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对标国际,探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上海路径”

创新驱动、对标国际,探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上海路径”
2023年06月07日 20:21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新华财经

出台财政及金融支持政策、加快培育首发经济新名片、对标国际顶流城市谋发展……6月7日在徐汇区举行的2023上海消费市场创新大会上,各方携手推出一系列鼓励消费创新的重磅举措。现场发布的《2023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报告》建议,国内城市应充分发挥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开拓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中西合璧,新品首发季“月考”成绩喜人

新品首发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城市消费能级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073家,规模和质量蝉联全国城市首位。

2023“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于5月7日启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320多个国内外品牌的首发主题日活动,156家首店旗舰店抢滩上海消费市场。其中,欧莱雅PRO等一批品牌高能级首店纷纷落沪,宝格丽、古驰、沙夫拉特、索尼中国等知名品牌举行首展首秀活动,284家老字号推出百余款国潮新品,新一批认定的104个上海老字号品牌集体亮相。上海还连续三年发布年度“首发经济活跃指数”以及全国第一张“品牌首店地图”。

新品集中首发、首店密集落地,首发经济成为今年“五五购物节”激发消费热情的“关键一招”。据统计,今年购物节首月(4月29日-5月28日)全市线下消费日均近80亿元,较2022年购物节同期(2022年8月1日-30日)增长33.6%。

“‘引领时尚、定义潮流’,始终是‘上海购物’品牌的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发经济是吸引消费的“流量密码”,更是消费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日益成为上海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多管齐下,厚植消费市场创新发展的沃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消费市场的创新发展更是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关键。上海市明确提出,要加大消费节庆活动的组织策划,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五五购物节”启动以来,服务二次元爱好者的“百联ZX创趣场”等创新项目赢得满堂彩。活动现场,多方联合推出三项服务举措,为消费市场创新再添“一把火”。

为鼓励引导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在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商务委聚焦奖励支持年度零售和餐饮企业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同时在重磅首店、创意活动和模式业态等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市场主体,推出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项目支持政策。现场,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等共计36家企业入选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度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项目,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

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度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项目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度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项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中国银联联合沪上12家银行,共同启动逾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和首批10亿元的“助企贷款”信贷额度。金融机构将协同上海市商务委支持政策,按照“一企一方案”的原则,同比例支持消费市场创新项目,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加快打造潮流消费的新场景和新供给。

启动“金融创新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项目”

与会领导见证金融机构代表与创新企业代表签约与会领导见证金融机构代表与创新企业代表签约

此外,东方网和中商数据通过访问流量、网络人气、媒体曝光等维度数据综合评定,形成了“2023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人气首店和创意首发活动榜单,包括国际/本土品牌首店、国际/本土品牌创意首发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信的购物依据。

欧莱雅已连续四年参加“五五购物节”,累计发布逾百款新品。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表示,创新和绿色构成“双轮”,驱动消费跑出加速度,公司将携手上海,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美丽新势能”。

对标国际,探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之路

传承百年历史的伦敦西区、引领时尚潮流的东京银座、顶尖品牌齐聚的纽约第五大道……与国际成熟消费中心相比,中国城市如何开辟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2023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成熟消费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较强,上海、北京等国内城市通过加快完善消费基础、优化消费环境、发展新兴业态,已成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沿标杆。

发布《2023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报告》发布《2023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报告》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形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消费枢纽。《报告》指出,2022年,五地以全国8%的人口,创造了13.2%的消费规模,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其中,上海拥有首屈一指的消费品牌覆盖率和辐射带动力。

以徐汇区为例,聚焦打响“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和打造“知名本土消费品牌集聚区”两大板块,该区加快建设“大徐家汇”闻名遐迩的消费商圈,深化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建设。目前,区内已有1600多个商业品牌入驻,其中包括路易威登、古驰、卡地亚、普拉达等知名品牌近500个,之禾、观夏、野兽派等本土新锐知名品牌也纷纷入驻,实现了中西合璧、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基于海派文化底色和本土品牌集聚基础,依托历史建筑等特质空间,徐汇衡复正致力于率先打造以本土国潮为主要商业内容、以街区商业为特色形态的全新商业范式。

消费品牌集聚的徐汇区衡复区域街景消费品牌集聚的徐汇区衡复区域街景

同时,国内城市举办的各类购物节、时装周、电影节等节展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尤其是上海首倡的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已成为撬动消费的有力杠杆。今年购物节期间,上海百联集团统筹旗下“一核三柱”成员企业、4000多家零售网点、i百联线上平台,联合品牌商和合作伙伴,投入营促销资源总计约20亿元,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让利消费者,为城市注入消费新势能。

打卡经济、悦己消费……报告认为,新生代消费者具备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体验消费需求,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机遇。报告建议,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对消费群体细分,从个性化需求入手满足注重体验、追求自我、热衷互动的新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社区夜市、主题街区等新型消费场景,促进消费与场景融合,实现破圈宣传。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以及欧莱雅、蔻驰、百联股份、梅林正广和、之禾、观夏等知名品牌代表围绕“新观念•新品类•新赛道”和“新模式•新场景•新技术”主题开展讨论,共商消费市场创新之路。

“一个大品牌需要忘掉它销售的东西,相反要记住它给予的东西。”巴黎睿思品牌创始人、巴黎政治大学品牌传播学教授大卫·乔邦表示,品牌的深层作用不是它销售的产品,而是它给予的观念和态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涛认为,本土品牌的培育发展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着力提升本土品牌的需求捕捉力、商品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邓侃)

编辑:穆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9 威士顿 301315 --
  • 06-09 智翔金泰 688443 --
  • 06-08 开创电气 301448 18.15
  • 06-08 汇隆活塞 833455 3.15
  • 06-07 西高院 688334 14.1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