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06月28日 02:55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何立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工业化在我国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促进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带来的重要历史性机遇,是促使我国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技术创新迭代速度加快,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智能制造技术,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与核心驱动力,进而引致国家的资源禀赋发生变化、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变革。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有效应对逆全球化及其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化解美国对我国工业“钳制”的重要战略安排。全球化的逆转,促使西方国家认识到“脱实向虚”“制造业空心化”的严重弊端,开始推动“再工业化”战略,加速先进制造业的回流,为争夺全球制造业领导地位,加大国家干预,加强关键技术保护等举措,由此带来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深刻影响;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影响了全球产业合作格局,促使重构产业链纵向分工趋短、横向分工区域化聚集特点凸显,加剧了世界产业链面临的“断链”和“短链”风险;突发而至的俄乌冲突导致西方一些国家结盟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影响了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乃至世界粮食、能源、网络的安全风险。

新型工业化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变革为引领,由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等技术引发的能源变革,由基因编辑、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突破应用,加速生命健康及农业领域的技术革命,由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材料技术变革为支撑,引发的一系列产业变革过程。

新型工业化是由新科技、新资源、新基建、新主体、新场景、新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所构成。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科技等作为基本要素,数据是数字经济的主体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发挥溢出效应,推进产业变革,成为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要素资源;新基建,如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平台,构成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主体、新场景,如在制造业不断涌现的企业新平台、新场景成为各类技术集成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新机制、新优势,如新技术突破生态环境、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产业分解、融合,附加庞大的市场优势,促使新型工业化具有集成优势。

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一是深刻领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趋势,利用好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引领变革的主导力量,把握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成为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支撑。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生产、服务等经营周期的各环节及相应系统,是实现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

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内生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逻辑要求。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工业化,以低碳化约束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

三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产业基础设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向现代化经济全面跃升。

构建体现成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21日,成都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关键,切实推动省委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在成都落地落实。当前,成都还未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占比不高,距离制造强市的目标还有很大空间,既需要量的积累又需要质的提升。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建设制造强市?成都必须始终把壮大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关键一招”,加强系统谋划、集成发力、狠抓落实,着力推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立足基础优势,建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成都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推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精心谋划产业图谱,找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提高要素资源对产业链精准匹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为市场主体活动提供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政府用好有限的财税等资源,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市场同向发力,充分发挥成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培主体、强品牌、夯基础、促转型、扩开放,赢得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全面推进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战略,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布局。坚持以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的主攻方向,以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持续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和协同效应强的重点产业集群。突出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万亿级产业。突出抓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孵化。突出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破除“同质竞争、集而不群”的现象,推动产业聚珠成链、拓链成群,注重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促进高水平技术创新,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统筹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集群协同创新生态,推进高水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关键产品的“卡脖子”,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关键产品“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加强创新动力源建设,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和利益联合协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培育、建设一批世界级一流企业。经济运行的实质是企业强、产业强,产业体系、经济体系才能强。围绕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支持领航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现“大手牵小手”,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有发展智慧、有社会担当的领军型企业家。加快构建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到世界一流的领航企业的梯度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系统。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制造业 信息化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30 智迪科技 301503 31.59
  • 06-30 誉辰智能 688638 --
  • 06-29 国科恒泰 301370 13.39
  • 06-28 天承科技 688603 55
  • 06-28 致尚科技 301486 57.6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