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 | 谈价格战、谈自建电池工厂、谈何小鹏,大众中国贝瑞德回应一切

大咖说 | 谈价格战、谈自建电池工厂、谈何小鹏,大众中国贝瑞德回应一切
2023年09月11日 20:33 财经汽车

采访 | 赵成

文|王静仪

编辑|施智梁

“如果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目前可能已经跑了五公里或八公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说。

在他看来,起跑时速度最快的选手有时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抵达终点,大众做好了长跑的准备,目标是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第一的国际车企。

大众曾经是蝉联多年的中国第一车企,但从2022年开始,被比亚迪超越。贝瑞德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委婉承认,大众很难再重回第一,未来的目标是中国前三、在华国际车企第一。

2023年上半年,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唯一销量下滑的单一市场。大众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共计交付145.19万辆汽车,同比下滑1.2%。

在大众看来,销量数字的确有所下滑,但现阶段更看重增长的质量,也就是保持健康的利润率。因为只有来自燃油车的利润足够多,才能支撑电动化的转型。

上半年,大众在中国一共卖出了8.97万辆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4.8%。7月伊始,ID3大幅降价3.7万-4.3万元,售价12.59万起,对销量的带动也立竿见影,连续两个月订单破万。

“一旦在成本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就可以通过价格的调整提升销量。”贝瑞德以ID.3的降价举例说明,降价之前,必须先降本,否则就是卖一辆、亏损一辆,企业经营很不健康。

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电池供应是核心。贝瑞德明确表示,大众集团必须要掌握自己的资源,不能仅依赖一家主要供应商,否则在供货条件上就受制于人。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寻找并确保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只有掌控电池原材料的整个供应链,才能有效优化电池成本。

新能源化从来不等于电动化,对于大众这样的传统燃油车企来说,插电混动是巨大的机会所在。

在中国车市,插混车型又能享受新能源汽车待遇、又规避了续航里程的焦虑,近期销量快速增长,增速明显快于纯电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7月,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29.5%;插混车型累计销量126.3万辆,同比增长87.4%。

现有燃油车型向插电混动车型的转变非常重要,贝瑞德说,尤其是A级车和B级车的细分市场,这正是大众集团的销量基本盘所在,现在已经或将逐步推出PHEV插电混动版本。

降低成本和车型扩张的背后,离不开大众对技术的投入,仅在过去一年里,大众与小鹏汽车、芯片初创企业地平线等多家中国公司达成合作。

“当今世界有两个主要的技术阵营,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中国客户的需求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贝瑞德说,大众不仅要在中国制造、采购和销售汽车,未来更要在中国进行技术开发,把本土合作伙伴的专长融合到大众的全球架构当中。

▲ 图源:IC▲ 图源:IC

中国始终是大众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2年,大众在北美市场交付约80万辆汽车,在欧洲市场交付约320万辆汽车,并在中国市场交付约320万辆汽车。

在整个集团层面,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随着传统卖点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设计成为了实现品牌差异化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包括外观、内饰还是数字体验。大众汽车集团正在成为一家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希望提高设计质量,并增强品牌的差异化。

展望未来,从企业形象到产品和数字服务,大众将全面提升设计对于业务的重要性。设计部门将与各自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各个品牌的个性。

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大众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时代如何保证自己的地位?近日,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在德国慕尼黑采访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以下是采访问答,略有删减。

01 谈市场竞争:降价之前,必须先降本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中国市场是大众汽车在全球唯一销量下滑的单一市场,怎么看待未来的挑战?

贝瑞德:如果单纯看销量数字是这样。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优先考虑增长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数量。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转型时期,我们在考虑销量的同时也要确保健康的利润率。尽管我们的增长速度略慢于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保持着很好的盈利能力。

我们判断,中国整体汽车市场今年仍然会保持较小幅度的增长。为了保持车市总体的增长,下半年需要更多的促进措施。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经济的形势对于出口业务也并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些客户虽然账户上有存款,但是目前消费的意愿并不是很强。我们相信接下来中国政府会通过正确的措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会保持增长。我们对中国经济接下来的走势非常有信心。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调整价格是大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ID.电动车型在中国的定价已经引发了欧洲媒体的争议,这是否意味着ID.纯电产品目前在中国还是以价换量?

