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常常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问过一部分学生,他们都说平时没有机会练,只有在学校的体育课或操场才能练。还希望在小区或身边安装单双杠,给他们提供锻炼的器械和场所。
单双杠难觅
“谁知道校园外哪儿有能练单双杠的场地?”
“我也想练练,就是找不到……”
“我买了个家用单杠,但网上说特别危险,不敢用了。”
曾经身边司空见惯的单双杠不见了。“身边的单双杠在哪里?”记者看到,不少人通过社交平台、论坛等发帖求助、交流。
例如,有网友在回复中称,小黄庄小区、华府景园、牛街东里一区等小区内有单杠。但记者分别实地走访这三个小区,均未发现单杠的存在。
而在寻找单双杠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诸如椭圆机、扭腰器、太极揉推器等已相当普及。许多小区、公共空间、口袋公园等场所,都有这些全民健身器材。相形之下,更显得单双杠、高低杠等不那么好找。
在位于管庄的北京新天地小区,记者找到了一副单杠。正值傍晚,暑气渐消,健身区域热闹起来。大人们用按摩器缓解疲劳,孩子们滑滑梯、玩跷跷板……趁小孙子在旁边玩耍,刘先生双手握住单杠,双脚腾空,锻炼臂力。
“小区里有单杠挺好的,抽空儿就能锻炼。”自从三年前住进北京新天地小区,刘先生就经常利用单杠抻抻筋骨、练习引体向上。“要是去公园,最近的是常营体育公园,光走到大门口就得走15分钟。”刘先生说,公园里的设施更多,有时会特意去公园锻炼,但平时还是在小区里更方便。
不过,记者注意到,单杠上的介绍牌部分字迹模糊,未明确显示安装日期。生产日期则为2015年7月17日,使用年限为5年,目前单杠已出现油漆斑驳脱落等现象。
不普遍却重要
街头的单双杠难觅,但在很多市民心中却拥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去年9月,清河燕清文化体育公园单双杠因超过安全年限被拆除。就在当天,便有居民向北京市政府“领导信箱”反映,称“公园单双杠从开园之日起,已融入百姓生活。小孩子要考试锻炼,老年人用它放松腰部,增加肌肉力量,单杠使用率在器械里是最高的。”这位居民担心单杠无缘无故被拆,希望能早日恢复。
对此,市园林绿化局答复称,健身器械拆除是因已过安全年限,正安排施工单位进行拆除及更换,经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与清河街道沟通,明确于近日安装就位。
清河燕清文化体育公园位于阳光南里小区西门附近,是一处街心开放小公园,如今多组单双杠早已安装完成。记者看到,与去年锻炼者所摄照片相比,器械由蓝色支架搭配黄色横杆,更新为灰色支架搭配蓝色横杆。
保留原有单双杠的同时,也有点位应居民需求,增添了单杠。
位于文慧园南路与文慧园斜街交叉口的一处口袋花园,角落里崭新的单杠十分亮眼,地面还铺设了软垫。“这单杠装了没多长时间,公园也是重新修过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单杠安装后用得很多,“基本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老人、孩子都有。”
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文慧园路曾启动治理。在改造过程中,有居民提出孩子上中学了,想练习引体向上。于是,这处新建的口袋花园内便装上了单杠,为居民锻炼提供方便。
争议隐患并存
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观察,街头巷尾的单双杠,确实是少了。
“单双杠安装成本较低,几根铁棍焊接一番,非常容易就能实现。”赵之心称,在历史上,这款器材其实是最早出现在大众健身之中的,过去各个单位几乎都有。单双杠活动,是很传统方便、随处可见的项目。
北京市区的健身器材由多家公司提供,记者选取其中一家器材厂家致电咨询。了解到厂家可以提供多种健身器材,也包括单双杠,但要看社区街道选不选。“一般是挑些款式,要什么我们就给安什么。”
属地管理部门机构不选,单双杠自然就少了。究其原因,赵之心分析,这项活动终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度。
有市民致信称“希望增设单杠、双杠等适合青少年的户外健身器材”。对此,有关部门回复称,单杠和双杠属于体操项目,是专业性较强的高危健身器材,安装地面需铺设软垫或沙土,使用时需要有专业人员讲解、指导及监护。目前投放的户外健身器材没有单双杠,原因一是安装条件不允许,二是安全系数不高。
“想必大家都见到过在杠上做旋转、大回环等,玩得花样百出的‘杠爷’。”赵之心坦言,爱玩单杠的人,经常容易玩得很“飘”,成为社会津津乐道的现象,客观上也带来一定争议和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魏婧 相旭阳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