文化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充分体现了尊重文化传播规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毕竟,老百姓上了网,传统节日也不能掉线。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泼泼地融入当代,文化传承发展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那朵“人类共同的雪花”,那份“折柳寄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东方美,彰显中国气派。河南殷墟、浙江良渚、广汉三星堆、眉山三苏祠里,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穿梭于历史遗迹间,自然、美好……

第二、开辟“双创”路径。近几年来,一直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如何才能实现“双创”呢?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要么引进新的要素,要么建立新的连接。融合思维正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它允许我们打破传统和常规的边界,从生活习惯中培养新的认知,尝试新的行为,一方面勇于接纳新生事物,一方面对传统元素重组利用,双轨并行,为“双创”开辟一条便捷可行的途径。

当下,大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火“出圈”已习以为常,而且对相关创新表达的期待值也已普遍提高。比如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横空出世后,“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爆款不断。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节日”给出了答案。14名宫廷乐师,从《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一幅幅名画之间穿行而来,组成《唐宫夜宴》;8匹战马,在昭陵六骏和唐三彩的意象色彩中奔腾前往,气象高远,化身《梦幻天马》……在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艺形式的创新和科技的助力加持下,“中国节日”成为河南卫视的一张王牌,网友评论其“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强大生命力,证明了其“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的现实性,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当然,无论是深耕传统文化、聚焦传统节日的内容选择,还是一个个惊艳的创意,都并非一日之功,不仅要带着礼敬之心学习,还要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才能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影视作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
  • 10-11 阿为特 873693 6.36
  • 10-09 浙江国祥 603361 68.07
  • 10-09 卓兆点胶 873726 2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