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9元,同比增长17.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作为医疗保健消费的一部分,保健食品消费规模“水涨船高”。
从已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保健食品行业增长强劲,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也带动各细分领域快速增长。业内人士分析,在行业竞争加剧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未来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市场份额将向头部集中。
上半年保健食品板块增速持续
对于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30%—50%,汤臣倍健在业绩预告中表示,这受益于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多个品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和线下渠道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让公司境内和境外业务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积极布局保健食品业务的哈药股份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1.99亿元,同比增加36%—63%。报告期内,保健食品业务延续了品效合一的销售策略,聚焦优势品类并且持续发力,在保持了原有领域优势的同时,在肠胃消化品类取得了突破。其2022年年报显示,哈药股份保健食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50.92%,占其医药工业板块收入的17%,成为医药工业板块增长的新引擎。
健合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实现双位数的可观增长,主要受所有核心市场消费者对美容、复合维生素及护肝排毒产品的需求,以及推出Swisse Plus+系列及软糖等创新品类所推动。
尽管仍有部分上市企业未公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但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保健食品板块呈现出亮眼增速。万联证券研报显示,一季度保健食品板块实现营收48.89亿元,同比增长33.58%;归母净利润11.62亿元,同比增长44.24%。
具体来看,一季度仙乐健康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6.7%、100.8%;百合股份分别增长58.7%、44%;汤臣倍健分别增长36.3%、55.3%;新诺威分别增长26.43%、47.33%。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今年我国整体消费市场稳健修复,大健康品类需求持续走高,刚需稳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杜荷表示,健康营养、提高免疫力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也是每个人关注的热点。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在颜值管理、健康管理、体重管理以及营养管理的加持下,保健食品持续受到消费端的追捧。部分上市公司依靠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及产品矩阵优势,上半年表现可圈可点。
头部企业的红火业绩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晋品牌也来势汹汹。凯度数据显示,2022年,大量的营养品新品牌进入市场,其中线上有1169个,线下则有2.5万个。而线上和线下新营养品牌的销量分别占据市场总量1%和5.7%。
保健食品细分领域呈现加速分化
随着健康经济、颜值经济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保健食品消费主力,有效带动保健食品市场需求扩容。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库润数据调研显示,在购买保健食品的90后中,每天吃2—3种保健产品,超七成每月花200元以上。
抓住消费者的养生需求,是每个营养品企业在探索的命题,因此,头部企业纷纷瞄准了高端营养。健合集团中国区CEO李凤婷援引第三方数据预测,高端化延续、中等收入群体壮大、消费更明智、产品为王,是消费者的趋势新特征。
《2022年轻人膳食养生报告》显示,失眠、肠胃问题、脱发、皮肤差已成为各年龄段年轻消费者面临的共性问题,占比均在五成左右。不同于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和心脑血管健康问题,年轻群体特有的健康烦恼,对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提出了更丰富的细分需求。
随着消费趋势更加多样化、细分化和科学化,保健食品功能诉求不断细分化和专业化,剂型更加多样化并向食品化方向发展,推动保健食品细分领域快速增长。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中占据较大规模的是免疫系统类、骨骼类和关节类产品,规模均在120亿元以上,其中免疫系统类的产品规模达到250亿元以上。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则是关节类和视力健康类产品。过去4年,我国关节类产品的复合增速接近30%,视力健康类产品的增速超过20%,市场表现十分亮眼。
企业也在加快拓展细分品牌。以汤臣倍健为例,汤臣倍健的产品覆盖增强免疫力类、女性健康类、骨骼健康类及维生素类等品种,形成了全品类、全人群覆盖的产品线布局。
除产品功能外,为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保健食品的剂型创新也愈发多样——咀嚼片、软糖、凝胶、液体饮料等新型产品不断走向市场,带动企业业绩增长。以仙乐健康为例,从产品形态分类,主要有软胶囊、营养软糖、饮品等核心剂型,片剂、粉剂、硬胶囊等基础剂型,以及爆珠等创新剂型。
多维创新成企业发展核心要素
对标成熟市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国保健食品渗透率与欧美国家仍相距较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逐步规范,有助于行业实现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渠道结构变化趋缓,线上渠道预计占比46%、直销渠道占比26%、药店占比20%。2022年线上和药店两个渠道的市场份额和上一年对比都基本稳定,直销渠道市场份额则继续下降。
随着保健食品产业链的愈发完善,产品更多元精细,赛道日趋拥挤,行业竞争逐渐加剧。从企业注册量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相关企业新注册量由2017年的43万家,逐年增加至2022年的131万家。今年以来,截至7月25日,我国已新注册104万家保健食品相关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行业规范化程度和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将对行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经营规范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市场份额朝头部集中。朱丹蓬表示,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优势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由于品类众多,原材料较为分散,保健食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一大挑战。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会给企业利润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某些原材料供应量短缺可能影响企业生产。数据显示,汤臣倍健、仙乐健康、百合股份2022年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均超过70%。2022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百合股份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8%。汤臣倍健主要原材料乳清蛋白采购单价同比上涨52.48%。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表示,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多维创新已经成为保健食品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需要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集成,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8月02日06版)
(责编:朱美乔)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