贝瑞德:之前我们已经预计到中国市场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因为车企数量非常之多,大家都希望能够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车企只有纯电动汽车产品,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无法卖车而从市场上消失,或者是以非常薄弱的利润率甚至以亏损为条件去卖车。

这样的竞争态势是很不健康的,因为相关车企在承受严重的亏损,而他们的资金或来源于地方政府,或来源于投资者。

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来说,我们的战略是质重于量。盈利能力非常健康的燃油车业务,为我们的纯电动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发力来提升纯电动车产品的竞争力。

去年8月,我到中国以后,就与合资企业伙伴一起启动了成本优化项目。在电动车领域,只有优化成本结构,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生存。

▲ 图源:IC▲ 图源:IC

这一项目已经显现出了初步的成效,使我们能够在不伤害盈利能力的情况下降低售价。一旦我们在成本优化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价格的调整提升销量。比如,我们在7月初的时候降低了ID.3的销售价格,现在ID.3每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万台左右。

可能有评论人士会说,我们的电动车卖不动了,甚至我们会受到批评。但是,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保护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积极去推动成本优化的计划。我认为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战术上是一个更加明智的做法。

在整个汽车市场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激烈的竞争将在接下来几年持续存在。如果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目前可能已经跑了五公里或八公里。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起跑时速度最快的选手有时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抵达终点。从大众汽车集团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做好了长跑的准备,目标是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第一的国际车企。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现在大众汽车旗下的新能源产品是否已经实现了盈利?如果还没有盈利,预期哪一年可以实现?

贝瑞德: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纯电车型和传统燃油车型具有同等水平的盈利能力,并计划在2025年后不久实现这一目标。

要实现电动车和燃油车相当的盈利水平,提高成本竞争力至关重要,我们正在持续优化电池的成本,包括不断优化电池的化学材料。随着未来标准电芯在中国市场推出,我们将迎来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我们计划在2024年年底开始在车型中搭载标准电芯。这也将是我们在电动汽车成本优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帮助我们提升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

纵观整个市场,如果纯电动车企无法控制好电池和原材料的成本,将很难实现盈利。大众汽车集团也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集团有全球的电池战略。在中国,我们与本土合作伙伴国轩高科合作,正在合肥建设一个总产能容量为20GWh的电池工厂。到2024年年底,我们就会推出下一代的电芯,这将是优化成本方面的下一个重要的步伐。

讲到提升竞争力,既包括技术、设计、客户社群,也包括成本的竞争力。如果无法控制好成本,即使其他的条件都具备也很难生存。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就是要控制好电池的成本,控制好电池的成本就必须要掌握自己的资源,在任何一个市场当中都不能仅依赖一家主要的供应商,否则在供货条件上就会受制于人。

02   谈混动车型:

新能源化不等于电动化,插电混动是巨大机会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目前行业里有一些关于渗透率的讨论,之前每年的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今后渗透率增速会逐渐平缓,今年的提升可能只有5%,你怎么判断未来三年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进程的速度?

贝瑞德: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也包括插电混动车型。此前各方都低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和普及速度。比如2020年时,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25%,但是去年已经达到了34%。

因此,我们也调整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50%。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纯电续航里程至少需要达到100公里。

我们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原因:首先,车辆购置税减免将会持续到2027年,并同时适用于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对于中国的购车客户来说,如果他们购买的是插电混动车型,也一样能够上绿牌,在一些实施限行措施的大城市中,插电混动车型每天都可以上路。

此外,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分成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市场,既有一线城市,也有农村汽车市场,南方和北方也存在着差异。对于只有一辆车的中国家庭来说,插电混动车型既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电动出行、上绿牌,在必要的时候也便于长距离出行。

这为传统燃油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机会,通过将产品阵容进行插电混动化的转变,向新能源汽车的方向转型,这也是我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加速纯电动产品的攻势,到2030年,我们将拥有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专门提到要大力发展混动车型,未来混动车型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产品中的占比大概是多少?是不是所有燃油车型都可以发展混动车型?

贝瑞德:目前主要讲的混合动力技术,将应用于A级车和B级车细分市场当中。具体而言,我们针对基于MQB平台的A级车和B级车型,已经或将逐步推出PHEV插电混动版本。

这些插电混动版本至少具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我们这部分车型的销量非常大,通过插电混动车型的推进计划,我们将强有力地实现燃油车型向新能源汽车车型的转型。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大众一直讲到成本优化,讲到自己的电芯,但行业关于是否自建电池工厂一直有争论,很多汽车制造商认为,自建电池工厂需要销量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承担巨大的成本。大众汽车是否进行了此类核算?达到何种规模后,自建电池厂是比较合乎市场规律的做法?

