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是否被妖魔化”引热议,带来什么告诫?

“缅甸是否被妖魔化”引热议,带来什么告诫?
2023年08月24日 08:4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缅甸是否被妖魔化”引热议,带来什么告诫?

近日,有关“缅北电信诈骗”的新闻层出不穷,各大媒体接连发布从缅甸解救回国人员的真实经历。同时,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映,也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缅北的诈骗集团。一夜之间,作为东南亚重点旅游城市的缅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被贴上“人们心中最危险国家”的标签。

和在舆论场中被贴上“混乱”“动荡”标签的缅甸地区不同,缅甸商务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缅甸总体上安全稳定,是媒体夸大事实,缅北的诈骗问题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而缅甸当地的华人华侨也称,缅北确实被妖魔化了。一时间,关于“缅甸有没有被过渡妖魔化”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不可否认,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媒介固有的局限性,媒体所报道的缅甸,是经过信息筛选、加工和重新解构后的一个“拟态化缅甸”,这自然无法呈现出缅甸的真实情况,也无法代表整个缅甸的全貌。也因此,有一部分人表示“自己亲身去缅甸旅游或者生活过,都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媒体过于夸大这些问题了”。

当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一个没有亲身体验的陌生国度,如果仅用单一视角进行衡量,简单给其贴上“诈骗王国”之类的标签,的确有失偏颇。然而,“缅甸失联20岁男子自述被解救过程”“男子被骗缅甸家属被告知已遭杀害”“多个孩子被中介以2万一个的价钱带到缅甸”……一系列新闻并不是虚构杜撰的,而是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有人将媒体的报道形容为“妖魔化”,甚至将现实存在的问题“甩锅”给媒体,这显然忽略了媒体的预警功能,这样的言论也是不公正的。

要看到,随着媒体通过采访被骗当事人、深入现场拍摄视频等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诈骗集团的真实情况,这一波“反诈宣传”的确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引导效果。舆论场上,有这样一种论调,认为“近期对缅甸的众多诈骗新闻,会放大人们的恐慌情绪”。恰恰相反,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反诈视频和信息,让“反诈宣传”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还有人创造了诸如“杀猪盘”“请打开国家反诈中心小程序”等网络热梗,在引人发笑的同时揭穿了常见的诈骗套路。可以说,正是这种“身临其境”式的体验,无形中引起了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警惕,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电信诈骗的生存空间,减少诈骗事件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缅甸”“缅北诈骗”等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后,一些自媒体闻“流量”而动,恶意编造各种“缅北诈骗”相关话题,甚至对诈骗的受害者进行调侃,这种倾向值得我们警惕。比如,前段时间,有人对某高校的缅甸语专业进行抹黑,给其贴上负面的标签,这无疑对该校和该专业造成了不良影响。要知道,“反诈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沉重话题,每一个真实案例的背后都是一幕幕心酸的历程。这些把“反诈”当作博流量工具的行为,才是真正助长社会恐慌情绪的罪魁祸首。

归根结底,“缅甸是否被妖魔化”这一话题引热议的背后,反映了公众对自身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和重视。毕竟,保护生命安全,是人的本能意识,如果没有安全的治安环境,相信无人敢以身试险,当人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身处“炼狱”,当然希望他们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这也自然会引起人们对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视。应该说,公众所期待的,是有关国家可以携手合作,联合打击电信诈骗,让这样的“悲剧”更少一些。

幸运的是,日前,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就开展针对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以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专项合作打击行动达成共识,支持缅方同三国相关部门共同落实好有关共识,开展严厉打击行动。相信在各方的严厉打击下,被困在缅北的同胞都能早日归家。(刘一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缅甸 缅北 诈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
  • 08-30 热威股份 603075 --
  • 08-29 福赛科技 301529 --
  • 08-28 威尔高 301251 --
  • 08-28 中巨芯 688549 --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