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忠 刘桂胜:父子救出一船生命

刘凤忠 刘桂胜:父子救出一船生命
2023年08月24日 09:01 媒体滚动

当年在表彰会上,刘凤忠父子戴上大红花。

“见死不救,那算啥人!”81岁的刘凤忠坐在轮椅上,27年后再说这句话的时候,站在身旁的刘桂胜挺动情。

这句话他重复无数遍了。

当他和儿子桂胜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救下61个人的时候,心里默念的是这句话;在面对被救群众的千恩万谢时,他说的是这句话;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的还是这句话;在各种表彰会上,他说的仍是这句话。

刘凤忠、刘桂胜父子是柳赞镇柳赞三村的渔民。1996年8月19日的午后,天气突变,平静的海面瞬间风大浪急。正在捕鱼的父子俩面临危险,立即驾驶着“冀滦渔4074号”木质渔船返航。

途中,他们发现远处有一条船,凭着多年的经验刘凤忠判断:那船出事了!“快!加足马力靠上去!”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船跟桂胜说。刘凤忠的判断没有错,那条3人驾驶的渔船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更令人心焦的是,船上除了船主、船工3人,还有58名赶海人。

这条船来自柳赞镇蚕沙口村。那天早晨,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时属唐海县九农场以及一家造纸厂的员工和家属共58人,登上了这条渔船,看海天一色,观鸥鸟翱翔,挖肥美蛤蜊……开心地去赶海。没想到午后天气骤变,海上一片狂风巨浪。船主赶紧聚拢大家登船返航,40分钟后,风力达到了7级,海浪疯狂撒野,波峰浪谷间艰难前行的小船,一下支持不住了。海浪拍打甲板,船舱积水越来越多,很快就到了人的腰部,船头开始下沉,人们惊恐地挤在一起,绝望地呼救。

这个时候刘凤忠父子赶到了。他们是来救人的!

当看到船上高举的手臂,听到求救的呼喊,刘凤忠心里一惊: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他心里没了底,因为救人很危险。“见死不救,那算啥人!”“救人,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关键时刻,父子两人凭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驾驶技术,父亲把好舵,儿子持缆绳,小心地靠近对方。这时如果两条船靠得太近,容易撞到一起,可能船毁人亡;如果太远,遇险者跨越上船容易落水,这个尺度极难把握。

刘凤忠做到了。在合适的距离,他“命令”儿子抛出缆绳,把两船连接在一起。一个,两个,三个……十几个人顺利来到了刘凤忠的船上。这时巨浪扑来,刘凤忠只好让儿子先松开缆绳,驾船在遇险船旁打转,等待时机再靠近。经过20多分钟3次抵近救援,61位遇险群众终于全部成功转移。

但救援并没有结束,因船小人多,吃水已达极限,离岸边还有20多公里,稍有不慎就有倾覆的危险。父子俩全神贯注,迎风破浪谨慎地驾船向码头前进,直到船靠了岸,他们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从此,8月19日成为刘凤忠、刘桂胜和“61个阶级弟兄”共同的“生日”。

救了61人,这是壮举!这个数字与著名的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巧合,很快,通讯《又一曲“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刊在《唐山劳动日报》的头版头条,各级媒体形成了宣传高潮,社会反响非常强烈。父子俩获得了很多荣誉,刘凤忠连续两届当选为唐山市人大代表,刘桂胜当选为滦南县人大代表。事后他们还是过着渔民的简朴生活,因为一些原因,他们甚至不再出海。刘凤忠7岁的重孙子刘佳鹏说长大了不想打鱼,“我要当海军!”有志气的他,将来或许会比太爷爷“救”更多的人吧。

2012年,唐海县撤销,成立曹妃甸区,柳赞镇划归其管辖。当年的救人者和被救者,不仅有了一个共同的“生日”,还真正成了一家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救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
  • 08-30 热威股份 603075 --
  • 08-29 福赛科技 301529 --
  • 08-28 威尔高 301251 --
  • 08-28 中巨芯 688549 --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