贝瑞德: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建设3个超级电池工厂,其中两家位于欧洲,另一家位于加拿大。在中国,我们主要与国轩高科合作,这一合作可以被视为第四个电池工厂。

一方面我们会从合作伙伴那里保持大规模的采购,另一方面,我们要确保自身的产能至少能够满足集团50%的电池需求。

在电池领域,要想获得足够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仅仅掌控电芯制造是不够的。在电池成本的整体构成中,有80%与原材料相关。因此,要实现电池成本的优化,我们需要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考量,而不仅仅集中于电芯制造。

鉴于此,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确保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包括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只有掌控电池原材料的整个供应链,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优化电池成本,而大众汽车集团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 图源:IC▲ 图源:IC

在我们的讨论中提到宁德时代,我想再次强调,大众汽车与宁德时代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已经对三元电池的化学成分构成进行了优化。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与宁德时代合作,进一步优化电池成本。我们与宁德时代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包括我个人也与曾毓群有很好的关系。 

03 谈投资中国:

     第一次见何小鹏,就建立了信任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过去一年大众中国与多家中国公司达成合作,从地平线、中科创达到小鹏,是否仍在中国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贝瑞德:我们过去的模式是车型在欧洲开发,在中国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体现形式,因为相关车型的制造、原材料采购和销售都是在中国市场进行的,我们也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但现在的“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不同,我们越来越多地将技术开发工作也放在了中国。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中国客户的需求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这样的决策无法由德国总部来做,我们要与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保持同频共振。因此,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当今世界有两个主要的技术阵营,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世界其他地区。为了确保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效应,我们仍然在持续推进全球化的平台和架构。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我们正在努力越来越多地让全球化的架构能够适配中国客户的需求,具体的做法是把本土合作伙伴的专长去融合到我们的全球架构当中。

比如,与地平线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以及和中科创达在信息娱乐系统及汽车互联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我们会继续专注于持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只要有需要,我们对和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持开放态度。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大众与小鹏马上在2026年要推出两款新车,是否计划成立合资公司或创建新品牌?双方的合作将具体怎么落地?

贝瑞德:在可见的将来,整个汽车市场继续出现像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这样的合作关系。我们是首批决定与新势力企业合作的的企业。

在我们与小鹏一开始坐下来讨论潜在的合作时,双方就认识到了彼此的优势,明确了双方要建立的是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两款车型只是合作的开端,而非终极目标。

我们的合作覆盖多个层面,包括联合开发并推出两款新车型、战略层面的合作以及资本层面的合作。这三个层面突显了双方对推进合作的强烈意愿,而且在合作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彼此优势,实现互补。

从大众汽车角度来说,通过和小鹏汽车的合作,我们将很快推出两款新车型,使我们现有的产品阵容得到补充。而小鹏汽车也能够受益于大众汽车在其他领域的优势,例如,去年小鹏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是14万台,我们的销量是300万台。基于规模,我们在采购方面拥有更好的杠杆,共享的零部件以及联合采购,可以为合作项目带来成本方面的优势。

另外,小鹏和大众汽车都拥有自己的充电网络,我们可以通过向彼此开放充电网络合作,让客户都享受更好的充电体验。在电池方面,我们即将推出标准电芯,我们也在研究标准电芯是否也能让小鹏汽车获益。所以,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之间在多个领域都有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可能性,我们还在持续与小鹏汽车进行探讨。

在运营层面,我们在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项目组,双方的工程师在此聚合成一个团队,紧密协作,共同进行开发工作。

大众汽车和小鹏开展合作,不仅在产业层面具有明确的逻辑,双方管理层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我第一次见到何小鹏,我们就建立了这样的信任。除此之外,双方在职能领域也都建立起了对口合作,比如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战略负责人、首席技术官、平台负责人都建立起了联系。信任是我们合作的重要基础。

大家也可以看到,资本市场非常看好我们的合作。小鹏汽车的股价也创下了新高。所以,我们不光为小鹏创造了价值,我们作为合作方持有的约5%股权,也为我们创造了价值。

责编:赵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
  • 09-13 科强股份 873665 6.28
  • 09-11 飞南资源 301500 23.97
  • 09-11 中研股份 688716 29.6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